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993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属于化工生产领域,其特征在于:分离罐中设置除沫网和缓冲板,除沫网上端的分离罐侧壁上设置人孔Ⅰ,缓冲板上端的分离罐侧壁上设置人孔Ⅱ,缓冲板有弧度且缓冲板中间高两端低,缓冲板上设置一组豁口,分离罐侧壁上还设置远传液位计组件和接地液位计组件,分离罐底部设置L型排出管线,L型排出管线上设置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电动阀Ⅰ和电动阀Ⅱ,远传液位计组件下端与L型排出管线拐角处连接,分离罐左侧设置原料气进气机构,分离罐顶部设置原料气输出管。解决现有的反应装置在配制催化剂过程中气液分离效率低、能源浪费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主要应用于气液分离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往复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原料气中的饱和水会经过压缩冷凝后析出,在再次压缩前,需要将这部分水及时排走,减少或避免造成压缩机出现带液撞缸。通常在压缩后会设置冷却器和气液分离罐,冷却器采用循环水做冷却介质,且经过冷却后至分离罐不存在液袋,产生的液相直接进入气液分离罐。

2、在气液分离罐内采用的分离结构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3、①重力沉降:即利用气体与液体的比重差异来实现分离的,这种需要求足够的空间和一定的停留时间,以提高气液相分离的效率;

4、②折流分离:在气液分离罐内设置折流挡板,以提高气液相在分离罐内的停留时间,也是利用气体与液体的密度差来实现分离;

5、③离心力分离:借助于离心力的作用,使比重不同的物质实现分离的方法,由于离心机等设备可产生相当高的角速度,使离心力远大于重力,于是溶液中的悬浮物便易于沉淀析出,又由于比重不同的物质所受到的离心力不同,从而沉降速度不同,能使比重不同的物质达到分离,该方法需要外加离心设备;

6、④丝网分离:即在气液分离罐中设置一定孔径的丝网,在气体通过丝网时,气体中的小液滴在丝网上聚集,聚集成大液滴掉落到气液分离罐底部;

7、⑤填料分离:即在气液分离罐内放置一定厚度的填料,填料分规整填料和散堆填料,两者效率不太一致,规整填料压差较大,但分离效率高,散堆填料产生的压差小,同时因填料环的形式不同造成的分离效率各异。

8、在设计阶段,未充分考虑到压缩机原料气带水问题,气液分离罐设置较为粗糙,气液分离效率低,常在压缩机出口管线排出一定量的水分,另外由于原料气夹带一定的重组分,这部分物料也会在压缩冷凝后析出,增加后系统处理的困难程度。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我司提出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解决现有的反应装置在配制催化剂过程中气液分离效率低、能源浪费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包括分离罐、除沫网、缓冲板、人孔ⅰ、人孔ⅱ、支腿和u型排出管线,所述分离罐下方设置支腿,其特征在于:分离罐中设置除沫网和缓冲板,除沫网上端的分离罐侧壁上设置人孔ⅰ,缓冲板上端的分离罐侧壁上设置人孔ⅱ,缓冲板有弧度且缓冲板中间高两端低,缓冲板上设置一组豁口,当原料气进入分离罐后,气相中小液滴会在板上积聚,并顺着弧度板滑落到罐底,分离罐侧壁上还设置远传液位计组件和接地液位计组件,远传液位计组件上端水平线位和接地液位计组件上端水平线位均高于缓冲板,接地液位计组件下端水平线位低于缓冲板,分离罐底部设置l型排出管线,l型排出管线上设置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电动阀ⅰ和电动阀ⅱ,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左侧设置电动阀ⅰ,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右侧设置电动阀ⅱ,u型排出管线的一端与电动阀ⅰ左侧的l型排出管线连接,u型排出管线的另一端与电动阀ⅱ右侧的l型排出管线连接,u型排出管线上还设置电动阀ⅲ,远传液位计组件下端与l型排出管线拐角处连接,分离罐左侧设置原料气进气机构,分离罐顶部设置原料气输出管。

3、进一步的,所述远传液位计组件包括远传液位计管线、远传液位计、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ⅰ和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ⅱ,远传液位计管线上安装远传液位计、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ⅰ和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ⅱ,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ⅰ设置在远传液位计上端,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ⅱ设置在远传液位计下端。

4、进一步的,所述接地液位计组件包括接地液位计管线、接地液位计、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ⅰ和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ⅱ,接地液位计管线上安装接地液位计、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ⅰ和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ⅱ,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ⅰ设置在接地液位计上端,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ⅱ设置在接地液位计下端,接地液位计与远传液位计形成数据对照,再次确认罐内油液位。

