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产己二胺基因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运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产己二胺基因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运用技术

技术编号:403938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具体公开了辅助合成己二胺的重组质粒及合成己二胺的菌株,以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生产己二胺相关基因使用无缝克隆的方法将各基因分别在一或多个重组质粒中进行同菌株共表达。结合碳链循环延伸策略,对亮氨酸途径进行定向改造,实现多种高附加值化学产品灵活可调控生产,同时搭建起尼龙材料单体己二胺“一锅法”高效稳定生产平台。进一步选择一种以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来源的L‑赖氨酸‑α‑氧化酶作为起始氧化反应的多酶级联的高性能合成途径合成己二胺,为己二胺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合理的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己二胺基因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运用


技术介绍

0、现有技术

1、近年来,日益增加的全球环境、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来源等问题正在导致传统大宗化学品的生产向更绿色、可再生、经济和可持续的路线转变。细胞工厂的出现及应用大大缓解了这一难题,可利用廉价原料持续高效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而体内碳链延长则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途径,可以用来合成不同链长的同类酸类、醇类物质,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生物燃料和材料的重要组成物质。

2、尼龙作为一种合成纤维,是最常见的聚酰胺材料之一,其材料单体为己二胺(hexamethylenediamine),据现有报道,己二胺主要通过以己二腈法制备,而己二腈原料依赖进口,因此有成本偏高和供给不便的因素存在,己二胺的合成在当前仍存在低产量、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l-赖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氨基酸,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百万吨级的生产能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组合已成熟运用于低成本原料高效稳定生产生物化学产品,可以通过以l-赖氨酸为底物,以基因工程改造重组大肠杆菌为载体,实现高效可控地生产己二胺产品,对建立高效持续可控的生物化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法合成己二胺的案例中,已公开专利cn113755419a描述了一种通过双菌株联合发酵生产己二胺的办法,但实验操作步骤繁琐、批次产物产量较低。因此,本专利拟通过筛选组合催化用酶,反复对比同工或异源酶对己二胺合成整体催化的影响,对微生物中α-酮酸、亮氨酸等合成路径进行定向进化,得到一种更适合用于己二胺合成的路径和方法。

3、对三十余种转氨酶和二十余种脱羧酶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了一组优势组合方式,将生产己二胺关键基因进行整合,使改造后的工程菌株拥有独立生产己二胺的能力,实现l-赖氨酸“一锅法”合成聚酰胺类材料单体己二胺,并获得其它具有高价值的中间产物,实现生物基材料生产的新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产己二胺的基因工程菌株和两种辅助合成己二胺的重组质粒,提供高产己二胺基因工程菌株和两种辅助合成己二胺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提供一种基因工程菌株和两种重组质粒在体外催化、全细胞催化和菌株发酵生产己二胺过程中的方法。

2、经本专利技术人研究,确定的技术思路为:l-赖氨酸氧化酶lysox催化l-赖氨酸脱氨基合成α-酮基-ε-氨基己酸,经过leua基因、leub基因、leuc基因和leud基因的催化,完成碳链的延伸,经过vfl基因、kdca基因、ddc基因、dat基因完成系列转氨脱羧反应,最终形成目标产物己二胺,同时形成其它具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并具备可调控性。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辅助生产己二胺的重组质粒或质粒组合,其是将lysox基因、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leua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leub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leuc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leud基因;以及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ddc基因、丙酮酸转氨酶vfl基因、丙氨酸转氨酶dat基因和支链α-酮酸脱羧酶kdca基因构建在一个重组质粒上,或者分别构建在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七个或八个或九个重组质粒上形成质粒组合;

4、优选地,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所述ddc基因来源于小鼠(musmusculus)。

5、优选地,lysox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leu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leu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leu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leu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vf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所述da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kdc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6、另外优选地,将lysox基因、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leua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leub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leuc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leud基因构建在一个质粒上,称为第一重组质粒,优选地其出发质粒pet28a;而将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ddc基因、丙酮酸转氨酶vfl基因、丙氨酸转氨酶dat基因和支链α-酮酸脱羧酶kdca基因构建在另一个重组质粒上,称为第二重组质粒,优选地其出发质粒pet21a。

7、具体优选地,将各基因通过无缝克隆技术连接构建到出发质粒上获得第一重组质粒和第二重组质粒,优选地,第一重组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第二重组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

