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900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2
本技术属于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第二换热通道和水箱循环连通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换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换热循环水泵;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与调温管路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调温循环管路;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调温管路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二调温循环管路;散热风扇用于对水箱进行强制对流换热。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空调系统。本技术公开的空调系统和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具有压缩机制冷的第一制冷模式和水箱制冷的第二制冷模式,能够根据制冷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模式,成本较低,能效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温度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电池的过冷和过热现象均会对电池的容量、寿命和能量效率造成影响。

2、现有对电池包保温的热管理系统,通常采用压缩机组对电池包进行冷却或加热,即在电池包过热需要制冷时,采用压缩机制冷的方式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在电池包温度较低时,采用压缩机制热或电加热的方式对电池包进行加热。

3、现有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采用压缩机组制冷制热方式,在冬季温度较低而电池包需要制冷时,压缩机组冷凝压力可能偏低而导致机组无法运行;同时,在电池包温度稍微偏高时也需要启动压缩机进行制冷,导致机组运行频繁,且能效较低,增加空调系统的使用成本,且降低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空调系统在冬季制冷能效低且压缩机组长时间运行导致寿命低、成本高的问题,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能效和使用寿命。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以实现对电池包制冷或制热的同时,降低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成本,提高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使用寿命。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4、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水箱、散热风扇及调温管路,所述四通阀具有a口、b口、c口和d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c口连通,且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当所述四通阀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d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d口连通,当所述四通阀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c口和所述d口连通,所述d口、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及所述b口依次连通;

5、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水箱循环连通形成换热循环管路,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换热循环水泵;

6、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与所述调温管路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调温循环管路,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上具有调温循环水泵;

7、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调温管路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二调温循环管路,所述第二调温循环管路上设置有调温循环水泵;

8、所述调温管路用于对待调温装置进行温度调节,所述散热风扇用于对所述水箱进行强制对流换热。

9、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至少两个。以增强对水箱的强制对流效果。

10、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二调温循环管路共用所述调温循环水泵,所述调温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调温管路上。

11、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调温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二端及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调温管路的第二端连通。

12、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三通阀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13、和/或,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四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

14、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竖直设置,所述水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水箱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出水口。

15、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

16、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17、作为一种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18、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的空调系统,所述待调温装置为电池包。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其具有第一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和制冷模式,在空调系统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为采用压缩机进行制冷,其制冷量较大,能够满足对制冷需求较大的制冷场景中,满足较高制冷需求;第二制冷模式下采用水箱中的水对待调温装置进行制冷,并利用散热风扇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对流散热,能够满足制冷量相对较小的制冷场景中,由此可以根据待调温装置的制冷需求,合理选择采用第一制冷模式或第二制冷模式进行制冷,避免均采用压缩机制冷导致的压缩机组运行频繁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满足不同的制冷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效能,且提高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制热模式下,能够采用压缩机对待调温装置进行制热,相对电加热的方式安全性较高;再者,该空调系统,受外部温度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能效较高。

21、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电池包的温升以及外部环境温度选择第一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保持电池包处于合理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且能够降低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能耗,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水箱(5)、散热风扇(11)及调温管路(8),所述四通阀(2)具有A口、B口、C口和D口,所述第一换热器(3)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4)具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与所述C口连通,且所述四通阀(2)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当所述四通阀(2)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D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D口连通,当所述四通阀(2)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C口和所述D口连通,所述D口、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及所述B口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1)设置有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二调温循环管路共用所述调温循环水泵(7),所述调温循环水泵(7)设置于所述调温管路(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三通阀(101)和第二三通阀(102),所述第一三通阀(101)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101)的出口与所述调温管路(8)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2)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二端及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2)的进口与所述调温管路(8)的第二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三通阀(103),所述第三三通阀(103)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三通阀(102)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103)的出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竖直设置,所述水箱(5)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水箱(5)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循环管路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01)。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2)。

10.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所述待调温装置为电池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水箱(5)、散热风扇(11)及调温管路(8),所述四通阀(2)具有a口、b口、c口和d口,所述第一换热器(3)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4)具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与所述c口连通,且所述四通阀(2)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当所述四通阀(2)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d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d口连通,当所述四通阀(2)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a口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c口和所述d口连通,所述d口、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及所述b口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11)设置有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温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二调温循环管路共用所述调温循环水泵(7),所述调温循环水泵(7)设置于所述调温管路(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三通阀(101)和第二三通阀(102),所述第一三通阀(101)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泳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酷特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