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037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7
本技术涉及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包括:水平旋转机构、竖直回转机构及设置于竖直回转机构顶部的杯状砂轮;所述水平旋转机构的一端通过固定件与竖直回转机构连接,水平旋转机构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联轴器带动水平旋转机构进行水平方向旋转,水平旋转机构带动竖直回转机构进行竖直方向的回转;进而带动竖直回转机构端部的杯状砂轮转动进行轴承外圈滚道高速磨削。采用电主轴驱动一对正交弧齿伞齿轮带动杯状砂轮高速旋转,整体传动机构紧凑,布局合理;整个部件的设计结构能够满足轴承外圈滚道的高精磨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属于轴承加工。


技术介绍

1、轴承外圈滚道的磨削原来大多采同步齿形带驱动砂轮磨削,机构尺寸偏大,磨削不稳定。整个部件的设计结构也满足不了轴承外圈滚道的高精磨削。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的轴承外圈滚道的磨削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的磨头,采用电主轴驱动一对正交弧齿锥齿轮带动杯状砂轮高速旋转,整体传动机构紧凑,布局合理,整个部件的设计结构能够满足轴承外圈滚道的高精磨削。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包括:水平旋转机构、竖直回转机构及设置于竖直回转机构顶部的杯状砂轮;所述水平旋转机构的一端通过固定件与竖直回转机构连接,水平旋转机构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联轴器带动水平旋转机构进行水平方向旋转,水平旋转机构带动竖直回转机构进行竖直方向的回转;进而带动竖直回转机构端部的杯状砂轮转动进行轴承外圈滚道高速磨削。

3、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源于机床的电主轴,所述电主轴的输出端与联轴器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旋转机构包括:中心位置的小伞齿轮轴、轴承、外部壳体、轴承压板及螺钉;外部壳体中心位置穿设小伞齿轮轴,小伞齿轮轴与外部壳体之间通过轴承紧密配合;位于小伞齿轮轴动力输入端的轴承外圈端面通过轴承压板压紧,轴承压板用螺钉与外部壳体固定,小伞齿轮轴动力输入端的轴承内圈端面通过联轴器与小伞齿轮轴之间的螺纹连接压紧,联轴器通过锁紧螺钉与小伞齿轮轴锁紧固定;位于小伞齿轮轴齿轮端的轴承外端端面通过轴承垫与外部壳体紧密配合。

5、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承轴承为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使磨头的工作精度,实现高转速和高精度要求,轴承寿命大大提高。

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安装方式,即,轴承的宽端面相对;轴承的接触角线沿回转轴线方向扩散,增加其径向和轴向的支承角度刚性,抗变形能力最大。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外圈端面之间设置注油隔圈,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内圈端面之间设置可研配的隔套;通过注油隔圈与隔套放在一对轴承之间,把轴承夹紧在一起,使钢球与滚道紧密接触而得到预加载荷,预加载荷的大小对轴承使用寿命影响很大。

8、进一步的,所述注油隔圈与隔套的厚度不同,注油隔圈上开设有径向贯穿的注油孔,与注油隔圈注油孔位置相对应的外部壳体上开设有注油通道,用于对轴承内部润滑。

9、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直回转机构包括:中心位置的砂轮轴、大伞齿轮、齿轮锁紧螺母、外部壳体、砂轮端支承轴承组、砂轮端支承轴承压盖、齿轮端轴承,齿轮端轴承盖及螺钉;所述大伞齿轮固定于砂轮轴上并且一端通过齿轮锁紧螺母固定,另一端通过砂轮端支承轴承组与外部壳体配合;位于大伞齿轮下方的砂轮轴上安装齿轮端轴承,齿轮端轴承通过齿轮端轴承盖用螺钉与外部壳体固定;所述大伞齿轮与水平旋转机构中的小伞齿轮进行啮合配合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砂轮端支承轴承组为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为通用配组的轴承,型号采用71903 acd。

11、两列角接触球轴承中间两端面紧靠,另外两端面的上端内圈紧靠于外部壳体上,下端内圈与大伞齿轮紧密配合;另外两端面的上端外圈紧靠在砂轮端支承轴承压盖上,下端外圈通过压板压紧,所述砂轮端支承轴承压盖与压紧压板通过螺钉紧固。

12、进一步的,砂轮轴的顶端设有砂轮固定孔,砂轮上设置砂轮压盖,砂轮压盖顶部中心通过螺钉将砂轮固定连接在砂轮轴上。

13、所述竖直回转机构中的砂轮端支承轴承组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荷为主的径向和轴向联合负荷和力矩负荷,限制轴的两方面的轴向位移。

