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33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工中心刀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包括刀库、位于刀库底部的换刀机构、刀具部件,所述换刀机构的内部传动连接有安装套筒,所述刀具部件卡装在安装套筒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设置的外设箱体、第一抱闸伺服电机、滚珠丝杠、螺母以及联动套板组成行进结构,以设置的过渡板、压力传感器、检测部件、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以及复位杆件组成多功能检测结构,继而将行进结构、多功能检测结构联动刀库、换刀机构、安装套筒、刀具部件形成的刀库装置组合使用后,可为周期性加工的刀具部件的切屑面以及刀具长度进行实时检测,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刀具的使用状态和及时设置刀具长度的补偿值,充分优化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中心刀库,具体为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


技术介绍

1、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一般可分为卧式加工中心或立式加工中心,而其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且作为现有技术,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的相关技术也有公开的实例,如公告号为cn204019230u、cn204019230u等公开专利均有详细的介绍。

2、然申请人在长时间使用卧式加工中心以及其关联的刀库后发现,现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还存在一些十分明显的弊端,第一,对于刀库中的刀具切削面缺乏磨损度的监控技术,以常用的铣刀为例,实际加工过程中,为提升加工效率,我们会尽量采用连刀程序来进行不间断加工,但对铣刀切削面的磨损程度的把控只是以加工的工件数量作出大致的判断,这就导致现场加工中铣刀切削面磨损严重却没有及时发现,继而产生断刀。

3、第二,连刀程序时,刀具在周期性加工批量工件过程中,现场多只进行一次刀具长度的数据收集,而刀具随着使用时间而不断磨损的,因此长度也在不断变化的,若不能及时获取变化后的刀具长度值而作为补偿值设定,就会导致工件的上的余料厚度超出预设值,继而给后续加工造成麻烦,耽误整体工序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包括刀库、位于刀库底部的换刀机构、刀具部件,所述换刀机构的内部传动连接有安装套筒,所述刀具部件卡装在安装套筒的内部,所述刀库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外设箱体,所述外设箱体的内部套装有第一抱闸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抱闸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设箱体一侧壳体并传动连接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一端表面啮合传动连接有螺母;

3、所述螺母的表面套装有联动套板,所述联动套板的一侧设置有过渡板,且联动套板与过渡板之间设置有复位杆件,所述过渡板的一侧分别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的一侧与压力传感器感压面活动连接。

4、精选的,所述过渡板与联动套板之间设置有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过渡板另一侧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壳体的一端套装在联动套板底部的内侧。

5、精选的,所述外设箱体另一侧底部固定安装在刀库顶部表面上,所述螺母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板,所述限位套板一端内侧卡接有约束杆,所述约束杆的一端延伸至外设箱体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

6、精选的,所述复位杆件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并逐一分布在过渡板的四个边角与联动套板底部之间,所述复位杆件包括t型杆、第一弹簧,所述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联动套板底部一侧的表面上,且t型杆的另一端卡接在过渡板对应边角内侧并突出设置,所述第一弹簧内侧卡接在t型杆表面,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联动套板底部一侧表面和过渡板对应边角的一侧表面。

7、精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数量与复位杆件的设置数量相同并逐一分布安装在过渡板对应边角的另一侧表面。

8、精选的,所述检测部件包括自适应活动板、半球形壳套、导向球、第二弹簧以及检测球,所述半球形壳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自适应活动板一侧中部表面,所述导向球卡接在半球形壳套的内侧,且导向球远离自适应活动板的结构表面与过渡板另一侧中部表面固定,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过渡板另一侧中部表面和自适应活动板中部一侧表面。

9、精选的,所述检测球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并分布在自适应活动板的边角上安装,所述检测球远离自适应活动板的结构表面与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的感压面贴合连接。

10、精选的,所述外设箱体另一侧底部与刀库的顶部活动连接。

11、精选的,所述外设箱体的内部套装有控制器、电源部件,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压力传感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外设箱体另一侧的表面套装有辅助轴承,且辅助轴承的外圈结构为活动结构,所述辅助轴承外圈结构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传动板、齿轮套板,所述传动板的一侧延伸至外设箱体另一侧的表面上,所述齿轮套板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抱闸步进电机,所述抱闸步进电机的壳体表面与刀库顶部表面之间固定有支撑座。

12、精选的,所述外设箱体底部内侧卡接有弧形滑轨,且弧形滑轨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刀库的表面上。

