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536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属于激光技术及激光控制领域。包括:泵浦源,波分复用器,增益光纤,光纤隔离器,光子晶体光纤,反射式波分复用器,光路延迟线,1×2光纤耦合器,数据采集器、光纤耦合光电探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无源光纤、增益光纤、光子晶体光纤以及光纤器件不仅实现了激光器的全光纤化,还提高了激光器的环境稳定性。通过反射式波分复用器滤出900nm信号光返回环腔参量振荡,通过光路延迟线调节信号光与泵浦光重叠部分,最终通过1×2光纤耦合器,实现了稳定的900nm可调谐超快激光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技术及激光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四波混频效应的900nm可调谐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900nm高能激光器的需求愈加迫切。一方面,900nm激光可作为掺yb3+激光材料的泵浦源;另一方面,900nm激光可以倍频产生450nm蓝光激光,该波段对应于水下通信窗口,对深海通信、海洋军事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意义,更重要的是该波段对应大气传输窗口,可直接应用于大气探测和激光雷达等领域。作为一种主动式的现代光学检测技术,激光雷达将激光技术与传统的雷达技术进行充分融合,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目标的空间三维信息,在自动驾驶、空间交会对接、目标识别等民用、航空航天以及军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是一种极为先进的环境感知传感器。

2、现阶段905nm激光雷达主要通过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晶体和陶瓷)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实现。半导体激光器通过调节禁带宽度选择输出波长,可实现从紫外到红外的全谱激光输出。gaas半导体激光器可实现900nm波段的激光输出,辛国锋等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生长了ingaas/gaas半导体激光器线阵列,实现了峰值功率为60w的900nm激光输出。但是,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差,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905nm固体激光器根据掺杂离子主要分为钛宝石激光器和nd3+掺杂固体激光器。钛宝石激光器由于具有较宽的吸收和发射带,可实现650~1200nm的可调谐输出。张连平等采用532nm单频绿光激光器端面泵浦钛宝石晶体,实现了852~934nm波段全固态单频可调谐激光输出,当泵浦功率为15w时,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大于2w的922nm激光输出,光束质量因子m2<1.04。但钛宝石激光器因光学系统复杂无法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且调谐速度慢、维护成本高。nd3+能级,其具有900nm(4f3/2→4i9/2)、1060nm(4f3/2→4i11/2)、1330nm(4f3/2→4i13/2)及1800nm(4f3/2→4i15/2)四个跃迁带。其中,四能级跃迁4f3/2→4i11/2最强,通常其发射截面(1060nm)比其余几个跃迁高近一个数量级,因此nd3+掺杂激光材料通常应用于1060nm激光器。4f3/2→4i9/2为三能级跃迁,在nd3+掺杂激光材料中实现905nm激光输出,必须解决4f3/2→4i11/2四能级跃迁竞争的问题,这使得实现nd3+905nm激光输出具有极大挑战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目前900nm激光器现存的各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种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四波混频效应的900nm可调谐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激光器泵浦源加非线性参量振荡环形腔的结构,其中泵浦源由基于可饱和吸收镜的种子源与二级掺铒放大器构成,结构紧凑,能够在各种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并且良好的锁模稳定性。非线性参量环形腔由光子晶体光纤、光路延迟线、反射式波分复用器、隔离器以及光纤耦合器构成,通过调节光路延迟线可以实现波长调谐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由基于可饱和吸收镜的锁模种子源、mopa掺铒二级放大器以及非线性参量振荡环腔组成;

4、基于可饱和吸收镜的锁模种子源和mopa掺铒二级放大器系统包括:第一可饱和吸收镜、第一光纤布拉格光栅、第一泵浦源、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一增益光纤、第一光纤隔离器、第二泵浦源、第二波分复用器、第二增益光纤、第二光纤隔离器、第三泵浦源、第三增益光纤、第三光纤隔离器和第三光纤耦合器。其中第一泵浦源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波分复用器的泵浦端,第一波分复用器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一增益光纤、第一光纤布拉格光栅,第一光纤隔离器、第一增益光纤的另一端再连接第一可饱和吸收镜,再由第一光纤隔离器的输出端口连接第二波分复用器的信号端,第二泵浦源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波分复用器的泵浦端,第二波分复用器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二增益光纤、第二光纤隔离器、第三光纤耦合器的信号端,第三泵浦源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三光纤耦合器的泵浦端,第三光纤耦合器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三增益光纤、第三光纤隔离器从而构成完整的皮秒泵浦源。

5、非线性参量振荡环腔包括:第一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光子晶体光纤(nkt sc-5.0-1040),反射式光纤,光纤分束器,第四光纤隔离器,光路延迟线构成,整个系统是由第三光纤隔离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到第一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的泵浦端,第一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光子晶体光纤的输入端,晶体光纤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的信号端、第二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光纤分束器的输入端,光纤分束器的输出端a依次连接第四光纤隔离器、光路延迟线,光路延迟线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的信号端构成振荡环腔,光纤分束器的输出端b作为整体输出端。

6、其中光子晶体光纤(nkt sc-5.0-1040)在1030nm的超快光学激光器的泵浦下,其参量增益谱的斯托克斯与反斯托克斯边带的中心波长分别位于1230nm与900nm附近;其中第一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第二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均为玻片式波分复用器,透射1030nm波长,反射900nm波长,第一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用于耦合信号光与泵浦光,第二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用于滤出900nm信号光返回振荡环形腔;第四光纤隔离器为900nm波长反射隔离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8、本专利技术提供种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四波混频效应的900nm可调谐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利用可饱和吸收镜实现被动锁模种子源,利用二级光纤放大器放大种子源,整体构成系统的泵浦源,实现了稳定的超快高功率泵浦激光。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可以为非线性光纤参量环形振荡腔提供谐振信号光,并可以滤除杂余波长,实现900nm信号光直接输出。通过调节非线性光纤参量环形振荡腔中的光路延迟线调整信号脉冲与啁啾泵浦脉冲的时空重叠范围,实现输出波长可调谐。全光纤化结构提供了环境稳定性强、光束质量高、峰值功率高的大气传输窗口波段脉冲激光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由基于可饱和吸收镜的锁模种子源、MOPA掺铒二级放大器以及非线性参量振荡环腔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光子晶体光纤在1030nm的超快光学激光器的泵浦下,其参量增益谱的斯托克斯与反斯托克斯边带的中心波长分别位于1230nm与900nm附近;其中第一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第二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均为玻片式波分复用器,透射1030nm波长,反射900nm波长,第一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用于耦合信号光与泵浦光,第二反射式光纤波分复用器用于滤出900nm信号光返回振荡环形腔;第四光纤隔离器为900nm波长反射隔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由基于可饱和吸收镜的锁模种子源、mopa掺铒二级放大器以及非线性参量振荡环腔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超快激光输出的光纤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光子晶体光纤在1030nm的超快光学激光器的泵浦下,其参量增益谱的斯托克斯与反斯托克斯边带的中心波长分别位于1230nm与900nm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璞陈宇豪程昭晨招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