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及其均料生产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03951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及其均料生产设备,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油相:复合油脂10‑30%;乳化剂相:油相乳化剂1‑3%,水相乳化剂0.1‑1%;补骨脂酚相:0.5‑3%;制备过程中通过利用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对组合物进行高速剪切,实现纳米级别粒径,有效促进该组合物的功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均料混合设备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中心设置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与下端的收集腔相连,所述收集腔下端面与所述支撑底座相连,所述收集腔内设置有闸门组件,通过闸门组件,可以精确地控制混合物的出液速度,混合罐内通过转轴组件设置搅拌组件,通过搅拌组件的旋转和上下移动,能够实现对混合物的全面搅拌,提高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具体为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及其均料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1、衰老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功能性化妆品前进的步伐,从20纪末开始,以抗衰老为主导的美容科技领域变得炙手可热,抗衰老化妆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至21世纪,抗衰成分深入人心,如视黄醇、玻色因、胜肽等,“早a晚c”驱动视黄醇与维生素c的销量不断增长,虾青素、海藻等抗衰新成分进入消费者视野,消费者更为关注成分是否安全。天然植萃成分与菌菇成分增速亮眼,如白松露、虫草、红景天等。新式抗老成分频频亮相,植物a醇完美替代视黄醇,对比传统a醇成分更加温和,且功效活性不减。

2、化妆品配方开发中,油脂是组成乳剂类化妆品的基本原料,可以分为三大类:天然动植物性油脂、矿物性油和合成性油。其中:动物油脂缺点是含有大量不饱和键,易氧化酸败,需要加入抗氧化剂。矿物性油会阻碍其他油脂的渗透,对上表皮也无柔软和赋脂作用,长期使用会有不透气的油腻性,因而限制了其应用。由于某些功效成分的不稳定、异味大、难配伍、相关配料无法实现充分均匀的混合,使得工艺开发人员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组合物总重量计,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水相:去离子水余量;油相:复合油脂10-30%;乳化剂相:油相乳化剂1-3%,水相乳化剂0.1-1%;补骨脂酚相:0.5-3%,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复合油脂总重量计,所述复合油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10%,太阳花籽油2-5%,聚二甲基硅氧烷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骨脂酚纯度≥99%。

4.一种纳米乳液均料生产设备,包括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组合物总重量计,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水相:去离子水余量;油相:复合油脂10-30%;乳化剂相:油相乳化剂1-3%,水相乳化剂0.1-1%;补骨脂酚相:0.5-3%,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复合油脂总重量计,所述复合油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10%,太阳花籽油2-5%,聚二甲基硅氧烷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骨脂酚纯度≥99%。

4.一种纳米乳液均料生产设备,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中心设置有混合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2)与下端的收集腔(3)相连,所述收集腔(3)下端面与所述支撑底座(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纳米乳液均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6)包括大搅拌件(61)与小搅拌件(62),所述大搅拌件(61)中心的叶片为涡轮叶片,所述大搅拌件(61)的尺寸为小搅拌件(62)尺寸的两倍,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叶片(601),所述搅拌叶片(601)数量为三片,三片搅拌叶片(601)通过中心的连接圆柱(602)相连,所述大搅拌件(61)中心的连接圆柱(602)内圈设置有螺纹,所述三片搅拌叶片(601)之间夹角为60°,所述搅拌叶片(601)外围设置有加工圈(603),所述小搅拌件(62)外围的加固圈外壁设置有摩擦外圈(604),所述摩擦外圈(604)采用耐磨材质进行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纳米乳液均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涛周煜琛陆徐佳郑中博刘陈陈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嘉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