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958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4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包括两组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包括支撑件和调节件,两组保护部件之间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摈弃了传统的轮滑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实现吊装的稳定,本技术通过两组保护部件的支撑件组合形成夹持墙体的结构,并通过连接限位部形成供吊绳穿过的吊绳通过口,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吊绳在限定范围内滑动,不易受侧向力作用而左右摩擦甚至脱离装置提高吊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还通过设置调节件来调节夹持宽度,可根据墙体厚度灵活调节装置的夹持宽度,保证了装置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外立面维修蜘蛛人属于高危险性作业人群,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在目前的建筑外墙施工过程中,最常采用坐板式单人吊装施工,然而市面上的吊绳装置大多采用滑轮进行绳索传动,在作业过程中吊绳与收绳器之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当吊挂点与施工部位存在较大水平位置偏差时,绳索易产生脱落,绳索易在女儿墙阳角处增加磨擦损耗,同时装置与墙面的接触面积小,装置易发生倾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授权公告号为cn 206418756 u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外墙作业的吊装保护装置,该装置通过扩大底座面积,将底座安装于建筑楼顶的女儿墙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装置易倾覆的问题。然而,该装置的吊绳仍然通过滑轮进行绳索传动,同时该装置的滑轮设置为可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使用过程中轮子易受侧向力影响,仍有绳索脱落的风险,绳索脱落后可能导致绳索断裂、施工工作台摇晃,工作人员跌落等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倾覆,防吊绳脱落,可调节适用多种厚度墙体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两组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包括支撑件和调节件,两组保护部件之间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主体部和位于所述支撑主体部端部的两个连接限位部,所述连接限位部之间具有供吊绳通过的吊绳通过口;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部的底部,通过所述调节件调节所述支撑件的夹持宽度。

3、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摈弃了传统的轮滑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实现吊装的稳定,本技术通过两组保护部件的支撑件组合形成夹持墙体的结构,并通过连接限位部形成供吊绳穿过的吊绳通过口,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吊绳在限定范围内滑动,不易受侧向力作用而左右摩擦甚至脱离装置提高吊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还通过设置调节件来调节夹持宽度,可根据墙体厚度灵活调节装置的夹持宽度,保证了装置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4、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所述吊绳通过口的两侧设置有防磨件。

5、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由于设置了防磨件,使用过程中可减少吊绳摩擦损耗,吊绳不易损耗断裂。

6、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支撑主体部包括呈水平的支撑部和由所述支撑部向后下方延伸的夹持部,所述调节件安装于所述夹持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夹持部之间的角度为80°~110°。

7、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支撑主体部的形状与墙体角度相近,调节安装后稳固性强,使用时不易倾覆。

8、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夹持部之间圆弧过渡。

9、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支撑主体部采用圆弧状阳角,保证使用时吊绳在阳角部位不易磨损,防止吊绳断裂。

10、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夹持部的高度不小于15cm。

11、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限制了夹持部的高度,增加了夹持部与墙体的接触面积,保证装置能平稳固定在墙体上,不易倾覆。

12、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组保护部件的支撑主体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限位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限位部与所述支撑部垂直。

13、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支撑主体部通过所述连接限位部可拆卸连接成一马鞍型底座,使用过程中底座与墙体贴合,稳固性强且便于拆卸携带。

14、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防磨件与吊绳接触面呈圆弧状,所述防磨件与所述连接限位部固定连接。

15、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设置防磨件与吊绳接触面呈圆弧状,进一步减小吊绳与装置摩擦导致的损耗,设置防磨件与连接限位部固定安装,保证使用过程中防磨件不易发生移动,从而导致吊绳受力不均脱落。

16、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连接限位部上设有螺孔,通过螺杆穿过所述螺孔与螺母配合调节两块所述支撑主体部的夹持宽度。

17、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利用连接限位部上的螺孔和螺杆、螺母配合安装支撑主体部,未另外设置安装部件,简化装置,易于安装,同时可根据墙体厚度初步调节支撑主体部的夹持宽度,适用性高。

