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来兴专利>正文

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33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火灾逃生装置存在安全性能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转轴、钢索、保险钢索、悬挂钩和保险钩,转轴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钢索缠绕在转轴上,一端穿出壳体与悬挂钩相固连,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的保险钢索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与保险钩相固连,其转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转轴还与一能使其停止转动的摩擦机构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成本较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火灾逃生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更 安全的火灾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 一种灾害。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报道。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火灾死亡 人数达数百人。在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伤上万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 失达10多亿元。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也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 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火灾危害还在不断扩大,发生火灾的损失,美国不到7年翻一番,日 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由此可见,专利技术一种能及时、安全的由火灾现场逃生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经检 索,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逃生器(专利号=01253217. 7)包括逃生悬索、减速器和身体吊 带,其特征在于逃生悬索穿过减速器而上端系连定位挂钩,身体吊带与减速器固定系连。该 逃生器的结构十分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安全性能太低,无法有效的保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再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逃生器(专利号=200720122734. 2),其特征是该 逃生器由固定底板、壳体、芯轴、防火阻燃绳索、速度控制装置及摇动手柄组成,壳体两端设 有连接芯轴的圆孔,侧面设有绳索开口,并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芯轴一端带有挡板,安装 在壳体两端相应孔内并可转动;防火阻燃绳索一端固定在芯轴上,另一端穿过壳体的绳索 开口,端部带有挂环;速度控制装置安装在芯轴挡板与壳体之间空腔、芯轴外圆的相应位 置;芯轴的相应部位安装所述摇动手柄。该安全逃生器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操作比 较不便,因此,该安全逃生器的实用性较低,难以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 成本较低的火灾逃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 壳体、转轴、钢索、保险钢索、悬挂钩和保险钩,所述的转轴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所述的钢 索缠绕在转轴上,一端穿出壳体与悬挂钩相固连,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的保险钢索一 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与保险钩相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 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转轴还与一能使其停止转动的摩擦机构相连。本火灾逃生装置是用来高楼逃生用的。悬挂钩是用来悬挂在高楼的栏杆或者其他 牢固不动的物体上的,保险钩钩持在人体的保险皮带上。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转轴开始转 动,钢索慢慢释放,慢慢将本装置和使用者由高楼放下来,在摩擦机构的作用下,可以使转 轴减缓转动或停止转动,起到刹车的作用,使本火灾逃生装置更加的安全。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摩擦机构包括摩擦轮、杠杆、连接绳和脚踏杆, 所述的摩擦轮固定在转轴上,且该摩擦轮具有摩擦轮外周摩擦面,上述的壳体内周上具有 与该摩擦轮外周摩擦面相配合的壳体内周摩擦面,所述的转轴的端部具有安装孔,所述的 杠杆内端具有球形安装头,所述的杠杆内端的安装头设置在转轴端部的安装孔内,杠杆的 外端通过连接绳与脚踏杆相固连。人的脚踩在脚踏杆上,通过连接绳给杠杆外端一个向下 的力,根据杠杆原理,杠杆的内端使转轴得到一个向上的力,使转轴偏离中心,转轴带动摩 擦轮外周摩擦面紧紧的顶靠在壳体内周摩擦面上。此时,转轴偏心状态且停止或减缓转动, 随着作用力的大小变动,来控制摩擦轮外周摩擦面与壳体内周摩擦面的摩擦系数,从而使 本装置停止下降或者减缓下降速度。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伞齿轮一、伞齿轮二、连接轴和手 控转盘,所述的伞齿轮一固定在上述的转轴上,所述的伞齿轮二与伞齿轮一相啮合,所述的 连接轴一端固定在伞齿轮二上,另一端固定在手控转盘上。通过正向转动手控转盘,带动连 接轴的转动,再带动伞齿轮二的转动。伞齿轮二的转动,再带动伞齿轮一的转动,伞齿轮一 的转动再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的转动,释放钢索,使钢索慢慢的变长。通过反向转动手控 转盘,就可以使钢索慢慢的变短,将钢索回收起来,这样本火灾逃生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杠杆与连接绳的数量均为两根,所述的杠杆分 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摩擦轮外周摩擦面采用耐摩橡胶材料制成,壳 体内周的摩擦面上也采用耐摩橡胶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使用由铜粉末加树脂合成的摩 阻材料来代替上述的橡胶层。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大摩擦轮外周摩擦面与壳体内周摩擦面 的摩擦力,保证本装置能更好的控制转轴的转速或停止。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转轴两端的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球形安装头的外 径,在壳体的两端上还设有端盖,端盖中心具有喇叭型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径大于杠杆的杆 径,且小于球形安装头的外径,上述的杠杆的球形安装头设置在转轴的安装孔中,另一端穿 出端盖的通孔与上述的连接绳相连。安装头为撬动转轴的杠杆作功点,端盖的通孔为杠杆 支点,杠杆外端与连接绳的接触点为杠杆着力点。安装完成后,端盖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 固定在壳体上。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摩擦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转轴两端上。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壳体上固定有握手环。人的手可以握持在该握 手环上,提高安全性能。并可作引体向上动作,调控脚踩脚踏杆的力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火灾逃生装置利用人体自重脚踩脚踏杆的重力大小,利用杠杆原理调控摩擦 系数,使转轴不同程度的偏心旋转来调控摩擦系数,使转轴减缓转动或者停止转动,达到减 缓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成本低。2、本火灾逃生装置也可通过转动手控转盘利用伞齿轮一和伞齿轮二之间的齿数 比控制转轴,使本装置和人体由高楼慢慢降下来,同时如放弃手动也可两手紧握握手环作 引体向上减轻脚踩脚踏杆的力度,通过脚踩脚踏杆力量的大小就能使本装置及使用者增减 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操作简单自如、使用更加安全,两者具有双重控制功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火灾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la、壳体内周摩擦面;lb、连接轴安装孔;2、转轴;2a、安装孔;3、钢 索;4、悬挂钩;5、保险钩;6、伞齿轮一 ;7、手控转盘;8、连接轴;9、摩擦轮;9a、摩擦轮外周 摩擦面;10、杠杆;10a、安装头;11、连接绳;12、脚踏杆;13、伞齿轮二 ;14、握手环;15、端 盖;15a、通孔;16、保险钢索;17、杠杆作功点;18、杠杆支点;19、杠杆着力点;20、螺栓。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转轴2、钢索3、保险钢索 16、悬挂钩4和保险钩5,转轴2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所述的钢索3缠绕在转轴2上,一 端穿出壳体1与悬挂钩4相固连,另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的保险钢索16 —端固定在 壳体1上,另一端与保险钩5相固连,转轴2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转 轴2还与一能使其停止转动的摩擦机构相连。具体而言,所述的摩擦机构包括摩擦轮9、杠杆10、连接绳11和脚踏杆12,所述的 摩擦轮9固定在转轴2上,且该摩擦轮9具有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上述的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转轴(2)、钢索(3)、保险钢索(16)、悬挂钩(4)和保险钩(5),所述的转轴(2)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所述的钢索(3)缠绕在转轴(2)上,一端穿出壳体(1)与悬挂钩(4)相固连,另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的保险钢索(16)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另一端与保险钩(5)相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2)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转轴(2)还与一能使其停止转动的摩擦机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来兴
申请(专利权)人:金来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