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压裂用井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压裂用井下射孔加砂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国外对二氧化碳射流技术的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0年j.j. kollé和 m. h.marvin进行了二氧化碳射流破岩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曼柯斯页岩中sc-co2射流的钻进速度是水射流的3.3倍,破岩所需比能se(比能se为破岩所需水力、机械能量与破碎剥落的岩石体积比)仅为水力钻井时的20%。国内中国石油大学最早对二氧化碳射流技术开展了研究,二氧化碳射流破岩机理、射流结构特性、流场规律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的成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李根生院士等也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孔内增压机理等开展研究,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喷射诱导裂缝扩展机理。
2、目前国内外液态二氧化碳压裂加砂工艺均是采用地面密闭混砂,即间歇式加砂方式,该方式的技术问题表现为加砂量受制于密闭装置的容积,严重限制了液态二氧化碳压裂加砂规模,使得压后地层裂缝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同时,液态二氧化碳压裂前需要通过电缆或者连续油管进行射孔,射孔后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裂用井下射孔加砂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设置的外连续管及套接在外连续管内的内连续管;所述外连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连续油管(2)、外卡瓦(5)外连接器及外管(11);内连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连续油管(1)、内卡瓦外连接器及内管(21);所述内管(21)前端位于外连续管内,后端位于外连续管外;内管(21)前端的侧壁上设有平衡孔(10)及吸入口(20),内管(21)后端的中空部分设有射孔喷砂装置,射孔喷砂装置的末端封堵;内连续管的外径小于外连续管的内径,内连续管的外壁与外连续管的内径之间存在间隙;外连续管的末端与内连续管的间隙封堵。
2.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用井下射孔加砂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设置的外连续管及套接在外连续管内的内连续管;所述外连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连续油管(2)、外卡瓦(5)外连接器及外管(11);内连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连续油管(1)、内卡瓦外连接器及内管(21);所述内管(21)前端位于外连续管内,后端位于外连续管外;内管(21)前端的侧壁上设有平衡孔(10)及吸入口(20),内管(21)后端的中空部分设有射孔喷砂装置,射孔喷砂装置的末端封堵;内连续管的外径小于外连续管的内径,内连续管的外壁与外连续管的内径之间存在间隙;外连续管的末端与内连续管的间隙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裂用井下射孔加砂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瓦(5)外连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打捞颈(3)、外卡瓦座套(4)、外卡瓦(5)、外本体(6)及外接头(8),外接头(8)与外管(11)连接;外卡瓦(5)外连接器前端伸入至外连续油管(2)内并与外连续油管(2)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裂用井下射孔加砂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瓦外连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内打捞颈(13)、内卡瓦座套(14)、内卡瓦(15)、内本体(16)及内接头(18),内接头(18)与内管(21)连接;内卡瓦外连接器前端伸入至内连续油管(1)内并与内连续油管(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压裂用井下射孔加砂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头(8)上设有第一台肩,外连续油管(2)卡入第一台肩;内接头(18)上设有第二台肩,内连续油管(1)卡入第二台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压裂用井下射孔加砂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孔喷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卡簧(22)、喷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刚,张军涛,钟亚军,郭庆,高志亮,张锋三,王涛,刘安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