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003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6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及电池,其中,电芯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极片、第一隔膜、第二极片和第二隔膜,第一极片的头部和尾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光箔面,光箔面朝向第一隔膜,光箔面上设有粘接层,第一隔膜通过粘接层与第一极片粘接,从而使得电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卷绕,避免起卷和收卷过程中产生打皱和极片错位等问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可充放电的电池又被称为二次电池,是指可以进行充放电循环使用的电化学能源装置,例如锂离子电池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移动供电设备上,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设备等。

2、相关技术中,锂电池通常包括电芯和壳体,电芯设置在壳体内,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层叠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可以卷绕设置。

3、然而,目前大部分电芯的负极片长度大于正极片长度,使得在卷绕过程中负极片包覆正极片进行卷绕动作,但是在电芯进行起卷和收卷时,负极片无法与正极片或隔膜固定,导致负极片处于无束缚的自由状态,容易造成覆盖不良或者打皱,影响产品良率以及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及电池,以解决目前电芯在起卷和收卷时,极片处于无束缚的自由状态,容易造成覆盖不良或者打皱,影响产品良率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该电芯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极片、第一隔膜、第二极片和第二隔膜。

3、其中,第一极片的头部和尾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光箔面,光箔面朝向第一隔膜,光箔面上设有粘接层,第一隔膜通过粘接层与第一极片粘接。

4、本申请提供的电芯通过在头部和尾部中的至少一端设置粘接层,利用粘接层固定极片和隔膜,使得极片和隔膜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卷绕,从而可以避免起卷和收卷过程中第一极片产生打皱和错位等问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光箔面可以包括第一光箔面和第二光箔面,粘接层可以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第一光箔面可以位于第一极片的头部,第一粘接层粘接在第一光箔面和第一隔膜之间并形成第一复合区;第二光箔面位于第一极片的尾部,第二粘接层粘接在第二光箔面和第一隔膜之间并形成第二复合区。

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芯具有第三复合区,第三复合区在x方向上可以位于第一复合区和第二复合区之间,第三复合区的第一极片、第一隔膜、第二极片、第二隔膜依次粘接。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复合区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三复合区沿电芯的卷绕方向间隔设置。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芯具有补偿区,补偿区对应的第一极片的长度大于补偿区对应的第二极片的长度,补偿区可以位于相邻的第三复合区之间。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相邻两个第三复合区之间的间距尺寸从第一极片的头部向第一极片的尾部呈递增的等差数列。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芯包括沿卷绕方向依次交替连接的弧形段和直线段,第三复合区位于直线段,补偿区位于弧形段。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极片可以包括基材和活性层,活性层涂覆于基材的两侧表面,粘接层在y方向的尺寸t1小于活性层在y方向的尺寸t2,其中,0.001mm<t1<0.5mm。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粘接层在x方向的尺寸可以大于等于2mm。

1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芯,电芯设置于所述壳体或者膜壳内。

14、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及电池,其中,电芯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极片、第一隔膜、第二极片和第二隔膜,第一极片的头部和尾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光箔面,光箔面朝向第一隔膜,光箔面上设有粘接层,第一隔膜通过粘接层与第一极片粘接,从而使得第一极片在起卷和收卷过程中避免产生打皱和极片错位等问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电芯及电池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极片、第一隔膜、第二极片和第二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箔面包括第一光箔面和第二光箔面,所述粘接层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光箔面位于所述第一极片的头部,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在所述第一光箔面和所述第一隔膜之间并形成第一复合区;所述第二光箔面位于所述第一极片的尾部,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在所述第二光箔面和所述第一隔膜之间并形成第二复合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具有第三复合区,所述第三复合区在X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复合区和所述第二复合区之间,所述第三复合区的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极片、所述第二隔膜依次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复合区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复合区沿所述电芯的卷绕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具有补偿区,所述补偿区对应的所述第一极片的长度大于所述补偿区对应的所述第二极片的长度,所述补偿区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三复合区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复合区之间的间距尺寸从所述第一极片的头部向所述第一极片的尾部呈递增的等差数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沿卷绕方向依次交替连接的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第三复合区位于所述直线段,所述补偿区位于所述弧形段。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包括基材和活性层,所述活性层涂覆于所述基材的两侧表面,所述粘接层在Y方向的尺寸T1小于所述活性层在Y方向的尺寸T2,其中,0.001mm<T1<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在X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2mm。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壳体或者膜壳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极片、第一隔膜、第二极片和第二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箔面包括第一光箔面和第二光箔面,所述粘接层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光箔面位于所述第一极片的头部,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在所述第一光箔面和所述第一隔膜之间并形成第一复合区;所述第二光箔面位于所述第一极片的尾部,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在所述第二光箔面和所述第一隔膜之间并形成第二复合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具有第三复合区,所述第三复合区在x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复合区和所述第二复合区之间,所述第三复合区的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极片、所述第二隔膜依次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复合区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复合区沿所述电芯的卷绕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具有补偿区,所述补偿区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伊阳成海许晓飞曾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