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包括转向管柱总成和中间轴总成,所述中间轴总成与转向管柱总成连接,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轴、上部管、下部管、减速转向机构、角度调节电机、高度调节电机和蜗轮箱体,上部管和下部管并列套接在转向轴上,蜗轮箱体位于下部管上远离上部管的一端,角度调节电机安装在上部管上,减速转向机构和高度调节电机安装在下部管上。该转向管柱具有电动助力转向和智能迎宾功能,使得方向盘在轻松转向的同时还可根据需求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装置主要由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及机械调节机构组成。机械调节机构依靠调节手柄的开闭来改变转向盘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用户来调节转向盘角度。但是机械调节机构调节时需要先开启锁紧手柄,调节完成后需要关闭锁紧手柄,受结构限制,锁紧手柄操作力较大,操作舒适性较差,且无法实现转向盘位置记忆及迎宾等高级功能。
2、2009-01-28日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0810196187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电机控制方法。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与之相连的方向盘转矩传感模块、车速传感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助力电机吸收电流检测模块,电子控制单元中还包含pid控制器。在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助力电机的控制过程采用自选择的pid控制方法,由于电机在助力和回正两个工作过程中外部负载不同,电机的特性也不同,故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能够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但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整仍然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柱总成和中间轴总成(8),所述中间轴总成(8)与转向管柱总成连接,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轴(1)、上部管(2)、下部管(3)和蜗轮箱体(10),上部管(2)和下部管(3)并列套接在转向轴(1)上,蜗轮箱体(10)位于下部管(3)上远离上部管(2)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总成(8)的一端与转向管柱总成连接,中间轴总成(8)的另一端与转向器连接,方向盘连接在转向管柱总成的转向轴(1)上,转向器与整车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柱总成和中间轴总成(8),所述中间轴总成(8)与转向管柱总成连接,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轴(1)、上部管(2)、下部管(3)和蜗轮箱体(10),上部管(2)和下部管(3)并列套接在转向轴(1)上,蜗轮箱体(10)位于下部管(3)上远离上部管(2)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总成(8)的一端与转向管柱总成连接,中间轴总成(8)的另一端与转向器连接,方向盘连接在转向管柱总成的转向轴(1)上,转向器与整车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还包括减速转向机构、角度调节电机(4)和高度调节电机(6),角度调节电机(4)安装在上部管(2)上,减速转向机构和高度调节电机(6)安装在下部管(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转向机构包括ecu(71)、助力电机(74)、蜗杆(73)和蜗轮(72),蜗轮(72)与蜗杆(73)装配在蜗轮箱体(10)中,ecu(71)集成在助力电机(74)上,助力电机(74)的输出轴与蜗杆(73)连接,蜗轮(72)与蜗杆(73)啮合,蜗轮(72)连接在转向轴(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1)包括上部轴(11)和下部轴(12),上部轴(11)的一端连接方向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定凯,杨海飞,徐杰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