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机舱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753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申请提供一种前机舱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设计及制造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前机舱结构包括轮罩侧边梁、前纵梁、空气室总成、前围板总成以及纵梁连接板;两个轮罩侧边梁及两个前纵梁均沿Y向间隔布置、并X向连接前围板总成,且各前纵梁在Z向上与对应的轮罩侧边梁间隔布置;空气室总成设置于两个轮罩侧边梁之间并连接两个轮罩侧边梁;两个纵梁连接板沿Y向间隔布置,各纵梁连接板在Z向上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前纵梁和前围板总成、另一端连接对应的轮罩侧边梁、前围板总成和空气室总成。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前机舱结构,纵梁连接板可给予轮罩侧边梁、空气室总成及前纵梁较高加强作用,以提高前机舱结构的扭转、弯曲刚度,保障前机舱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及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机舱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1、前机舱结构作为汽车前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整个整车的性能和驾乘人员的安全都至关重要。

2、现有技术中,前机舱结构通常包括两个轮罩侧边梁、两个减震器炮塔、空气室总成及两个前纵梁等部件,两个轮罩侧边梁分别连接对应的减震器炮塔,空气室总成位于两个减震器炮塔之间,空气室总成与轮罩侧边梁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导致轮罩侧边梁对空气室总成的加强作用较弱;同时,两个前纵梁位于两个轮罩侧边梁的底部空间,轮罩侧边梁、前纵梁及空气室总成之间结构相对独立,无法有效形成可抵抗扭转变形的结构,使得前机舱结构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较低,在前机舱机构承受外部扭曲载荷时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导致前机舱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较低。

3、鉴于上述,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前机舱结构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轮罩侧边梁对空气室总成的加强作用较弱,轮罩侧边梁、前纵梁及空气室总成之间结构相对独立,导致前机舱结构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较低,从而使前机舱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前机舱结构,包括两个轮罩侧边梁、两个前纵梁、空气室总成、前围板总成以及两个纵梁连接板;

3、两个轮罩侧边梁及两个前纵梁均沿y向间隔布置、并x向连接前围板总成,且各前纵梁在z向上与对应的轮罩侧边梁间隔布置;

4、空气室总成设置于两个轮罩侧边梁之间并连接于两个轮罩侧边梁;

5、两个纵梁连接板沿y向间隔布置,各纵梁连接板在z向上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前纵梁和前围板总成、另一端连接对应的轮罩侧边梁和空气室总成。

6、本技术提供的前机舱结构中,两个轮罩侧边梁及两个前纵梁均沿y向间隔布置、并x向连接前围板总成,且各前纵梁在z向上与对应的轮罩侧边梁间隔布置;两个轮罩侧边梁和两个前纵梁可以共同承担前机舱结构的前端碰撞载荷,以提高汽车的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性能;空气室总成设置于两个轮罩侧边梁之间并连接于两个轮罩侧边梁,轮罩侧边梁直接连接空气室总成,取消了减震器炮塔的布置,使得整车可以更加轻量化,同时提高了空气室总成的结构强度;两个纵梁连接板沿y向间隔布置,各纵梁连接板在z向上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前纵梁和前围板总成、另一端连接对应的轮罩侧边梁和空气室总成,纵梁连接板可以给予前纵梁、轮罩侧边梁、空气室总成和前围板总成z向支撑,使得纵梁连接板、前纵梁、轮罩侧边梁、空气室总成和前围板总成共同形成一y向的环状结构,以提高了前机舱结构受扭转载荷时的扭转形变抵抗能力,从而提高前机舱结构的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使前机舱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7、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板本体及前围横梁;前围横梁布置于前围板本体底部并连接于前围板本体;前围横梁在y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纵梁连接板,且前围横梁与两个纵梁连接板、两个轮罩侧边梁以及空气室总成一起围成环形框架结构。

8、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两个纵梁连接板在x向上的一侧连接于前围板本体;空气室总成连接于前围板本体。

9、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空气室总成包括两个侧部连接板、前部本体及前部加强板;两个侧部连接板沿y向间隔布置并分别连接两个轮罩侧边梁;前部本体设置于两个侧部连接板之间并连接于两个侧部连接板;前部加强板在x向上位于前部本体一侧并连接于前部本体,且前部加强板在y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纵梁连接板。

10、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前部加强板的至少部分呈弧状结构。

11、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纵梁连接板为弧形板。

12、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两个纵梁连接板的在y向上的间距沿z向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13、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纵梁连接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14、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前机舱结构还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在y向上位于两个前纵梁之间并连接两个前纵梁,且上横梁和下横梁在z向上间隔布置。

15、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前纵梁外侧设置有减震器安装部,用于安装汽车的减震器。

16、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前机舱结构。

17、本技术提供的前机舱结构及汽车相比现有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本技术通过对前机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空气室总成直接连接于两个轮罩侧边梁之间,两个轮罩侧边梁给与空气室总成以y向支撑,使得空气室总成的整体强度更高;同时,轮罩侧边梁直接连接空气室总成,取消了减震器炮塔的设计,有利于前机舱结构的整体简化,降低了前机舱结构的整体重量;纵梁连接板同时与前纵梁、前围板总成、轮罩侧边梁和空气室总成连接,两个纵梁连接板、两个前纵梁、前围板总成、两个轮罩侧边梁和空气室总成共同形成环状结构,使得前机舱结构受扭转载荷时不易发生扭转变形,提高了前机舱总成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从而提高前机舱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9、本技术提供的前机舱结构可以提高整车的扭转、弯曲刚度,通过各结构之间形成环状加强结构,优化载荷传递方向、提升整车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整车重量,有利于整车轻量化。

20、本技术提供的前机舱结构及汽车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将在后续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作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轮罩侧边梁(110)、两个前纵梁(120)、空气室总成(130)、前围板总成(140)以及两个纵梁连接板(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加强板(133)的至少部分呈弧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连接板(150)为弧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板(150)的在Y向上的间距沿Z向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结构(100)还包括上横梁(160)和下横梁(170),所述上横梁(160)和所述下横梁(170)在Y向上位于两个所述前纵梁(120)之间并连接两个所述前纵梁(120),且所述上横梁(160)和所述下横梁(170)在Z向上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120)外侧设置有减震器安装部(121),用于安装汽车(1000)的减震器。

10.一种汽车(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轮罩侧边梁(110)、两个前纵梁(120)、空气室总成(130)、前围板总成(140)以及两个纵梁连接板(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加强板(133)的至少部分呈弧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连接板(150)为弧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100),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琦何小颤李亚轩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