13、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专利技术以设置的外设箱体、第一抱闸伺服电机、滚珠丝杠、螺母以及联动套板组成行进结构,以设置的过渡板、压力传感器、检测部件、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以及复位杆件组成多功能检测结构,继而将行进结构、多功能检测结构联动刀库、换刀机构、安装套筒、刀具部件形成的刀库装置组合使用后,可为周期性加工的刀具部件的切屑面以及刀具长度进行实时检测,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刀具的使用状态和及时设置刀具长度的补偿值,充分优化加工质量。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设置的控制器、电源部件、辅助轴承、弧形滑轨、齿轮套板、齿轮轴、抱闸步进电机以及传动板对应组装成自动巡航的传动结构,与上述的行进结构、多功能检测结构以及刀库装置进一步组合使用后,可在刀库装置联动使用的加工中心作业过程中,传动结构作业传动行进结构和多功能检测结构,使两者能主动对刀库装置中暂未参加加工的刀具进行主动检测,进一步优化使用效果和提升对刀库装置全部刀具检测时检测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包括刀库(1)、位于刀库(1)底部的换刀机构(2)、刀具部件(4),所述换刀机构(2)的内部传动连接有安装套筒(3),所述刀具部件(4)卡装在安装套筒(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外设箱体(5),所述外设箱体(5)的内部套装有第一抱闸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抱闸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外设箱体(5)一侧壳体并传动连接有滚珠丝杠(7),所述滚珠丝杠(7)一端表面啮合传动连接有螺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11)与联动套板(9)之间设置有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过渡板(11)另一侧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壳体的一端套装在联动套板(9)底部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箱体(5)另一侧底部固定安装在刀库(1)顶部表面上,所述螺母(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板(16),所述限位套板(16)一端内侧卡接有约束杆(15),所述约束杆(15)的一端延伸至外设箱体(5)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件(10)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并逐一分布在过渡板(11)的四个边角与联动套板(9)底部之间,所述复位杆件(10)包括T型杆(101)、第一弹簧(102),所述T型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联动套板(9)底部一侧的表面上,且T型杆(101)的另一端卡接在过渡板(11)对应边角内侧并突出设置,所述第一弹簧(102)内侧卡接在T型杆(101)表面,且第一弹簧(10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联动套板(9)底部一侧表面和过渡板(11)对应边角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设置数量与复位杆件(10)的设置数量相同并逐一分布安装在过渡板(11)对应边角的另一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13)包括自适应活动板(131)、半球形壳套(132)、导向球(133)、第二弹簧(134)以及检测球(135),所述半球形壳套(13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自适应活动板(131)一侧中部表面,所述导向球(133)卡接在半球形壳套(132)的内侧,且导向球(133)远离自适应活动板(131)的结构表面与过渡板(11)另一侧中部表面固定,所述第二弹簧(13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过渡板(11)另一侧中部表面和自适应活动板(131)中部一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球(135)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并分布在自适应活动板(131)的边角上安装,所述检测球(135)远离自适应活动板(131)的结构表面与对应的压力传感器(12)的感压面贴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箱体(5)另一侧底部与刀库(1)的顶部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箱体(5)的内部套装有控制器(17)、电源部件(18),所述控制器(17)通过导线与压力传感器(12)、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电性连接,所述外设箱体(5)另一侧的表面套装有辅助轴承(19),且辅助轴承(19)的外圈结构为活动结构,所述辅助轴承(19)外圈结构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传动板(24)、齿轮套板(21),所述传动板(24)的一侧延伸至外设箱体(5)另一侧的表面上,所述齿轮套板(21)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轮轴(22),所述齿轮轴(22)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抱闸步进电机(23),所述抱闸步进电机(23)的壳体表面与刀库(1)顶部表面之间固定有支撑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箱体(5)底部内侧卡接有弧形滑轨(20),且弧形滑轨(20)的内壁固定连接在刀库(1)的表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包括刀库(1)、位于刀库(1)底部的换刀机构(2)、刀具部件(4),所述换刀机构(2)的内部传动连接有安装套筒(3),所述刀具部件(4)卡装在安装套筒(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外设箱体(5),所述外设箱体(5)的内部套装有第一抱闸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抱闸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外设箱体(5)一侧壳体并传动连接有滚珠丝杠(7),所述滚珠丝杠(7)一端表面啮合传动连接有螺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11)与联动套板(9)之间设置有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过渡板(11)另一侧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14)壳体的一端套装在联动套板(9)底部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箱体(5)另一侧底部固定安装在刀库(1)顶部表面上,所述螺母(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板(16),所述限位套板(16)一端内侧卡接有约束杆(15),所述约束杆(15)的一端延伸至外设箱体(5)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件(10)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并逐一分布在过渡板(11)的四个边角与联动套板(9)底部之间,所述复位杆件(10)包括t型杆(101)、第一弹簧(102),所述t型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联动套板(9)底部一侧的表面上,且t型杆(101)的另一端卡接在过渡板(11)对应边角内侧并突出设置,所述第一弹簧(102)内侧卡接在t型杆(101)表面,且第一弹簧(10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联动套板(9)底部一侧表面和过渡板(11)对应边角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设置数量与复位杆件(10)的设置数量相同并逐一分布安装在过渡板(11)对应边角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军朱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锐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