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中心刀库,具体为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
技术介绍
1、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一般可分为卧式加工中心或立式加工中心,而其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且作为现有技术,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的相关技术也有公开的实例,如公告号为cn204019230u、cn204019230u等公开专利均有详细的介绍。
2、然申请人在长时间使用卧式加工中心以及其关联的刀库后发现,现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还存在一些十分明显的弊端,第一,对于刀库中的刀具切削面缺乏磨损度的监控技术,以常用的铣刀为例,实际加工过程中,为提升加工效率,我们会尽量采用连刀程序来进行不间断加工,但对铣刀切削面的磨损程度的把控只是以加工的工件数量作出大致的判断,这就导致现场加工中铣刀切削面磨损严重却没有及时发现,继而产生断刀。
3、第二,连刀程序时,刀具在周期性加工批量工件过程中,现场多只进行一次刀具长度的数据收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包括刀库(1)、位于刀库(1)底部的换刀机构(2)、刀具部件(4),所述换刀机构(2)的内部传动连接有安装套筒(3),所述刀具部件(4)卡装在安装套筒(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外设箱体(5),所述外设箱体(5)的内部套装有第一抱闸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抱闸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外设箱体(5)一侧壳体并传动连接有滚珠丝杠(7),所述滚珠丝杠(7)一端表面啮合传动连接有螺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11)与联动套板(9)之间设置有电涡流位移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包括刀库(1)、位于刀库(1)底部的换刀机构(2)、刀具部件(4),所述换刀机构(2)的内部传动连接有安装套筒(3),所述刀具部件(4)卡装在安装套筒(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外设箱体(5),所述外设箱体(5)的内部套装有第一抱闸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抱闸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外设箱体(5)一侧壳体并传动连接有滚珠丝杠(7),所述滚珠丝杠(7)一端表面啮合传动连接有螺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11)与联动套板(9)之间设置有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过渡板(11)另一侧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壳体的一端套装在联动套板(9)底部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箱体(5)另一侧底部固定安装在刀库(1)顶部表面上,所述螺母(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板(16),所述限位套板(16)一端内侧卡接有约束杆(15),所述约束杆(15)的一端延伸至外设箱体(5)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件(10)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并逐一分布在过渡板(11)的四个边角与联动套板(9)底部之间,所述复位杆件(10)包括t型杆(101)、第一弹簧(102),所述t型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联动套板(9)底部一侧的表面上,且t型杆(101)的另一端卡接在过渡板(11)对应边角内侧并突出设置,所述第一弹簧(102)内侧卡接在t型杆(101)表面,且第一弹簧(10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联动套板(9)底部一侧表面和过渡板(11)对应边角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设置数量与复位杆件(10)的设置数量相同并逐一分布安装在过渡板(11)对应边角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军,朱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锐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