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以l-赖氨酸生产己二胺的基因工程菌株,所述基因工程菌株中同时导入lysox基因、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leua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leub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leuc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leud基因,以及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ddc基因、丙酮酸转氨酶vfl基因、丙氨酸转氨酶dat基因和支链α-酮酸脱羧酶kdca基因共9种基因;

9、优选地,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所述ddc基因来源于小鼠(musmusculus);

10、更优选地,lysox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leu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leu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leu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leu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dd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所述vf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所述da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kdc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11、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9种基因同时构建在一个表达质粒上,或者分别构建在两个表达质粒,三个表达质粒,四个表达质粒,五个表达质粒,六个表达质粒,七个表达质粒,八个表达质粒或九个表达质粒上,导入出发菌株得到生产己二胺的基因工程菌株;

12、更具体地,通过导入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质粒或质粒组合到出发菌株中得到生产己二胺的基因工程菌株。

13、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工程菌株的出发菌是原核细菌,例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氏菌等。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生产己二胺的方法,其利用所述基因工程菌株以l-赖氨酸为底物发酵得到己二胺;任选地,还包括分离或纯化得到的己二胺的步骤。

15、优选地,所述发酵方法如下:

16、培养基为l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辅助生产己二胺的重组质粒或质粒组合,其特征在于,将LysOX基因、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LeuA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LeuB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LeuC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LeuD基因;以及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Ddc基因、丙酮酸转氨酶Vfl基因、丙氨酸转氨酶Dat基因和支链α-酮酸脱羧酶KdcA基因构建在一个重组质粒上,或者分别构建在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七个或八个或九个重组质粒上形成质粒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质粒或质粒组合,其特征在于,LysOX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Leu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Leu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3所示,Leu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4所示,Leu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5所示;所述Vf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9所示,所述Da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Kdc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质粒或质粒组合,其特征在于,将LysOX基因、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LeuA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LeuB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LeuC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LeuD基因构建在一个质粒上,称为第一重组质粒,优选地其出发质粒pET28a;而将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Ddc基因、丙酮酸转氨酶Vfl基因、丙氨酸转氨酶Dat基因和支链α-酮酸脱羧酶KdcA基因构建在另一个重组质粒上,称为第二重组质粒,优选地其出发质粒pET21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基因通过无缝克隆技术连接构建到出发质粒上获得第一重组质粒和第二重组质粒,优选地,第一重组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0所示,第二重组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1所示。

5.一种能以L-赖氨酸生产己二胺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中同时导入LysOX基因、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LeuA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LeuB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LeuC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LeuD基因,以及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Ddc基因、丙酮酸转氨酶Vfl基因、丙氨酸转氨酶Dat基因和支链α-酮酸脱羧酶KdcA基因共9种基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9种基因同时构建在一个表达质粒上,或者分别构建在两个表达质粒,三个表达质粒,四个表达质粒,五个表达质粒,六个表达质粒,七个表达质粒,八个表达质粒或九个表达质粒上,导入出发菌株得到生产己二胺的基因工程菌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的出发菌是原核细菌,例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氏菌等。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生产己二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利用所述基因工程菌株以L-赖氨酸为底物发酵得到己二胺;任选地,还包括分离或纯化得到的己二胺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方法如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L-赖氨酸、胺供体丙氨酸、胺供体谷氨酰胺和葡萄糖的投入总量分别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辅助生产己二胺的重组质粒或质粒组合,其特征在于,将lysox基因、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leua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leub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leuc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leud基因;以及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ddc基因、丙酮酸转氨酶vfl基因、丙氨酸转氨酶dat基因和支链α-酮酸脱羧酶kdca基因构建在一个重组质粒上,或者分别构建在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七个或八个或九个重组质粒上形成质粒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质粒或质粒组合,其特征在于,lysox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leu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leu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3所示,leu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4所示,leu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5所示;所述vf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9所示,所述da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kdc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质粒或质粒组合,其特征在于,将lysox基因、2-苹果酸异丙酯合酶leua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leub基因、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基因leuc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水酶leud基因构建在一个质粒上,称为第一重组质粒,优选地其出发质粒pet28a;而将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ddc基因、丙酮酸转氨酶vfl基因、丙氨酸转氨酶dat基因和支链α-酮酸脱羧酶kdca基因构建在另一个重组质粒上,称为第二重组质粒,优选地其出发质粒pet21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肖开兴罗若诗刘雪梅周桢胡舸林凡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