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871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0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其技术方案包括: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前后两端的两侧均活动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池主体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还包括,连接条和连接线;连接条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连接;连接线设于第二放置槽内;其中,连接条通过连接线与电池主体电连接。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置在野外使用时由于蓄电池温度升温过高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储能系统,具体为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

2、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15498884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系统;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外太阳能电池板,壳体的同一侧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内太阳能电池板,且内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滑动板与壳体之间,内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外壁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太阳能电池板,且内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太阳能电池板。

3、现有的技术中cn215498884u在使用时,采用可展开的内太阳能电池板、第一转动太阳能电池板、第二转动太阳能电池板和外太阳能电池板同时为蓄电池进行补充电能,能够大幅提升便携式太阳能储能系统的充电速度,使得便携式太阳能储能系统能够完全脱离市电使用,适合长时间在野外使用。但是,在野外日照强烈,此时如将蓄电池放置在室外进行充电,则会受到太阳直射,此时蓄电池温度上升过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具备在野外使用时避免蓄电池受太阳直射并导致升温过快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置在野外使用时由于蓄电池温度升温过高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包括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前后两端的两侧均活动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池主体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还包括,连接条和连接线;

3、连接条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连接;连接线设于第二放置槽内;其中,连接条通过连接线与电池主体电连接。

4、使用本技术方案中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时,在野外进行使用时,将防护盖取下并将太阳能电池板取下,从而从第二放置槽内将连接线抽出,从而使电池主体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分离,从而在进行充电使用时,可单独将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在阳光下,并对电池主体进行遮挡,从而避免阳光直射电池主体并导致电池主体升温过快。

5、优选的,所述电池主体顶部设有usb插口,电池主体正面中间嵌入安装有磁铁本体,电池主体正面活动安装有防护盖,电池主体前后两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

6、优选的,所述防护盖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设计,防护盖正面嵌入安装有铁片本体,铁片本体与磁铁本体可吸附,防护盖两侧均开设有预留槽。

7、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活动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太阳能电池板厚度与第一放置槽深度相匹配。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条采用软质橡胶材质设计,连接条的两端分别穿过预留槽并伸入防护盖与电池主体相对一侧。

9、优选的,所述连接线呈螺旋状分布在第二放置槽内,连接线一端与电池主体电连接,连接线背离电池主体的一端穿过连接条并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池主体,并在电池主体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放置槽,并将连接线设置在第二放置槽内,同时,连接线穿过连接条并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电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可在太阳能电池板远离电池主体后,可通过收纳在第二放置槽内收纳的连接线使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池主体保持电连接,进而达到了在野外使用时避免蓄电池受太阳直射并导致升温过快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包括电池主体(4),所述电池主体(4)前后两端的两侧均活动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电池主体(4)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体(4)顶部设有USB插口,电池主体(4)正面中间嵌入安装有磁铁本体(7),电池主体(4)正面活动安装有防护盖(2),电池主体(4)前后两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设计,防护盖(2)正面嵌入安装有铁片本体(3),铁片本体(3)与磁铁本体(7)可吸附,防护盖(2)两侧均开设有预留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活动放置在第一放置槽(6)内,太阳能电池板(5)厚度与第一放置槽(6)深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1)采用软质橡胶材质设计,连接条(1)的两端分别穿过预留槽(10)并伸入防护盖(2)与电池主体(4)相对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9)呈螺旋状分布在第二放置槽(8)内,连接线(9)一端与电池主体(4)电连接,连接线(9)背离电池主体(4)的一端穿过连接条(1)并与太阳能电池板(5)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包括电池主体(4),所述电池主体(4)前后两端的两侧均活动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电池主体(4)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体(4)顶部设有usb插口,电池主体(4)正面中间嵌入安装有磁铁本体(7),电池主体(4)正面活动安装有防护盖(2),电池主体(4)前后两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设计,防护盖(2)正面嵌入安装有铁片本体(3),铁片本体(3)与磁铁本体(7)可吸附,防护盖(2)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甘春玲杨耿夏郭炳峰黎雨纯
申请(专利权)人:创其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