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座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25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座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雾化座组件包括雾化座和雾化芯,雾化座设置有气流通道、进液通道以及贯穿进液通道的侧壁的开口;进液通道与气流通道通过开口连通,气流通道与开口相对的侧壁局部凹陷并限定出凹陷区域;雾化芯设置于开口,雾化芯的雾化面朝向凹陷区域。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座,通过在气流通道与开口相对的侧壁局部凹陷并限定出凹陷区域以改变空气在气流通道中的流动形态,即用于使空气在凹陷区域处产生旋流,可以使得气溶胶与空气在气流通道内充分混合,降低出气通道的出气口处的气溶胶的温度,改善口感,进而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座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1、气溶胶生成装置是通过控制电路和雾化元件来控制工作状态和烟雾输出量,以供用户抽吸的一种电子传送系统。

2、相关技术中的侧向雾化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外界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与雾化芯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后释放的气溶胶的方向呈垂直相遇状态,导致雾化区域内的空气和气溶胶混合不充分,从而导致出气口气溶胶的温度会过高,进而导致口感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雾化座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改善口感,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座组件,包括:

3、雾化座,所述雾化座设置有气流通道、进液通道以及贯穿所述进液通道的侧壁的开口,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通过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壁局部凹陷并限定出凹陷区域;

4、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开口,所述雾化芯的雾化面朝向所述凹陷区域。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对着所述开口。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平行。

7、一些实施例中,在与所述开口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开口的投影与所述凹陷区域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开口的重叠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的轮廓为曲率不为零的曲面。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的截面轮廓为椭圆的一部分。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的凹陷深度范围为0.3mm-0.6mm。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的高度范围为3mm-6mm。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的宽度范围为2mm-5mm。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的宽度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一致。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设置于所述雾化顶座的底侧,且与所述雾化顶座共同限定出所述气流通道,所述雾化顶座设置有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开口,所述气流通道以及所述进液通道均沿所述雾化座的高度方向延伸。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顶座形成有贯穿所述雾化顶座的顶壁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雾化座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形成有避让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口。

1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电源组件以及上述所述的雾化座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具有空腔和出气通道的壳体,所述雾化座组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雾化座组件的顶壁和所述空腔的侧壁限定出用于存储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储液腔,所述进液通道用于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所述雾化芯,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雾化座组件包括雾化座和雾化芯,雾化座设置有气流通道、进液通道以及贯穿进液通道的侧壁的开口,进液通道与气流通道通过开口连通,开口用于安装雾化芯,由此,可以使得雾化芯的雾化面朝向气流通道,即进液通道可以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雾化芯的雾化面,雾化面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以生成气溶胶,生成的气溶胶在气流通道内与进入气流通道的空气混合,并经溶胶生成装置的出气通道流出以供用户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座,通过在气流通道与开口相对的侧壁局部凹陷并限定出凹陷区域以改变空气在气流通道中的流动形态,即用于使空气在凹陷区域处产生旋流,可以使得气溶胶与空气在气流通道内充分混合,降低出气通道的出气口处的气溶胶的温度,改善口感,进而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对着所述开口;和/或,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开口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开口的投影与所述凹陷区域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开口的重叠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的轮廓为曲率不为零的曲面;和/或,所述凹陷区域的截面轮廓为椭圆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凹陷深度范围为0.3mm-0.6mm;和/或,所述凹陷区域的高度范围为3mm-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宽度范围为2mm-5mm;和/或,所述凹陷区域的宽度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底座设置于所述雾化顶座的底侧,且与所述雾化顶座共同限定出所述气流通道,所述雾化顶座设置有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开口,所述气流通道以及所述进液通道均沿所述雾化座的高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顶座形成有贯穿所述雾化顶座的顶壁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9.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座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具有空腔和出气通道的壳体,所述雾化座组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雾化座组件的顶壁和所述空腔的侧壁限定出用于存储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储液腔,所述进液通道用于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所述雾化芯,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对着所述开口;和/或,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开口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开口的投影与所述凹陷区域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开口的重叠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的轮廓为曲率不为零的曲面;和/或,所述凹陷区域的截面轮廓为椭圆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凹陷深度范围为0.3mm-0.6mm;和/或,所述凹陷区域的高度范围为3mm-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宽度范围为2mm-5mm;和/或,所述凹陷区域的宽度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涛方冠宇饶志强任三兵黄君瀚雷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