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和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827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和连接结构,连接器组件包括:光伏连接器,以及用于固定在电路板上且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件;其中,所述光伏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用于和所述连接器件插接式连接。上述连接器组件减少了装配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所需的装配步骤和装配工时,提高了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安装效率;也减小了出现连接失效和接触不良等问题的几率,提高了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还减少了整个连接回路的连接点,从而减小了整个连接结构的接触电阻和发热量,可实现较大电流的传输,有利于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还可省略线材,降低线材成本,也可节省逆变器的内部空间,有利于逆变器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和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通过光伏连接器传输至逆变器。其中,光伏连接器与逆变器的电路板通过线缆电连接,且线缆与电路板的连接需通过冷压端子连接。

2、随着产品功率密度的提高,逆变器直流侧的光伏连接器的数量越来越多、线缆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产品内部的操作空间小、线缆折弯范围小,导致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安装步骤较为复杂、安装效率低。

3、另外,线缆较凌乱,并且较易出现连接失效和接触不良等问题;整个连接回路存在多个连接点、接触电阻较大、发热量较大。

4、综上所述,如何电连接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以简化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安装,提高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安装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和连接结构,以简化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安装,提高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安装效率。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光伏连接器,以及用于固定在电路板上且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件;

4、其中,所述光伏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用于和所述连接器件插接式连接。

5、可选地,所述光伏连接器具有外壳,所述导电端子用于和所述外壳插接式连接,且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外壳的插接方向、与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连接器件的插接方向为同一方向。

6、可选地,所述插接方向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7、可选地,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导电端子的长度方向为同一方向,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所述导电端子的长度方向均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8、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件用于贯穿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贯穿所述连接器件。

9、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自所述连接器件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依次插入所述连接器件和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自所述连接器件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依次插入所述连接器件和所述外壳内。

10、可选地,所述插接方向用于平行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11、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贯穿所述连接器件、或者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件的一侧。

12、可选地,所述光伏连接器具有外壳,所述导电端子用于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导电端子的旋转轴线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13、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件用于贯穿所述电路板、或者所述连接器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14、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件包括连接器件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器件主体外壁上的凸缘,其中,所述凸缘用于固定在电路板上且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器件主体用于和所述导电端子插接式连接;

15、和/或,所述连接器件用于和所述电路板直接电连接;

16、和/或,所述连接器件用于焊接、压接或铆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17、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件和所述导电端子中一者具有插孔、另一者用于插入所述插孔内。

18、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插孔内且导电的弹性器件,所述弹性器件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连接器件。

19、可选地,所述弹性器件用于套设在所述插孔内壁和位于所述插孔内的所述连接器件或所述导电端子之间。

20、可选地,所述弹性器件为冠簧。

21、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

22、用于检测所述导电端子温度和/或所述连接器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23、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

24、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且用于发出报警信号的控制器。

25、基于上述提供的连接器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机箱,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电路板,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

26、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组件中,连接器件用于固定在电路板且和电路板电连接,光伏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用于和连接器件插接式连接,这样实际在安装过程中,将连接器件固定在电路板且和电路板电连接、然后将光伏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和连接器件插接式连接即可,较现有技术中光伏连接器与电路板通过线缆电连接且线缆与电路板的连接需通过冷压端子连接相比,有效减少了装配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所需的装配步骤和装配工时,简化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安装,提高了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安装效率。

27、同时,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组件中,连接器件和电路板电连接,导电端子和连接器件插接式连接,较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出现连接失效和接触不良等问题的几率,提高了光伏连接器和电路板的连接可靠性;也减少了整个连接回路的连接点,从而减小了整个连接结构的接触电阻和发热量,可实现较大电流的传输;还有利于整机散热,逆变器可以满负载运行更长时间,避免因过长时间使用而出现降额使用的情况,有利于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28、应用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组件,还可省略线材,降低线材成本,也可节省逆变器的内部空间,有利于逆变器的小型化设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连接器,以及用于固定在电路板上且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方向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导电端子的长度方向为同一方向,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所述导电端子的长度方向均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用于贯穿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贯穿所述连接器件,且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自所述连接器件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依次插入所述连接器件和所述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方向用于平行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贯穿所述连接器件、或者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件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连接器具有外壳,所述导电端子用于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导电端子的旋转轴线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用于贯穿所述电路板、或者所述连接器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包括连接器件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器件主体外壁上的凸缘,其中,所述凸缘用于固定在电路板上且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器件主体用于和所述导电端子插接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和所述导电端子中一者具有插孔、另一者用于插入所述插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插孔内且导电的弹性器件,所述弹性器件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连接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器件用于套设在所述插孔内壁和位于所述插孔内的所述连接器件或所述导电端子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器件为冠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6.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连接器,以及用于固定在电路板上且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方向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导电端子的长度方向为同一方向,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所述导电端子的长度方向均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用于贯穿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贯穿所述连接器件,且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自所述连接器件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依次插入所述连接器件和所述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方向用于平行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贯穿所述连接器件、或者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件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连接器具有外壳,所述导电端子用于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导电端子的旋转轴线用于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大海柯志强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