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098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和安装板,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安装板的内腔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传感器本体靠近定位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块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内腔开设有活动槽。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槽和控制机构的配合使用,转动转杆,转杆带动转板转动,并扭动扭簧的同时,转板通过滑杆带动限位板在活动槽内腔滑动的同时,限位板带动固定块进入活动槽的内腔,解决了现有温度传感器进行安装时,大多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单一螺栓安装后,导致其他安装孔位置产生偏移,导致其他螺栓难以进行固定,使温度传感器无法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温度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1、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而在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安装时,大多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单一螺栓安装后,导致其他安装孔位置产生偏移,导致其他螺栓难以进行固定,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温度传感器进行安装时,大多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单一螺栓安装后,导致其他安装孔位置产生偏移,导致其他螺栓难以进行固定,使温度传感器无法安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具备便于安装、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温度传感器进行安装时,大多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单一螺栓安装后,导致其他安装孔位置产生偏移,导致其他螺栓难以进行固定,使温度传感器无法安装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和安装板,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于安装板的内腔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传感器本体靠近定位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块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内腔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定位槽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槽,右侧所述活动槽内腔的右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控制机构。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限位板的一侧贯穿定位块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腔,右侧所述限位板的右侧开设有与控制机构配合使用的滑槽。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板,所述转板靠近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杆,右侧所述转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套设有扭簧,所述转杆远离转板的一侧贯穿定位块并延伸至定位块的外侧。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块靠近定位槽内壁的一侧与定位槽的内壁接触。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块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右侧所述活动槽内腔的右侧开设有与转杆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活动槽内壁的一侧与活动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滑杆靠近滑槽内壁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接触,所述转杆靠近第二通孔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扭簧的两侧分别与活动槽的内壁和转板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槽和控制机构的配合使用,转动转杆,转杆带动转板转动,并扭动扭簧的同时,转板通过滑杆带动限位板在活动槽内腔滑动的同时,限位板带动固定块进入活动槽的内腔,解决了现有温度传感器进行安装时,大多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单一螺栓安装后,导致其他安装孔位置产生偏移,导致其他螺栓难以进行固定,使温度传感器无法安装的问题。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对传感器本体起到定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传感器本体进行固定。

12、3、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机构,能够对固定机构起到定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固定机构进行使用。

13、4、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能够对传感器本体起到定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传感器本体进行固定。

14、5、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能够对固定块和转杆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固定块和转杆进行使用。

15、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对固定块限位作用,通过设置固定块和固定槽,能够对传感器本体起到固定作用。

16、7、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杆,能够带动限位板在活动槽的内腔移动,通过设置转杆,能够带动转板进行转动,通过设置扭簧,能够对转板起到复位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安装板(2),所述传感器本体(1)设置于安装板(2)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所述传感器本体(1)靠近定位块(3)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块(3)配合使用的定位槽(4),所述定位块(3)的内腔开设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定位槽(4)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机构(6)配合使用的固定槽(7),右侧所述活动槽(5)内腔的右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6)配合使用的控制机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两个限位板(601),两个所述限位板(6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2),所述固定块(602)远离限位板(601)的一侧贯穿定位块(3)并延伸至固定槽(7)的内腔,右侧所述限位板(601)的右侧开设有与控制机构(8)配合使用的滑槽(6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转板(801),所述转板(801)靠近滑槽(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滑槽(603)配合使用的滑杆(802),右侧所述转板(8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杆(803),所述转杆(803)的表面套设有扭簧(804),所述转杆(803)远离转板(801)的一侧贯穿定位块(3)并延伸至定位块(3)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靠近定位槽(4)内壁的一侧与定位槽(4)的内壁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块(602)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9),右侧所述活动槽(5)内腔的右侧开设有与转杆(803)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1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01)靠近活动槽(5)内壁的一侧与活动槽(5)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块(602)靠近固定槽(7)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7)的内壁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802)靠近滑槽(603)内壁的一侧与滑槽(603)的内壁接触,所述转杆(803)靠近第二通孔(10)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孔(10)的内壁接触,所述扭簧(804)的两侧分别与活动槽(5)的内壁和转板(80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安装板(2),所述传感器本体(1)设置于安装板(2)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所述传感器本体(1)靠近定位块(3)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块(3)配合使用的定位槽(4),所述定位块(3)的内腔开设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定位槽(4)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机构(6)配合使用的固定槽(7),右侧所述活动槽(5)内腔的右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6)配合使用的控制机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两个限位板(601),两个所述限位板(6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2),所述固定块(602)远离限位板(601)的一侧贯穿定位块(3)并延伸至固定槽(7)的内腔,右侧所述限位板(601)的右侧开设有与控制机构(8)配合使用的滑槽(6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管温度传感器的辅助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转板(801),所述转板(801)靠近滑槽(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滑槽(603)配合使用的滑杆(802),右侧所述转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金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