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29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一侧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一侧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过滤板连接,所述箱体内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底端设有毛刷,所述驱动电机一通过连接杆二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箱体内的一侧设有气泵。有益效果:毛刷会上下往复运动将过滤板上的灰尘刷落至排污板一上并排出箱体外,过滤网会在弹簧杆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达到震动效果,使灰尘落至排污板二上并排出外壳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1、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常用的配电箱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因为金属配电箱防护等级要高一些,所以金属材质的配电箱使用比较广泛,因此配电箱的散热和除尘也是必不可少的。

2、配电箱能够合理的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并且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因此配电箱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配电箱一般为金属材质,所以配电箱的除尘和散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般的配电箱需要人工除尘,不能够自动除尘,对工人的操作要求较高,并且危险系数较大,所以实现配电箱的自动除尘尤为重要。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一侧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一侧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过滤板连接,所述箱体内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底端设有毛刷,所述驱动电机一通过连接杆二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箱体内的一侧设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连接杆三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气泵的一侧设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远离所述气泵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向下倾斜的排风口,所述箱体内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粉尘收集机构。

4、作为优选的,所述粉尘收集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通过连接杆四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二的一侧设有扇叶,所述外壳内设有对称设置的弹簧杆一和弹簧杆二,所述弹簧杆一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五,所述弹簧杆一通过连接杆五与弹簧杆二连接,所述弹簧杆一的一侧设有连接杆六,所述连接杆六的一侧设有椭圆轨道,所述椭圆轨道通过连接杆七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连接杆五上设有过滤网,所述弹簧杆二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连接杆八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驱动电机三。

5、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一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二,所述气泵的底端设有连接杆三,所述外壳内的一侧设有连接杆四,所述椭圆轨道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七,所述弹簧杆二远离所述弹簧杆一的一侧设有连接杆八。

6、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底端两侧对称设有脚轮,所述过滤板底端设有排污板一,所述粉尘收集机构底端开口设有排污板二,所述驱动电机三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五相连接。

7、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通过转轴一分别与所述圆盘和所述毛刷连接,所述连接杆六通过转轴二分别与所述连接杆五和所述椭圆轨道连接。

8、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六一侧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椭圆轨道接触。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配电箱设有清洁机构和粉尘收集机构,清洁机构包括毛刷和圆盘,毛刷和圆盘通过连接杆一连接,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与圆盘连接,粉尘收集机构包括扇叶和过滤网,过滤网通过连接杆五与弹簧杆一和弹簧杆二连接,弹簧杆二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三,驱动电机三的输出端与连接杆五连接,当装置正常工作时,毛刷会上下往复运动将过滤板上的灰尘刷落至排污板一上并排出箱体外,此时气泵将箱体内的灰尘吹起,再通过扇叶旋转将灰尘吸入粉尘收集机构,粉尘吸附在过滤网上,通过驱动电机三带动过滤网旋转,并且由于连接杆五的一端设有椭圆形轨道,过滤网会在弹簧杆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达到震动效果,使灰尘落至排污板二上并排出外壳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一侧设有进风口(2),所述进风口(2)一侧设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一侧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与所述过滤板(3)连接,所述箱体(1)内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清洁机构(5),所述清洁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一(6),所述驱动电机一(6)的输出端设有圆盘(7),所述圆盘(7)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一(8),所述连接杆一(8)底端设有毛刷(9),所述驱动电机一(6)通过连接杆二(10)与所述箱体(1)连接,所述箱体(1)内的一侧设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通过连接杆三(12)与所述箱体(1)连接,所述气泵(11)的一侧设有排风管(13),所述排风管(13)远离所述气泵(11)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向下倾斜的排风口(14),所述箱体(1)内的一侧设有出风口(15),所述出风口(15)的一侧设有粉尘收集机构(16),所述粉尘收集机构(16)包括外壳(17),所述外壳(17)内设有驱动电机二(18),所述驱动电机二(18)通过连接杆四(19)与所述外壳(17)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二(18)的一侧设有扇叶(20),所述外壳(17)内设有对称设置的弹簧杆一(21)和弹簧杆二(22),所述弹簧杆一(21)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五(23),所述弹簧杆一(21)通过连接杆五(23)与弹簧杆二(22)连接,所述弹簧杆一(21)的一侧设有连接杆六(24),所述连接杆六(24)的一侧设有椭圆轨道(25),所述椭圆轨道(25)通过连接杆七(26)与所述外壳(17)连接,所述连接杆五(23)上设有过滤网(27),所述弹簧杆二(22)的一侧设有滑块(28),所述滑块(28)通过连接杆八(29)与所述外壳(17)连接,所述滑块(28)上设有驱动电机三(30),所述驱动电机一(6)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二(10),所述气泵(11)的底端设有连接杆三(12),所述外壳(17)内的一侧设有连接杆四(19),所述椭圆轨道(25)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七(26),所述弹簧杆二(22)远离所述弹簧杆一的一侧设有连接杆八(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端两侧对称设有脚轮(31),所述过滤板(3)底端设有排污板一(32),所述粉尘收集机构(16)底端开口设有排污板二(33),所述驱动电机三(30)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五(2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8)通过转轴一(34)分别与所述圆盘(7)和所述毛刷(9)连接,所述连接杆六(24)通过转轴二(35)分别与所述连接杆五(23)和所述椭圆轨道(2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六(24)一侧设有滑轮(36),所述滑轮(36)与所述椭圆轨道(25)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自动除尘的便于移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一侧设有进风口(2),所述进风口(2)一侧设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一侧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与所述过滤板(3)连接,所述箱体(1)内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清洁机构(5),所述清洁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一(6),所述驱动电机一(6)的输出端设有圆盘(7),所述圆盘(7)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一(8),所述连接杆一(8)底端设有毛刷(9),所述驱动电机一(6)通过连接杆二(10)与所述箱体(1)连接,所述箱体(1)内的一侧设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通过连接杆三(12)与所述箱体(1)连接,所述气泵(11)的一侧设有排风管(13),所述排风管(13)远离所述气泵(11)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向下倾斜的排风口(14),所述箱体(1)内的一侧设有出风口(15),所述出风口(15)的一侧设有粉尘收集机构(16),所述粉尘收集机构(16)包括外壳(17),所述外壳(17)内设有驱动电机二(18),所述驱动电机二(18)通过连接杆四(19)与所述外壳(17)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二(18)的一侧设有扇叶(20),所述外壳(17)内设有对称设置的弹簧杆一(21)和弹簧杆二(22),所述弹簧杆一(21)的一侧设有连接杆五(23),所述弹簧杆一(21)通过连接杆五(23)与弹簧杆二(22)连接,所述弹簧杆一(21)的一侧设有连接杆六(24),所述连接杆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凤位航纪振财刘振王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正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