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75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多个圆柱电芯和多个串联部件,多个所述圆柱电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之间,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均朝向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的负极均朝向所述第二电芯支架,所述串联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所述串联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圆柱电芯的负极,以使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相互串联。通过串联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圆柱电芯的正极和负极,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圆柱电芯相互串联,使圆柱电芯的安装简单便捷,圆柱电芯正极均朝向第一电芯支架,负极均朝向第二电芯支架,便于设置电压采集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碳中和和碳达峰的推进,新能源电池产品在生活中日益增多,尤其是储能产品逐渐占领市场。这类储能产品大部分使用的是方壳电芯,圆柱电池的产品较少。目前,圆柱电芯存在需要串联的方式,需要相邻两个圆柱电芯同一端的极性相反安装,安装复杂,且因相邻两个圆柱电芯同一端的极性相反安装,导致在电池模组的正面和背面均需要设置电压采集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圆柱电芯串联时,必须将相邻两个圆柱电芯同一端的极性相反安装,安装复杂,且因相邻两个圆柱电芯同一端的极性相反安装,导致在电池模组的正面和背面均需要设置电压采集点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电池模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多个圆柱电芯和多个串联部件,多个所述圆柱电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之间,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均朝向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的负极均朝向所述第二电芯支架,所述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多个圆柱电芯和多个串联部件,多个所述圆柱电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之间,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均朝向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的负极均朝向所述第二电芯支架,所述串联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所述串联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圆柱电芯的负极,以使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相互串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串联部件均包括串联导柱和两个汇流排,两个所述汇流排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串联导柱的顶部和底部,且两个所述汇流排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和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多个圆柱电芯和多个串联部件,多个所述圆柱电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之间,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均朝向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的负极均朝向所述第二电芯支架,所述串联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所述串联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圆柱电芯的负极,以使多个所述圆柱电芯相互串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串联部件均包括串联导柱和两个汇流排,两个所述汇流排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串联导柱的顶部和底部,且两个所述汇流排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圆柱电芯的正极和负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穿孔,所述串联导柱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并与两个所述汇流排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一个电压采集部件,所述电压采集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外侧或所述第二电芯支架外侧,且所述电压采集部件与多个所述串联部件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派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