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103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吸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压缩泵、第一节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水箱、烘干室;该烘干系统通过设置吸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压缩泵、第一节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第三压缩泵、第三节流阀、水箱、烘干室,实现利用热量的逐级传递,以对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再通过鼓风机向烘干室内的物品吹出高温干燥空气,从而实现对物品进行烘干,整体结构实用可靠,吸热器可设置与多个场景,适用于余热回收等,可节省大量能源,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能,尤其是涉及一种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1、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叫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与制热系统的原理大致相同,在车间的生产或潮湿天气中,需要对潮湿的物品进行烘干,则通常采用高温干燥的气体进行烘干,而现有的烘干机单独进行烘干时,会耗费大量能源,而利用回收的余热则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公开号为cn110553491a,公开了一种烘干系统,包括烘干室、循环导轨、料盘组件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料盘组件沿所述循环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导轨包括烘干导轨、翻转导轨及复位导轨,所述烘干导轨伸入所述烘干室,且所述烘干导轨、所述翻转导轨及所述复位导轨循环相连,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卸料箱,所述卸料箱位于所述翻转导轨的下方;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料盘组件经过所述翻转导轨后,所述料盘组件的盘口朝向所述卸料箱;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料盘组件经过所述复位导轨后,所述料盘组件的盘口背向所述卸料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烘干系统能够自动卸料和自动翻转,且具有良好的防尘性能。该烘干系统采用常规制热,并无吸收余热功能,节能环保方面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可靠的烘干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吸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压缩泵、第一节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水箱、烘干室,所述吸热器连接第一压缩泵,所述第一压缩泵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分别连接第一节流阀;

3、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压缩泵,所述第二压缩泵连接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连接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有第三压缩泵,所述第三压缩泵连接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有第三节流阀,所述第三节流阀连接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水箱内,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连接水箱用于吹出高温气体。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对烘干室内的物品进行烘干,该烘干系统通过设置吸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压缩泵、第一节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第三压缩泵、第三节流阀、水箱、烘干室,实现利用热量的逐级传递,以对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再通过鼓风机向烘干室内的物品吹出高温干燥空气,从而实现对物品进行烘干,整体结构实用可靠,吸热器可设置与多个场景,适用于余热回收等,可节省大量能源,节能环保。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换热器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内设置有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第五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所述第四换热管连接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五换热管一端连接第三压缩泵,另一端连接第三节流阀。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管与第一节流阀之间、第四换热管与第一节流阀之间分别设置有开关阀。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可控制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管、第二压缩泵、第二节流阀的使用,以控制第一压缩泵输出的冷媒是否分流。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缩泵的出液端、第一节流阀的进液端分别设置有温度计。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实时检测冷媒的温度,以控制两个开关阀的打开或关闭。

9、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内设置有第六换热管,所述水箱与第六换热管之间连接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或出水管上设置有抽吸泵。

10、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出风管道,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所述鼓风机,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烘干架,所述出风管道分别连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1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道内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用于将第二腔室内的气体抽吸至第一腔室。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开设有风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吸热器(11)、第一换热器(13)、第一压缩泵(12)、第一节流阀(14)、第二换热器(22)、第二压缩泵(21)、第二节流阀(23)、水箱(31)、烘干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器(11)连接第一压缩泵(12),所述第一压缩泵(12)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22),所述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22)分别连接第一节流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3)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131)与第二换热管(132),所述第一换热管(131)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12),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14),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21),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2)内设置有第三换热管(221)、第四换热管(222)、第五换热管(223),所述第三换热管(221)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21),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23),所述第四换热管(222)连接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12),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14),所述第五换热管(223)一端连接第三压缩泵(32),另一端连接第三节流阀(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31)与第一节流阀(14)之间、第四换热管(222)与第一节流阀(14)之间分别设置有开关阀(1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泵(12)的出液端、第一节流阀(14)的进液端分别设置有温度计(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44)内设置有第六换热管(441),所述水箱(31)与第六换热管(441)之间连接有进水管(312)与出水管(313),所述进水管(312)或出水管(313)上设置有抽吸泵(3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4)内设置有第一腔室(41)、第二腔室(42)、出风管道(43),所述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之间设置有出风口(45),所述出风口(45)用于连通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所述出风口(45)处设置所述鼓风机(44),所述第二腔室(42)内设置有烘干架(421),所述出风管道(43)分别连接第一腔室(41)与第二腔室(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43)内设置有抽风机(46),所述抽风机(46)用于将第二腔室(42)内的气体抽吸至第一腔室(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41)开设有风门(4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系统,包括吸热器(11)、第一换热器(13)、第一压缩泵(12)、第一节流阀(14)、第二换热器(22)、第二压缩泵(21)、第二节流阀(23)、水箱(31)、烘干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器(11)连接第一压缩泵(12),所述第一压缩泵(12)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22),所述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换热器(22)分别连接第一节流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3)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131)与第二换热管(132),所述第一换热管(131)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12),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14),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21),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2)内设置有第三换热管(221)、第四换热管(222)、第五换热管(223),所述第三换热管(221)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泵(21),另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阀(23),所述第四换热管(222)连接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泵(12),另一端连接第一节流阀(14),所述第五换热管(223)一端连接第三压缩泵(32),另一端连接第三节流阀(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131)与第一节流阀(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铠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