18、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支撑主体部边沿设有两块限位侧板,所述限位侧板与所述支撑主体部垂直。

19、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设置了限位侧板,进一步保证使用过程中吊绳在限定范围内滑动,同时设置限位侧板与支撑主体部垂直,使用过程中不易因吊绳使用角度变化产生侧向力,导致左右摩擦甚至脱离装置。

20、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夹持部设置有两个横向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板与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调节板配合调节两块所述夹持部的夹持宽度。

21、在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利用调节螺栓和调节板的配合,将装置固定在不同厚度的墙体上,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设计了马鞍型的底座,调节安装后与墙体角度贴合,墙面接触面积大,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抗倾覆性。

24、2.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的支撑件采用圆弧状阳角,保证使用时吊绳在阳角部位不易磨损,防止吊绳断裂。同时在连接限位部与吊绳接触位置设置防磨件并限制接触面为圆弧状,进一步减小吊绳与装置摩擦导致的损耗。

25、3.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设置了连接限位部,设置了吊绳通过口,保证使用过程中吊绳在限定范围内滑动,防止使用过程中吊绳滑动角度变化而产生侧向力导致吊绳脱落。

26、4.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将连接限位部同时用于连接支撑主体部并且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墙体厚度调节支撑主体部的夹持宽度,使装置贴合墙体,未另外设置安装部件,简化装置,降低制作成本,保证装置易于安装、拆卸,便于携带。

27、5.本技术提供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设置了调节件,利用调节螺栓和调节板的配合,将两块支撑件构成的马鞍型底座固定在不同厚度的墙体上,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经济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保护部件(1),所述保护部件(1)包括支撑件(11)和调节件(12),两组保护部件(1)之间通过所述支撑件(11)连接;所述支撑件(11)包括支撑主体部(111)和位于所述支撑主体部(111)端部的两个连接限位部(112),所述连接限位部(112)之间具有供吊绳通过的吊绳通过口(114);所述调节件(12)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部(111)的底部,通过所述调节件(12)调节所述支撑件(11)的夹持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绳通过口(114)的两侧设置有防磨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部(111)包括呈水平的支撑部(1111)和由所述支撑部(1111)向后下方延伸的夹持部(1112),所述调节件(12)安装于所述夹持部(1112),所述支撑部(1111)与所述夹持部(1112)之间的角度为80°~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11)与所述夹持部(1112)之间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12)的高度不小于1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保护部件(1)的支撑主体部(11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限位部(112)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限位部(112)与所述支撑部(1111)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件(13)与吊绳接触面呈圆弧状,所述防磨件(13)与所述连接限位部(11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限位部(112)上设有螺孔(1121),通过螺杆(1122)穿过所述螺孔(1121)与螺母(1123)配合调节两块所述支撑主体部(111)的夹持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部(111)边沿设有两块限位侧板(113),所述限位侧板(113)与所述支撑主体部(111)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12)设置有两个横向贯穿的螺纹孔(11121),所述调节件(12)包括调节板(121)与调节螺栓(122),所述调节螺栓(122)穿过所述螺纹孔(11121),与调节板(121)配合调节两块所述夹持部(1112)的夹持宽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保护部件(1),所述保护部件(1)包括支撑件(11)和调节件(12),两组保护部件(1)之间通过所述支撑件(11)连接;所述支撑件(11)包括支撑主体部(111)和位于所述支撑主体部(111)端部的两个连接限位部(112),所述连接限位部(112)之间具有供吊绳通过的吊绳通过口(114);所述调节件(12)设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部(111)的底部,通过所述调节件(12)调节所述支撑件(11)的夹持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绳通过口(114)的两侧设置有防磨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部(111)包括呈水平的支撑部(1111)和由所述支撑部(1111)向后下方延伸的夹持部(1112),所述调节件(12)安装于所述夹持部(1112),所述支撑部(1111)与所述夹持部(1112)之间的角度为80°~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11)与所述夹持部(1112)之间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鞍型吊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12)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虞雷姜乾祝潇越徐云飞许伟孟黎黎赵欣欣曹怡丹项云沁陈永康胡淳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