14、进一步的,本技术的轴承外圈滚道高速磨头,由电主轴驱动一对正交弧齿伞齿轮带动杯状砂轮做高速旋转,砂轮转速在8000~12000rpm,以此来完成轴承外圈滚道的精磨削。

15、采用上述结构的磨头在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的工作原理在于:由来源于机床的电主轴驱动联轴器带动水平旋转机构中的小伞齿轮轴旋转,小伞齿轮轴旋转驱动竖直回转机构中的大伞齿轮回转,使砂轮轴高速旋转完成由砂轮压盖与砂轮轴固定的杯型砂轮进行轴承外圈滚道高速磨削。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采用电主轴驱动一对正交弧齿伞齿轮带动杯状砂轮高速旋转,整体传动机构紧凑,布局合理;整个部件的设计结构能够满足轴承外圈滚道的高精磨削。

18、该设计结构的轴承外圈滚道高速磨头解决了原来的小尺寸轴承外圈滚道的高速磨削问题,能够实现小尺寸规格轴承外圈滚道高速磨削,质量好,精度高。结构简单,安装换型调整快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旋转机构、竖直回转机构及设置于竖直回转机构顶部的杯状砂轮;所述水平旋转机构的一端通过固定件与竖直回转机构连接,水平旋转机构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源于机床的电主轴,所述电主轴的输出端与联轴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旋转机构包括:中心位置的小伞齿轮轴、轴承、外部壳体、轴承压板及螺钉;外部壳体中心位置穿设小伞齿轮轴,小伞齿轮轴与外部壳体之间通过轴承紧密配合;位于小伞齿轮轴末端方向的轴承外圈端面通过轴承压板压紧,轴承压板用螺钉与外部壳体固定,小伞齿轮轴末端方向的支承轴承内圈端面通过联轴器端面压紧,小伞齿轮轴末端与联轴器固定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位于小伞齿轮轴顶端的轴承外端端面通过轴承垫与外部壳体紧密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为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安装方式,即,轴承的宽端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外圈端面之间设置注油隔圈,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内圈端面之间设置隔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位于小伞齿轮轴顶端方向的外部壳体通过螺钉与竖直回转机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回转机构包括:中心位置的砂轮轴、大伞齿轮、齿轮锁紧螺母、外部壳体、砂轮端支承轴承组、砂轮端支承轴承压盖、齿轮端轴承,齿轮端轴承盖及螺钉;所述大伞齿轮穿设于砂轮轴上并且一端通过齿轮锁紧螺母固定,另一端通过砂轮端支承轴承组与外部壳体配合;位于大伞齿轮下方的砂轮轴上安装齿轮端轴承,齿轮端轴承通过齿轮端轴承盖用螺钉与外部壳体固定;所述大伞齿轮与水平旋转机构中的小伞齿轮进行啮合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端支承轴承组为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为通用配组的轴承,型号采用71903 AC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两列角接触球轴承中间两端面紧靠,另外两端面的上端内圈紧靠于外部壳体上,下端内圈与大伞齿轮紧密配合;另外两端面的上端外圈紧靠在砂轮端支承轴承压盖上,下端外圈通过压板压紧,所述砂轮端支承轴承压盖与压紧压板通过螺钉紧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砂轮轴的顶端设有砂轮固定孔,砂轮上设置砂轮压盖,砂轮压盖顶部中心通过螺钉将砂轮固定连接在砂轮轴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旋转机构、竖直回转机构及设置于竖直回转机构顶部的杯状砂轮;所述水平旋转机构的一端通过固定件与竖直回转机构连接,水平旋转机构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源于机床的电主轴,所述电主轴的输出端与联轴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旋转机构包括:中心位置的小伞齿轮轴、轴承、外部壳体、轴承压板及螺钉;外部壳体中心位置穿设小伞齿轮轴,小伞齿轮轴与外部壳体之间通过轴承紧密配合;位于小伞齿轮轴末端方向的轴承外圈端面通过轴承压板压紧,轴承压板用螺钉与外部壳体固定,小伞齿轮轴末端方向的支承轴承内圈端面通过联轴器端面压紧,小伞齿轮轴末端与联轴器固定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位于小伞齿轮轴顶端的轴承外端端面通过轴承垫与外部壳体紧密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为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背对背安装方式,即,轴承的宽端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滚道磨削用磨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外圈端面之间设置注油隔圈,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内圈端面之间设置隔套。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丰国骆桂斌王智鹏刘凯李博祁锦旭胡国锋段鹏鹏刘学张放高秀娥闫蕊吴欢常伟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