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勘探,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自然界和实际工程应用中,岩体内部存在着不同几何形状的裂隙,而大多数裂隙中存在着不同物理性质、几何尺寸的充填物质,一般情况下充填介质是由风化作用、构造作用和地下水作用形成的角砾、沙土等结构疏松、形态结构不规则、孔隙率大、容易产生变形的低强度介质。
2、工程建设中所用岩体一般均为含裂隙的复杂岩体,其裂隙中常含有大量不同性质的充填物质,工程中洞室开挖后,其周边通常会产生许多充填裂隙,充填裂隙的存在,不仅使围岩的各向异性十分显著,同时造成了围岩的不连续性,使围岩的强度降低,变形破坏更加复杂,直接影响洞室围岩的稳定。
3、充填裂隙在流体渗流及围压等各种复杂载荷的作用下,对其造成了力学,化学,变形及断裂等各个方面的破坏,造成工程的不稳定和地质灾害不胜枚举,尤其是在矿井、水利、桥梁、山体隧道等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方面,充填裂隙的形变更是对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围岩的裂隙发育程度进行探测,分析工程灾害治理措施效果,从而对于工程的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端部固接有前端封堵检测组件,前端封堵检测组件一侧依次安装有与支撑组件连接的采样组件和后端封堵检测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一包括与前端封堵板和后端封堵板活动套接的转轴一,转轴一的外圈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结构的驱动槽,转轴一与对接单元一和对接单元四连接,驱动单元二包括前端封堵板和后端封堵板活动套接的转轴二,转轴二外圈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制槽,且限制槽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结构,转轴二与对接单元二和对接单元五连接,驱动单元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端部固接有前端封堵检测组件,前端封堵检测组件一侧依次安装有与支撑组件连接的采样组件和后端封堵检测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一包括与前端封堵板和后端封堵板活动套接的转轴一,转轴一的外圈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结构的驱动槽,转轴一与对接单元一和对接单元四连接,驱动单元二包括前端封堵板和后端封堵板活动套接的转轴二,转轴二外圈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制槽,且限制槽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结构,转轴二与对接单元二和对接单元五连接,驱动单元三与驱动单元一结构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单元一包括与罩壳内圈固接的挡板一,且挡板一与侧边挡板以及承载管滑动连接,挡板一开设有与驱动单元一滑动连接的通孔一,通孔一内圈固接有与驱动单元一滑动连接的推动杆一,对接单元二包括与罩壳内圈固接的挡板二,且挡板二与侧边挡板以及承载管滑动连接,挡板二活动套接的与驱动单元二滑动连接的转接环一,对接单元三包括与罩壳内圈固接的挡板三,且挡板三与侧边挡板以及承载管滑动连接,挡板三活动套接有与驱动单元三活动套接的转接环二,转接环二内圈固接有与驱动单元三滑动连接的密封杆,对接单元二与对接单元五结构一致,对接单元六与对接单元一结构一致,对接单元三与对接单元四的结构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离机构一包括与安装槽一活动套接的环形结构的旋转板一,且旋转板一与支撑管外圈活动套接,旋转板一靠近罩壳的一侧固接有环形结构的旋转板二,旋转板一外圈固接有支杆,支杆另一端固接有刮板安装板,刮板安装板固接有刮板,旋转板二伸入罩壳的一端内圈固定套接有锥齿轮圈,锥齿轮圈啮合有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滨,刘学伟,周原,黄兴,康永水,朱元广,卢兴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