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113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目标用户的用电负荷、台区拓扑和所在电网的用电交易信息;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台区拓扑,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信息;根据所述用电交易信息、网损信息和预设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负荷,计算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传统电力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通过引入交易信息和网损信息,从而提高了碳排放计量的公平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排放与计量,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温室效应的日趋严重引起了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一个全球性课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当前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的38.76%,是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碳排放源。所以要对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电力行业将是一个重点研究行业。

2、因为中国各区域间发展及资源状况存在差异,电源和电力用户往往不在一个区域。就其整体情况而言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资源较为匮乏,往往是电力网中的负荷侧,中西部地区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经济较为落后,一般为电力网中的电源侧。就某个局部地区而言工业中心和能源中心常常也相隔一定距离。

3、电源与电力用户的不集中性为电力碳排放计量带来了一定困难。常规计量方法以电源为碳排放源,根据其发电量和排放强度来计算碳排放量。该方法简单明了,但忽视了需求产生供给的原则,将减排压力全部给了发电环节,使得电力输出地区处于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地位。这种统计方法无疑是有失公平的,尤其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税政策未全面展开的背景下,从电力用户侧来研究碳排放问题就有了其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提高碳排放计量的公平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目标用户的用电负荷、台区拓扑和所在电网的用电交易信息;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台区拓扑,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信息;根据所述用电交易信息、网损信息和预设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负荷,计算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量。

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台区拓扑,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信息包括:获取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每个电网节点的电流、电阻、电压和有功功率;根据每个电网节点的电流、电阻、电压和有功功率,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

3、进一步的,所述网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4、

5、其中,ploss表示节点的总网损功率;n表示电网节点的总数;ij表示流经第j条线路的电流;rj表示第j条线路的电阻;pj表示第j条线路的有功功率;θj表示第j条线路的功率因数角;vj表示第j条线路的电压。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电交易信息、网损信息和预设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包括:根据所述用电交易信息,计算预设的碳排放因子的变化;基于所以预设的碳排放因子的变化,计算动态排放因子。

7、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负荷,计算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量通过如下步骤计算:

8、

9、其中,表示节点n的动态碳排放因子表示基于历史数据或标准的基础碳排放因子;λ表示权重系数;表示在时间t的节点n的电力交易量;表示在时间t的总电力交易量;在时间t的实际碳排放因子;t表示时间窗口;ln表示节点n的平均网损率;pre_表示节点n电力中来自可再生能源的比例;pfn表示节点n的平均功率因数。

10、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用电交易信息通过如下步骤获取:确定目标用户所在电网的电力网络;根据所述电力网络及其邻近的多个电力网络的电力交易信息,构建联盟区块链;从所述联盟区块链中获取用电交易信息。

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目标用户的用电负荷、台区拓扑和所在电网的用电交易信息;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台区拓扑,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信息;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电交易信息、网损信息和预设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负荷,计算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量。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每个电网节点的电流、电阻、电压和有功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每个电网节点的电流、电阻、电压和有功功率,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

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提供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

1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提供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目标用户的用电负荷、台区拓扑和所在电网的用电交易信息;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台区拓扑,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信息;根据所述用电交易信息、网损信息和预设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负荷,计算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量。可见,本专利技术基于传统电力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通过引入交易信息和网损信息参与到动态碳排放因子的计算中,从而提高了碳排放计量的公平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台区拓扑,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电交易信息、网损信息和预设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负荷,计算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量通过如下步骤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交易信息通过如下步骤获取:

7.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台区拓扑,计算目标用户所在台区的网损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电交易信息、网损信息和预设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动态碳排放因子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动态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用电负荷,计算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量通过如下步骤计算: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胜魏立佳李永泉李哲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研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