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规划,具体的是一种基于空间效益模型的城市绿地布局智能评估及修正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1、城市绿地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对优化城市生态格局、调节城市局部微气候和提高居民生活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绿地规划需要结合绿地景观资源分布、城市居民需求,在绿地开发指标既定的情况下,对绿地布局方案进行多种可能性的推敲。在传统设计过程中,对绿地布局方案的评估工作大都是由规划设计人员完成,需要人工整理大量绿地景观资源资料、并从多视角评估绿地布局方案。传统设计过程具体存在人力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较高;设计方案主观性强、设计精度较低的局限。
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为城市绿地布局的自动评估提供了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效益模型的城市绿地布局智能评估及修正方法与系统。本专利技术基于熵权法对城市绿地布局评估参数权重和阈值进行判定,能够应对以往城市规划设计领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空间效益模型的城市绿地布局智能评估及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效益模型的城市绿地布局智能评估及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效益方面通过车载空气污染物、综合环境监测仪采集污染负荷指数,包含CO2平均浓度和CO平均浓度;采集空气质量数据,包含PM2.5平均浓度和VOC平均浓度;微气候效益方面通过一体式环境监测传感器、走航式大气检测系统采集绿地风舒适度数据,包含测点平均风速、当地标准地貌10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和现场10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采集绿地热舒适度数据,包含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服务效益方面通过测绘无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间效益模型的城市绿地布局智能评估及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效益模型的城市绿地布局智能评估及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效益方面通过车载空气污染物、综合环境监测仪采集污染负荷指数,包含co2平均浓度和co平均浓度;采集空气质量数据,包含pm2.5平均浓度和voc平均浓度;微气候效益方面通过一体式环境监测传感器、走航式大气检测系统采集绿地风舒适度数据,包含测点平均风速、当地标准地貌10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和现场10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采集绿地热舒适度数据,包含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服务效益方面通过测绘无人机采集城市道路网络、城市用地类型、面积及城市用地的服务范围,通过高分卫星获取待评估区域城市绿地空间的基础数据,包含面积大小、空间定位、路网数据、建筑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案例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平面方案和三维矢量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空间效益模型的城市绿地布局智能评估及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建构的城市绿地布局空间效益评估参数集中,环境效益包含co2平均浓度、pm2.5空气质量指数、co平均浓度和voc平均浓度;微气候效益包含风环境舒适度和热舒适度;服务效益包含绿地率、服务对象密度、服务重叠度、联系强度、聚集指数、景观蔓延度和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宴,张芷晗,郑屹,陈旭阳,刘祖悦,慕容卓一,邵典,史宜,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