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整流电路及整流器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整流电路及整流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44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整流电路及整流器件。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模块、第二整流桥模块、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出端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其中,第一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二整流桥模块包括第四连接端、第五连接端和第六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第五连接端共同连接到第一直流输出端,第三连接端与第六连接端共同连接到第二直流输出端,第四连接端与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单个半周期可以有更多的二极管同时工作,从而实现了扩流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本体发热,避免了过分增加器件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整流,尤其涉及一种整流电路及整流器件


技术介绍

1、桥式整流器主要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和电路中,具有许多日常用途,如在电源供应、充电器和适配器、电动机控制以及led照明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用电器的功率越来越大,对桥式整流器的电流及散热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要求用电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功率密度越来越大,那么对器件的单位体积也越来越有限制。而现有技术中如果要增加桥式整流器的电流供应,通常需要增加器件体积以及加大散热片来应对,无法满足器件体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整流电路及整流器件,以实现在增加电流的同时无需大大增加器件体积。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流电路,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模块、第二整流桥模块、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出端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其中,

3、所述第一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整流桥模块包括第四连接端、第五连接端和第六连接端;

4、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五连接端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

5、可选的,所述第一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其中,

6、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三连接端。

7、可选的,所述第二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以及第八二极管;其中,

8、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五连接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第六连接端。

9、可选的,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位于同一侧。

10、可选的,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依次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依次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对齐排列。

11、可选的,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位于同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的对侧。

12、可选的,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依次沿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八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依次沿第四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八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错位排列。

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整流器件,该整流器件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以及第四引脚;其中,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

14、可选的,该整流器件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用于保护所述整流电路。

15、可选的,该整流器件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贴附于所述封装结构的表面。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模块、第二整流桥模块、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出端和第二直流输出端,通过使用两个相互连接的整流桥模块将从交流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从直流输出端输出,使得单个半周期可以有更多的二极管同时工作,从而实现了扩流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本体发热,避免了过分增加器件体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整流桥模块、第二整流桥模块、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出端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以及第八二极管;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位于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依次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依次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对齐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位于同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的对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依次沿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八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依次沿第四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八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错位排列。

8.一种整流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以及第四引脚;其中,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流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用于保护所述整流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流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贴附于所述封装结构的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整流桥模块、第二整流桥模块、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出端以及第二直流输出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桥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以及第八二极管;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位于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依次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依次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以及所述第七二极管相对于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以及所述第八二极管对齐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开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勤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