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源散热,具体涉及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
技术介绍
1、led光源(led指的是light emitting diode)为发光二极管光源。此种光源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可连续使用长达10万个小时,目前led光源广泛应用在照明领域,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首选照明光源。
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led光源,电源多设置于发光体平面,这种结构的led光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源与发光体的热量集中在一起,使得热量集中散发导致电子元器件老化,从而进一步加速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发光部分的照射面积。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有效将电源和发光体的热量分离散热的led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将电源和发光体的热量分离散热、提升产品使用寿命的led光源。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包括:
4、壳体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所述第一散热壳和所述第二散热壳相互扣合连接且形成电气腔,所述第二散热壳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电气腔进行密封的密封壁,所述第二散热壳远离所述密封壁的另一侧还设有安装框;
5、电源,安装于所述电气腔内;
6、光源组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光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所述安装框通过所述密封壁对所述电气腔进行密封从而与所述电气腔相互隔离以使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电源相互隔离;所述电源贴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壳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板,所述灯板贴设于所述安装框。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板和所述第一散热壳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壳均采用铝材质。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散热壳上与所述密封壁间隔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长度范围在所述电气腔宽度的1/2~1/4之间。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壳背离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凸设有多片第一散热筋条,所述密封壁与所述安装框间隔设置并经由所述第一散热筋条与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且任意两片相邻所述第一散热筋条之间均间隔形成第一散热通道。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壳背离所述电气腔的外侧凸设有多片第二散热筋条,且任意两片相邻所述第二散热筋条之间均间隔形成第二散热通道。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筋条和所述第二散热筋条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宽度相同;
13、任意所述第二散热筋条均与某一所述第一散热筋条对应衔接,且任意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均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相互连通。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自所述安装框的一侧经由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连通于所述安装框的另一侧。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筋条或所述第二散热筋条的宽度范围在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或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1/4~1/6之间。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远离所述安装框设于所述灯板另一侧的反光杯和设于所述反光杯外侧的透光罩;
17、所述安装框对应所述反光杯设有安装槽,所述反光杯贴设于所述灯板并与所述安装槽相互卡合,所述透光罩远离所述灯板罩设于所述反光杯的外侧。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散热壳上的密封壁对电气腔进行密封,使得电气腔与安装框相互隔离,从而使安装于电气腔内的电源与安装于安装框的光源组件相互分离,以使电源和光源组件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可分离散热;同时又通过电源在电气腔内贴设于远离第二散热壳的第一散热壳的侧壁上从而与密封壁间隔设置,以使电源的位置距离光源组件较远,从而避免电源和光源组件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在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上相互传递,使得第一散热壳和第二散热壳的散热效果更好;本技术可实现对电源和光源组件的分离散热,避免热量过于集中导致电子元器件老化,提升了led光源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促进光源组件的照射效果,从而使产品的体验度更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板,所述灯板贴设于所述安装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和所述第一散热壳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壳均采用铝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散热壳上与所述密封壁间隔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长度范围在所述电气腔宽度的1/2~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壳背离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凸设有多片第一散热筋条,所述密封壁与所述安装框间隔设置并经由所述第一散热筋条与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且任意两片相邻所述第一散热筋条之间均间隔形成第一散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壳背离所述电气腔的外侧凸设有多片第二散热筋条,且任意两片相邻所述第二散热筋条之间均间隔形成第二散热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自所述安装框的一侧经由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连通于所述安装框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筋条或所述第二散热筋条的宽度范围在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或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1/4~1/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远离所述安装框设于所述灯板另一侧的反光杯和设于所述反光杯外侧的透光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板,所述灯板贴设于所述安装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和所述第一散热壳以及所述第二散热壳均采用铝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一散热壳上与所述密封壁间隔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长度范围在所述电气腔宽度的1/2~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壳背离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凸设有多片第一散热筋条,所述密封壁与所述安装框间隔设置并经由所述第一散热筋条与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且任意两片相邻所述第一散热筋条之间均间隔形成第一散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离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胜,丁艳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爱多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