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慧真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及折叠野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35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及折叠野营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野营车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的问题。折叠野营车侧架,包括:V形主架、第一折叠拉杆和第二折叠拉杆,所述V形主架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铰接而成;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包括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第一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二支杆上。本技术的折叠野营车侧架包括V形主架和两个折叠拉杆构成,在折叠时由于V形主架结构简单,折叠后只需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合并在一起即可,折叠后占用的体积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野营车,具体涉及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及折叠野营车


技术介绍

1、为了便于户外野营时,方便搬运和放置物品,野营车(又名推车)越来越受到户外野营爱好者的喜爱;各种不同类型的折叠野营车也应运而生,由于折叠野营车本身占用较大的空间,在家用车的后备箱内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使用效果不佳;为了解决了野营车占用后备箱较大空间的问题,目前很多野营车具备折叠功能,但是目前的野营车在折叠后,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导致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及折叠野营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野营车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包括:v形主架、第一折叠拉杆和第二折叠拉杆,所述v形主架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铰接而成;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包括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第一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二支杆上。

4、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折叠拉杆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中部;

5、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由两根首尾铰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且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杆;第一铰接端为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铰接端为第二连杆的一端;

6、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限位块,通过将所述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处于展开状态。

7、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展开成180°,可以拉着v形主架呈现展开状态;此外,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可以使得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锁定在展开状态,从而使得v形主架稳定在展开状态,在折叠时,只需要将限位块从限位槽中脱离,折叠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v形主架便可以折叠。

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v形主架开口朝下设置。

9、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杆;

10、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杆。

11、基于上述方案,采用弧形杆,一方面可以承受横向的力,另一方面可以承受竖向的力,稳定性更好。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野营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相邻的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设有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

13、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v形主架开口朝下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杆的上端和第二支杆的上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与前立柱的下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杆的下端与后立柱的下端铰接在一起;

14、所述第一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一支杆上且第一折叠拉杆的第二铰接端铰接在前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二支杆上且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二铰接端铰接在后立柱的上端。

15、基于上述方案:可以使得折叠野营车在前后方向上,折叠后的体积较小。

16、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由两根首尾铰接在一起的连杆构成。

17、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两根前立柱之间的前侧架、设置在两根后立柱之间的后侧架和设置在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之间底部的底架;所述前侧架、后侧架、底架和两个折叠野营车侧架共同围成置物槽;

18、所述前侧架由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通过中部铰接构成的x形架,且前侧架上侧的两个端部分别滑动铰接在两个前立柱上,前侧架下侧的两个端部分别铰接在两个前立柱上;所述后侧架由第五支杆和第六支杆通过中部铰接构成的x形架,且后侧架上侧的两个端部分别滑动铰接在两个后立柱上,后侧架下侧的两个端部分别铰接在两个后立柱上;

19、所述底架包括中心连接块,中心连接块的底部与每根前立柱和每根后立柱之间均铰接有一根底杆;

20、当折叠时,提拉中心连接块,底杆带动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靠拢,四根立柱带动前侧架、后侧架和两个折叠野营车侧架折叠。

21、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折叠野营车,还包括套设在车架上的布套,所述布套套设在车架上。

22、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折叠野营车,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布套上且用于在车架折叠时包裹住所述折叠野营车的包裹布。

23、基于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包裹布,可以使得折叠野营车在折叠后,可以稳定在折叠状态,且可以将布套收紧,使得折叠后的野营车可以更紧凑的收纳在一起,使得折叠后的体积更小。

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5、本技术的折叠野营车侧架包括v形主架和两个折叠拉杆构成,在折叠时由于v形主架结构简单,折叠后只需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合并在一起即可,折叠后占用的体积较小;第一折叠拉杆和第二折叠拉杆主要作用是使得v形主架稳定在展开状态;由于折叠野营车侧架折叠后占用空间较小,可以使得整个折叠野营车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小,占用空间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V形主架、第一折叠拉杆和第二折叠拉杆,所述V形主架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铰接而成;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包括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第一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二支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拉杆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主架开口朝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杆;

5.一种折叠野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相邻的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设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主架开口朝下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杆的上端和第二支杆的上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与前立柱的下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杆的下端与后立柱的下端铰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由两根首尾铰接在一起的连杆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两根前立柱之间的前侧架、设置在两根后立柱之间的后侧架和设置在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之间底部的底架;所述前侧架、后侧架、底架和两个折叠野营车侧架共同围成置物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车架上的布套,所述布套套设在车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布套上且用于在车架折叠时包裹住所述折叠野营车的包裹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v形主架、第一折叠拉杆和第二折叠拉杆,所述v形主架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铰接而成;所述第一折叠拉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均包括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第一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铰接在第二支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拉杆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拉杆的第一铰接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主架开口朝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杆;

5.一种折叠野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相邻的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设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折叠野营车侧架。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真
申请(专利权)人:陈慧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