5、进一步的,所述原料气进气机构包括原料气进气管、气体压缩机和冷却器,原料气进气管上分别安装气体压缩机和冷却器,冷却器靠近分离罐。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7、本装置整体设计,在气液分离罐内部进行改造,增加防冲板和除沫网,可以更好的实现气液分离,本专利技术又对气液分离罐远传液位计管线引出点位置下移至l型排出管线折弯处,当监控到液位时,即打开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ⅱ进行送出,进一步减少了气体中液体夹带的可能。与现有技术相比,经过这几处改造,能够使得气液分离罐罐内液面保证尽可能的低,拉高了液面与除沫网的距离,在排出原料气时几乎没有水的夹带,基本没有气水混合物进入除油设备,减小了其运行负荷,相应的提高了除油设备的运行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包括分离罐(1)、除沫网(2)、缓冲板(3)、人孔Ⅰ(4)、人孔Ⅱ(5)、支腿(6)和U型排出管线(7),所述分离罐(1)下方设置支腿(6),其特征在于:分离罐(1)中设置除沫网(2)和缓冲板(3),除沫网(2)上端的分离罐(1)侧壁上设置人孔Ⅰ(4),缓冲板(3)上端的分离罐(1)侧壁上设置人孔Ⅱ(5),缓冲板(3)有弧度且缓冲板(3)中间高两端低,缓冲板(3)上设置一组豁口(8),分离罐(1)侧壁上还设置远传液位计组件(9)和接地液位计组件(10),远传液位计组件(9)上端水平线位和接地液位计组件(10)上端水平线位均高于缓冲板(3),接地液位计组件(10)下端水平线位低于缓冲板(3),分离罐(1)底部设置L型排出管线(11),L型排出管线(11)上设置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12)、电动阀Ⅰ(13)和电动阀Ⅱ(14),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12)左侧设置电动阀Ⅰ(13),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12)右侧设置电动阀Ⅱ(14),U型排出管线(7)的一端与电动阀Ⅰ(13)左侧的L型排出管线(11)连接,U型排出管线(7)的另一端与电动阀Ⅱ(14)右侧的L型排出管线(11)连接,U型排出管线(7)上还设置电动阀Ⅲ(15),远传液位计组件(9)下端与L型排出管线(11)拐角处连接,分离罐(1)左侧设置原料气进气机构(16),分离罐(1)顶部设置原料气输出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传液位计组件(9)包括远传液位计管线(18)、远传液位计(19)、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Ⅰ(20)和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Ⅱ(21),远传液位计管线(18)上安装远传液位计(19)、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Ⅰ(20)和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Ⅱ(21),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Ⅰ(20)设置在远传液位计(19)上端,远传液位计控制阀Ⅱ(21)设置在远传液位计(19)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液位计组件(10)包括接地液位计管线(22)、接地液位计(23)、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Ⅰ(24)和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Ⅱ(25),接地液位计管线(22)上安装接地液位计(23)、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Ⅰ(24)和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Ⅱ(25),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Ⅰ(24)设置在接地液位计(23)上端,接地液位计控制阀Ⅱ(25)设置在接地液位计(23)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进气机构(16)包括原料气进气管(26)、气体压缩机(27)和冷却器(28),原料气进气管(26)上分别安装气体压缩机(27)和冷却器(28),冷却器(28)靠近分离罐(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气液分离罐内分离效率的装置,包括分离罐(1)、除沫网(2)、缓冲板(3)、人孔ⅰ(4)、人孔ⅱ(5)、支腿(6)和u型排出管线(7),所述分离罐(1)下方设置支腿(6),其特征在于:分离罐(1)中设置除沫网(2)和缓冲板(3),除沫网(2)上端的分离罐(1)侧壁上设置人孔ⅰ(4),缓冲板(3)上端的分离罐(1)侧壁上设置人孔ⅱ(5),缓冲板(3)有弧度且缓冲板(3)中间高两端低,缓冲板(3)上设置一组豁口(8),分离罐(1)侧壁上还设置远传液位计组件(9)和接地液位计组件(10),远传液位计组件(9)上端水平线位和接地液位计组件(10)上端水平线位均高于缓冲板(3),接地液位计组件(10)下端水平线位低于缓冲板(3),分离罐(1)底部设置l型排出管线(11),l型排出管线(11)上设置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12)、电动阀ⅰ(13)和电动阀ⅱ(14),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12)左侧设置电动阀ⅰ(13),信号接收控制电动阀(12)右侧设置电动阀ⅱ(14),u型排出管线(7)的一端与电动阀ⅰ(13)左侧的l型排出管线(11)连接,u型排出管线(7)的另一端与电动阀ⅱ(14)右侧的l型排出管线(11)连接,u型排出管线(7)上还设置电动阀ⅲ(15),远传液位计组件(9)下端与l型排出管线(11)拐角处连接,分离罐(1)左侧设置原料气进气机构(16),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强刘罗薛苗王杰亮朱国军王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