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79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涉及包装技术领域。该包装盒包括盒体、内缓冲块、外缓冲块以及提拿块;其中,内缓冲块连接于盒体并位于盒体的内侧,外缓冲块形成于盒体的侧壁,提拿块的一端连接于盒体,提拿块的另一端与盒体卡接配合。该包装盒通过在盒体内侧设置内缓冲块,用于对产品起到一级缓冲作用;并通过在盒体的侧壁形成外缓冲块,外缓冲块一方面可以直接对产品进行抵持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位于内缓冲块远离产品的一侧对产品起到二级缓冲作用,进而形成双层缓冲结构,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撞伤。使用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提拿块对整个包装盒进行提拿,从而增加包装盒进行提拿移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1、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通常需要额外填充发泡材料,以实现对产品进行抵持,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

2、但是发泡材料通常位置不够稳定,当发泡材料在盒体内发生位置偏移后,产品极易与盒体直接接触,而盒体厚度有限,无法对产品起到缓冲碰撞的作用,进而容易导致产品发生撞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其能够形成双层缓冲结构,避免产品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发生撞伤。

2、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其包括:

4、盒体、内缓冲块、外缓冲块以及提拿块;

5、其中,内缓冲块连接于盒体并位于盒体内,外缓冲块连接于盒体的侧壁,内缓冲块以及外缓冲块均用于抵持产品,提拿块的一端连接于盒体,提拿块的另一端与盒体卡接配合。

6、可选地,盒体包括底板、侧板以及盖板,底板和盖板均连接于侧板,内缓冲块连接于底板,外缓冲块连接于侧板。

<p>7、可选地,内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0)包括底板(111)、侧板(112)以及盖板(113),所述底板(111)和所述盖板(113)均连接于所述侧板(112),所述内缓冲块(120)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外缓冲块(130)连接于所述侧板(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缓冲块(120)包括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所述第一弯折部(12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22)均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弯折部(121)用于抵持所述产品,所述第二弯折部(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0)包括底板(111)、侧板(112)以及盖板(113),所述底板(111)和所述盖板(113)均连接于所述侧板(112),所述内缓冲块(120)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外缓冲块(130)连接于所述侧板(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缓冲块(120)包括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所述第一弯折部(12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22)均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弯折部(121)用于抵持所述产品,所述第二弯折部(122)抵持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1)包括第一弯板(1211)、第二弯板(1212)和第三弯板(1213),所述第一弯板(1211)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弯板(1211)、所述第二弯板(1212)和所述第三弯板(1213)用于依次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121),所述第一弯板(1211)用于抵持所述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1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折板(1221)和第二折板(1222),所述第一折板(1221)和所述第二折板(1222)均连接于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折板(1221)和所述第二折板(1222)用于朝向所述底板(111)的同一侧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二弯折部(122),所述第一折板(1221)和所述第二折板(1222)均抵持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缓冲块(1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