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56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属于智能织物领域,包括传感基底、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三个部分,整体是一块针织物。传感基底划分为传感区域和结构支持区域,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均划分为功能段与固定段。横向电极功能段与纵向电极功能段分别位于传感基底两侧,它们的交叉点位于传感基底的传感区域,在该区域形成“三明治”结构的传感单元;横向电极固定段与纵向电极固定段分布在传感基底的结构支持区域,互不接触。传感基底、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由不同的纱线经双针床针织机器织造成型,增设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可织得传感阵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


技术介绍

1、压阻阵列型传感织物柔软透气,并可获取一定范围内带有空间信息的压力传感数据,是柔性传感领域的热门方向之一。当前常见的是,通过叠加两到三块织物形成“三明治”结构的传感阵列;或是将包芯纱经梭织机织入一块织物,由包芯纱交织得到传感阵列。在以上两种方式中,前者需要缝合加工,缝合好的多层传感织物普遍厚重,不利于穿戴舒适;后者由于使用梭织工艺,上机工序复杂,小批量织造的情况下成本很高。压阻阵列型传感织物的单块针织形式可以满足降低厚度和节约开发成本的需求,而当前缺少这一形式的设计与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压阻阵列型传感织物的单块针织形式,以降低压阻阵列型传感织物的厚度与开发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所述传感针织物通过对针法的设计,织得特殊织物结构来实现,无需缝合、刺绣或印刷,下机即得传感阵列。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导电纱线的电阻率大于所述良导电纱线的电阻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针床针织机器为双针床电脑横机、双针床圆机或手摇横机,针法由制版软件直接设计或由人工摇床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区域的针法为编织;所述横向电极织入前,编织所述传感区域的弱导电纱线的线圈全部翻针到单针床,所述横向电极以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导电纱线的电阻率大于所述良导电纱线的电阻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针床针织机器为双针床电脑横机、双针床圆机或手摇横机,针法由制版软件直接设计或由人工摇床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区域的针法为编织;所述横向电极织入前,编织所述传感区域的弱导电纱线的线圈全部翻针到单针床,所述横向电极以浮现形式通过所述传感区域后,所述传感区域恢复编织;所述单针床可以是前针床或后针床,称为转移针床;所述结构支持区域的针法为空针、编织、集圈或挑孔的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织成型的单层压阻阵列型传感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电极功能段的针法为空针,所述横向电极固定段的针法为空针、编织、集圈或挑孔的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贞程敬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