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格栅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925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格栅总成和车辆,所述进气格栅总成包括:格栅框架;格栅叶片,所述格栅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格栅框架内;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格栅框架的下端,所述导风板具有展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导风板转动至与所述格栅框架表面齐平;当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导风板向车后一侧转动,以适于搭接在前舱下护板上。如此,当导风板转动至与格栅框架表面齐平时,能将进入机舱内空气、机舱外空气导流至汽车底盘,实现机舱的空气导流效果,同时与格栅叶片协作,从而提升机舱内散热降温、完成阻力制动等性能需求,当导风板向车后一侧转动可水平搭接在前舱下护板上,实现前舱预区域的下护板防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进气格栅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1、主动进气格栅是一种安装于汽车前保格栅与冷却模块之间,可根据汽车行驶状态(如:发动机进气温度、水温及环境温度等信号)自动调整主动进气格栅开度、控制发动机舱冷却气流进入量的装置。在冬季车辆启动时可通过关闭主动进气格栅确保发动机能够快速升温至最佳工作状态;而在高速行驶时也可通过关闭主动进气格栅有效降低汽车风阻,从而提升车辆稳定性与燃油经济性。

2、相关技术中,大多主动进气格栅周围没有导流结构,使得扇叶打开时机舱内散热降温、完成阻力制动等性能不是最佳状态,并且与前舱下底板之间没有结构上的关联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进气格栅总成,在格栅框架的下端集成有导风板,导风板可向车后一侧翻转,使其能够搭接在前舱下护板上,这样可以实现前舱下护板的防护功能。

2、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进气格栅总成,包括:格栅框架;格栅叶片,所述格栅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格栅框架内;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格栅框架的下端,所述导风板具有展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导风板转动至与所述格栅框架表面齐平;当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导风板向车后一侧转动,以适于搭接在前舱下护板上。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格栅总成,通过在格栅框架的下端集成有可翻转的导风板,当导风板转动至与格栅框架的表面齐平时,能够将进入机舱内空气、机舱外空气导流至汽车底盘,引流空气进行导流,实现机舱的空气导流效果,同时可以与格栅叶片一起协作,从而提升机舱内散热降温、完成阻力制动等性能需求;当导风板向车后一侧转动,导风板可以水平搭接在前舱下护板上,此时,作为前舱下护板的一部分,从而实现前舱预区域的下护板防护功能,实现了进气格栅总成的功能集成化以及部件少件化。本技术的进气格栅总成不仅能够通过格栅叶片的转动实现车辆行驶低能耗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导风板的转动与格栅叶片一起协作,共同实现车辆低风阻行驶的效果,从而提升车辆稳定性与燃油经济性。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格栅框架,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以在展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翻转运动。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铰接轴和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安装于所述格栅框架的下端,所述铰接轴安装于所述铰接座,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铰接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导风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板作翻转运动。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一同驱动所述导风板作翻转运动。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格栅叶片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格栅叶片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转动,当转动至打开位置时,所述格栅框架的进风口打开;当转动至关闭位置时,所述格栅叶片封闭所述格栅框架的进风口。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打开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运行,使所述格栅叶片处于打开位置和所述导风板处于展开状态;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关闭信号时,以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处于关闭位置和所述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格栅框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止件,所述前舱下护板上设置有第二锁止件,所述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导风板向车后一侧转动并搭接于所述前舱下护板上,且所述第二锁止件和所述第一锁止件锁止配合。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锁止件为锁销和锁孔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锁止件为锁销和锁孔中的另一种,所述锁销和所述锁孔锁止配合。

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舱下护板;以及,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所述导风板能够选择性地搭接在前舱下护板上。

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格栅框架,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以在展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翻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铰接轴和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安装于所述格栅框架的下端,所述铰接轴安装于所述铰接座,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铰接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导风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板作翻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一同驱动所述导风板作翻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格栅叶片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格栅叶片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转动,当转动至打开位置时,所述格栅框架的进风口打开;当转动至关闭位置时,所述格栅叶片封闭所述格栅框架的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打开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运行,使所述格栅叶片处于打开位置和所述导风板处于展开状态;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关闭信号时,以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处于关闭位置和所述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格栅框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止件,所述前舱下护板上设置有第二锁止件,所述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导风板向车后一侧转动并搭接于所述前舱下护板上,且所述第二锁止件和所述第一锁止件锁止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为锁销和锁孔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锁止件为锁销和锁孔中的另一种,所述锁销和所述锁孔锁止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格栅框架,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以在展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翻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铰接轴和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安装于所述格栅框架的下端,所述铰接轴安装于所述铰接座,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铰接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导风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板作翻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一同驱动所述导风板作翻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格栅叶片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格栅叶片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立魁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