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37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技术属于秸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包括底板和连接架,连接架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搅拌喷洒装置,搅拌喷洒装置包括搅拌机构和喷洒机构,底板的右端设置有翻耕粉碎装置,翻耕粉碎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翻耕机构和翻耕箱。该秸秆腐熟还田装置,通过设置搅拌机构,更好的将储液箱内部的腐熟液与水混合,避免腐熟液沉降于储液箱的底部,影响到秸秆的腐熟,通过设置喷洒机构,使腐熟液喷洒的更加的均匀,更有利于秸秆的腐熟,通过设置翻耕粉碎装置,更好的将喷洒了腐熟液的秸秆进行粉碎处理,并将其翻耕与泥土里,使其更好的腐熟发酵肥田,提高腐熟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秸秆处理,具体为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几十年的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秸秆不做处理的还田地块土壤碳氮比失调、病虫害增多,秸秆降解周期长,粉碎秸秆过长还会影响播种,农作物不抗倒,秸秆腐烂时产生有害气体威胁作物生长,秸秆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是将强速生物腐熟菌剂加速秸秆分解利用,杀灭病菌虫卵,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植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目前我国多数地区还是采用机械化直接还田,少数使用腐熟剂的地区也是采用人工施用的方式,劳动强度大,施用不均匀,施用量大,作业成本高。

2、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4528761u所公开了一种均匀喷洒菌剂的秸秆腐熟装置,在使用时,将秸秆通过进料斗进入腐熟箱内,关上进料斗上的盖子,控制电机启动,带动皮带轮和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螺旋刀片转动,对横板上的秸秆进行破碎处理并传送,传送至出料管处,通过出料管上的过滤网掉落至放置滤网上,皮带轮通过皮带的设置,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通过第二转动杆和搅拌桨叶对破碎后的秸秆进行搅拌,与此同时,控制水泵启动,将混合箱内的水抽出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包括底板(1)和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搅拌喷洒装置,所述底板(1)的右端设置有翻耕粉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05)五个为一组,且每块搅拌杆(305)的外表面分别均匀贯穿开设有搅拌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包括抽水泵(306)、输液管(307)、分液管(308)、喷头(309),所述抽水泵(306)安装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且其进水口延伸入储液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包括底板(1)和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搅拌喷洒装置,所述底板(1)的右端设置有翻耕粉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05)五个为一组,且每块搅拌杆(305)的外表面分别均匀贯穿开设有搅拌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包括抽水泵(306)、输液管(307)、分液管(308)、喷头(309),所述抽水泵(306)安装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且其进水口延伸入储液箱(301)的内部,所述输液管(307)固定连接于抽水泵(306)的出水口,所述分液管(308)固定连接于输液管(307)的底部,六个所述喷头(309)分别等距固定连接于分液管(308)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腐熟还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烨王鲲霆张荣焕张兴国田素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