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111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2
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包括加气混凝土,所述加气混凝土内部的前后两侧平行设置有两组钢丝网,前侧钢丝网通过多个连接件与后侧钢丝网连接,所述连接件贯穿高效保温材料并将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固定在所述前侧钢丝网与所述后侧钢丝网之间。本技术的高效保温材料与钢丝网之间的间距能够有效控制,传热(隔热)效果均匀,经过切割后仍能保证良好的强度且高效保温材料不宜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气条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复合板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建筑装配式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应运而生。加气混凝土复合板由加气混凝土包裹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加工而成,具有重量轻、保温性好、隔音效果优秀、耐久性高等特点,因其能够实现保温结构一体化,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以及钢结构建筑的外围护填充墙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现有技术中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主要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纯加气混凝土板,无高效保温材料)的技术工艺衍生而来。该类技术工艺采用钢筋(通常为φ8以上)组成前后两组钢筋网片,采用连接件将前后两组钢筋网片的左右边缘固定后形成矩型钢筋网笼,将高效保温材料布置于钢筋网笼内。中国专利zl201721570535.8一种新型高效保温加气混凝土条板、zl201921138053.4一种自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板、zl202020880639.4一种高性能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nalc)保温夹芯板、zl202122408205.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板等专利均采用该类技术工艺。

3、但上述技术工艺在实际生产与应用时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钢筋网笼内的高效保温材料并没有被有效固定,因此生产时高效保温材料与钢筋网片之间的间距难以统一控制,无法保证高效保温材料位于钢筋网片的正中间,由此造成加气混凝土复合板的不均匀传热,使其保温隔热效果下降;(2)在施工现场应用时,经常需要对复合板进行切割,尤其是对于采用岩棉等纤维材料作为高效保温材料的复合板竖向切割时,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板由于左或右一侧的连接连接件被全部切掉,并且岩棉与前后两组钢筋网片之前没有连接,由此造成切割后的高效保温材料因缺乏有效固定而破碎严重;(3)在左或右一侧的连接件被切掉后,矩型钢筋网笼降低为c型开口钢筋连接关系,由此造成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板强度会大幅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复合板,该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内部的高效保温材料与钢丝网之间的间距能够有效控制,传热(隔热)效果均匀,经过切割后仍能保证良好的强度且高效保温材料不宜破碎。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包括加气混凝土,所述加气混凝土一端设置有榫头,所述加气混凝土另一端开设有榫槽,所述加气混凝土内部的前后两侧平行设置有两组钢丝网,两组所述钢丝网分别为前侧钢丝网和后侧钢丝网,前侧钢丝网通过多个连接件与后侧钢丝网连接,所述连接件贯穿高效保温材料并将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固定在所述前侧钢丝网与所述后侧钢丝网之间。

4、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高效保温材料与加气混凝土前表面及后表面的距离均>60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前侧与加气混凝土前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前侧钢丝网与所述加气混凝土前表面的距离为2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后侧与加气混凝土后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后侧钢丝网与所述加气混凝土后表面的距离为2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前侧与加气混凝土前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前侧钢丝网与所述加气混凝土前表面的距离为1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后侧与加气混凝土后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后侧钢丝网与所述加气混凝土后表面的距离为15mm。

5、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件通过斜插穿过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将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固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丝网焊接或绑扎连接。

6、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件为钢丝连接件,所述钢丝连接件与所述钢丝网焊接或绑扎连接。

7、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钢丝连接件由隔热皮包裹连接件钢丝形成,所述钢丝连接件与所述钢丝网绑扎连接。

8、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件为玻璃纤维筋,所述玻璃纤维筋与所述钢丝网绑扎连接。

9、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件垂直穿过所述高效保温材料,所述连接件包括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两端均连接有圆盘卡件,所述圆盘卡件包括圆盘以及连接卡件,所述圆盘卡在所述高效保温材料前后两侧,所述圆盘通过所述连接卡件与所述钢丝网连接。

10、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双头螺杆两端为螺纹头,所述双头螺杆中间为直杆,所述圆盘卡件中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螺纹头与所述内螺纹孔螺接,所述连接卡件顶部设有钢丝通道所述钢丝通道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钢丝通道以及纵向钢丝通道,所述钢丝通道上方设有卡槽,当所述钢丝网布设在所述钢丝通道时,通过在所述卡槽安装卡片将所述钢丝网与所述连接卡件固定连接。

