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561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主体;逆变器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对雨水收集并对散热窗口自动遮挡的控温结构,控温结构包括存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


[0001]本技术属于逆变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
CN202020962476.4
),包括逆变器机箱,逆变器机箱的表面上设置有启动按钮,逆变器机箱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幕,显示屏幕上开设有开关按钮,逆变器机箱的表面上设置有电源开关,逆变器机箱的表面上开设有逆变器输入口,逆变器机箱的背面开设有四个矩形通风管,逆变器机箱的表面上开设有逆变器输出口,逆变器机箱的背面设置有的散热抽风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主要通过箱体内部的气体流动实现与外界热量交换,也就是风冷,空气流动需要对应设置进风孔和出风孔,风口多为开放状态,在降雨天气中,会存在湿气或者雨水直接从风口进入箱体内的风险,湿气和雨水的渗入对于内部的零部件的寿命和安全有影响,而在降雨天气中将风口密封,又会影响整体的散热,对于在降雨天气中的散热方式有可优化空间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6]一种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主体;开设在逆变器主体侧壁用于通风散热的散热窗口,所述逆变器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对雨水收集并对散热窗口自动遮挡的控温结构,所述控温结构包括存储部

栅板

侧板和翻转部,所述存储部与逆变器主体固定连接,栅板与存储部固定连接,翻转部通过侧板与逆变器主体活动连接,存储部内设置有根据水位变化调整位置的驱动结构推动翻转部翻转,驱动结构能够推动翻转部靠近逆变器主体将散热窗口遮挡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存储部形成具有底部的
U
形框,存储部环绕在逆变器主体外壁面并与逆变器主体形成存储空间,雨水可落入逆变器主体和存储部形成的存储空间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栅板为矩形金属板,栅板与存储部之间留有间隙,栅板与逆变器主体一体成型且栅板位于存储部和逆变器主体之间,逆变器主体的侧壁等距设置若干相同的栅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逆变器主体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两个相同的侧板,所述翻转部通过销轴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板和翻转部均为矩形板,翻转部与侧板的转动连接点靠近翻转部底面,翻转部的顶面与存储部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存储部能够遮挡翻转部顶部且不与翻转部干涉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推杆

滑套

顶杆和浮球,所述滑套与存储部固定连接,顶杆与滑套滑动连接,浮球与顶杆固定连接,推杆与存储部转动连接,顶杆能够推动推杆向着翻转部翻转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杆与滑套相互配合使用,浮球与顶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水给浮球的浮力能够推动顶杆竖直方向位移挤推推杆翻转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推杆形成断面呈
L
形的杆体,推杆的水平弯折部分与存储部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推杆的竖直弯折部分朝向翻转部倾斜设置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
通过存储部将雨水收集在逆变器主体与形成的存储空间内,栅板增加逆变器主体和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对逆变器主体以及其腔内的导热效果,将逆变器主体壁面的热量传导至雨水中实现散热,配合逆变器主体腔内的散热风扇将热空气从散热窗口排出,风冷和水冷配合互补,实现双重散热降温,随着水位的上升,利用驱动结构推动翻转部靠近逆变器主体的侧壁将散热窗口遮挡,防止在伴有侧风的强降雨天气中,雨水通过散热窗口进入逆变器主体腔内损伤内部零部件,同时,在降雨天气中,通过雨水带走热量,减轻风扇的负担,降低能耗

[0016]2.
随着存储部腔内的水位上升,水给浮球的浮力推动顶杆上移,顶杆为金属圆杆,滑套为金属圆环,浮球推动顶杆沿着滑套径向滑动,顶杆的上端面推动推杆的水平弯折部分,推杆的竖直弯折部分向着靠近逆变器主体侧壁的方向翻转,推杆的竖直部分推动翻转部靠近逆变器主体侧壁直至与逆变器主体的侧壁贴合,通过翻转轴的翻转部与逆变器主体的侧壁贴合并形成断面呈三角形的空间将散热窗口遮挡密封,实现根据雨量调整翻转部的位置并自动将散热窗口遮挡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局部爆炸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
A
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顶杆和推杆立体图

[0023]图中:
10、
逆变器主体;
11、
散热窗口;
20、
存储部;
21、
栅板;
22、
侧板;
23、
翻转部;
30、
推杆;
31、
滑套;
32、
顶杆;
33、
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

[0025]一种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如图1‑
图2所示,包括逆变器主体
10
;开设在逆变器主体
10
侧壁用于通风散热的散热窗口
11
,逆变器主体
10
的侧壁设置有对雨水收集并对散热窗口
11
自动遮挡的控温结构,控温结构包括存储部
20、
栅板
21、
侧板
22
和翻转部
23
,存
储部
20
与逆变器主体
10
固定连接,栅板
21
与存储部
20
固定连接,翻转部
23
通过侧板
22
与逆变器主体
10
活动连接,存储部
20
内设置有根据水位变化调整位置的驱动结构推动翻转部
23
翻转,驱动结构能够推动翻转部
23
靠近逆变器主体
10
将散热窗口
1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主体(
10
);开设在逆变器主体(
10
)侧壁用于通风散热的散热窗口(
11
),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主体(
10
)的侧壁设置有对雨水收集并对散热窗口(
11
)自动遮挡的控温结构,所述控温结构包括存储部(
20


栅板(
21


侧板(
22
)和翻转部(
23
),所述存储部(
20
)与逆变器主体(
10
)固定连接,栅板(
21
)与存储部(
20
)固定连接,翻转部(
23
)通过侧板(
22
)与逆变器主体(
10
)活动连接,存储部(
20
)内设置有根据水位变化调整位置的驱动结构推动翻转部(
23
)翻转,驱动结构能够推动翻转部(
23
)靠近逆变器主体(
10
)将散热窗口(
11
)遮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
20
)形成具有底部的
U
形框,存储部(
20
)环绕在逆变器主体(
10
)外壁面并与逆变器主体(
10
)形成存储空间,雨水可落入逆变器主体(
10
)和存储部(
20
)形成的存储空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
21
)为矩形金属板,栅板(
21
)与存储部(
20
)之间留有间隙,栅板(
21
)与逆变器主体(
10
)一体成型且栅板(
21
)位于存储部(
20
)和逆变器主体(
10
)之间,逆变器主体(
10
)的侧壁等距设置若干相同的栅板(
2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补偿式太阳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主体(
10
)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两个相同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甘春玲喻平平梁小兰陈敬黄思尔
申请(专利权)人:创其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