11、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为2~8mm,所述钢丝网的网目尺寸为30~150mm。

12、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高效保温材料为岩棉或陶瓷棉。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技术通过选用网目30~150mm的钢丝网,并选用多组连接件贯穿高效保温材料使得复合板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切割都不会存在断崖式强度下降,且高效保温材料不会因为缺乏固定而破碎;连接件贯穿并固定高效保温材料可以使复合板生产时高效保温材料与复合板前后两侧表面以及钢丝网的距离保持固定,由此生成的复合板传热(隔热)效果更加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包括加气混凝土(1),所述加气混凝土(1)一端设置有榫头(11),所述加气混凝土另一端开设有榫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混凝土(1)内部的前后两侧平行设置有两组钢丝网(2),两组所述钢丝网(2)分别为前侧钢丝网(21)和后侧钢丝网(22),前侧钢丝网(21)通过多个连接件(3)与后侧钢丝网(22)连接,所述连接件(3)贯穿高效保温材料(4)并将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固定在所述前侧钢丝网(21)与所述后侧钢丝网(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与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及后表面的距离均>60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前侧与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前侧钢丝网(21)与所述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的距离为2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后侧与加气混凝土(1)后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后侧钢丝网(22)与所述加气混凝土(1)后表面的距离为2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前侧与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前侧钢丝网(21)与所述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的距离为1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后侧与加气混凝土(1)后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后侧钢丝网(22)与所述加气混凝土(1)后表面的距离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通过斜插穿过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将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固定,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钢丝网(2)焊接或绑扎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钢丝连接件(31),所述钢丝连接件(31)与所述钢丝网(2)焊接或绑扎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连接件(31)由隔热皮(311)包裹连接件钢丝(312)形成,所述钢丝连接件(31)与所述钢丝网(2)绑扎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玻璃纤维筋,所述玻璃纤维筋与所述钢丝网(2)绑扎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垂直穿过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所述连接件(3)包括双头螺杆(32),所述双头螺杆(32)两端均连接有圆盘卡件(33),所述圆盘卡件(33)包括圆盘(331)以及连接卡件(332),所述圆盘(331)卡在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前后两侧,所述圆盘(331)通过所述连接卡件(332)与所述钢丝网(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杆(32)两端为螺纹头(321),所述双头螺杆(32)中间为直杆(322),所述圆盘卡件(33)中部设有内螺纹孔(333),所述螺纹头(321)与所述内螺纹孔(333)螺接,所述连接卡件(332)顶部设有钢丝通道(3321)所述钢丝通道(3321)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钢丝通道(33211)以及纵向钢丝通道(33212),所述钢丝通道(3321)上方设有卡槽(3322),当所述钢丝网(2)布设在所述钢丝通道(3321)时,通过在所述卡槽(3322)安装卡片(3323)将所述钢丝网(2)与所述连接卡件(33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2)的钢丝直径为2~8mm,所述钢丝网(2)的网目尺寸为30~1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为岩棉或陶瓷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包括加气混凝土(1),所述加气混凝土(1)一端设置有榫头(11),所述加气混凝土另一端开设有榫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混凝土(1)内部的前后两侧平行设置有两组钢丝网(2),两组所述钢丝网(2)分别为前侧钢丝网(21)和后侧钢丝网(22),前侧钢丝网(21)通过多个连接件(3)与后侧钢丝网(22)连接,所述连接件(3)贯穿高效保温材料(4)并将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固定在所述前侧钢丝网(21)与所述后侧钢丝网(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与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及后表面的距离均>60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前侧与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前侧钢丝网(21)与所述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的距离为2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后侧与加气混凝土(1)后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后侧钢丝网(22)与所述加气混凝土(1)后表面的距离为2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前侧与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前侧钢丝网(21)与所述加气混凝土(1)前表面的距离为15mm;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后侧与加气混凝土(1)后表面的距离≤120mm时,所述后侧钢丝网(22)与所述加气混凝土(1)后表面的距离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通过斜插穿过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将所述高效保温材料(4)固定,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钢丝网(2)焊接或绑扎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钢丝连接件(31),所述钢丝连接件(31)与所述钢丝网(2)焊接或绑扎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华张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英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