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90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7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电源组件、电压转换组件、导电端子和负离子发生组件。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有输出端,电压转换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有输入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经导电端子连接,实现将电源组件提供的输出电压传递至电压转换组件,转化成负高压。负离子发生组件与电压转换组件连接,输出负高压电解空气生成负离子。本技术的负离子发生器,用导电端子连通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负离子发生器内部电路整齐,解决现有排线磨损,负离子发生器损坏的问题,提高负离子发生器寿命,导电端子相对排线和插接端子体积小,价格低且易组装,使负离子发生器小型化,低成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尤其涉及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1、经研究表明,空气中含有适量的负离子可起到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但随着空调的广泛应用,在空调在对空气制冷的过程中,会中和空气中的负离子,导致人们所处的空间内负离子浓度不足,造成人体不适。因此,人们会在所处的空间内安装负离子发生器,增加空间内的负离子浓度。

2、负离子发生器包括电压输入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与外部发生器连接,在空气中生成负高压,以此形成负离子。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的电压输入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通过插接端子和排线进行连接,如果负离子发生器的内部电器件布线混乱,则容易产生排线破损问题,导致负离子发生器内部电器件之间发生短路,造成负离子发生器损坏。而且,使用排线连接电压输入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需要在负离子发生器内部设置相对应的插接端子,导致负离子发生器体积较大且整体成本较高。

3、因此,亟需一种负离子发生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内部电路排布整齐,电路板之间连接简单,避免使用排线和插接端子,实现负离子发生器小型化,降低负离子发生器成本。

2、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

4、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输出端,所述电源组件被配置为提供输出电压;

5、电压转换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组件被配置为转化所述输出电压为负高压并输出;

6、导电端子,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出端和所述输入端,所述导电端子被配置为导通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

7、负离子发生组件,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组件,所述负离子发生组件被配置为电解空气以生成负离子。

8、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间隔设置且至少部分重叠,以使所述输出端和所述输入端相对设置,所述导电端子为弹性触脚。

9、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容纳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压转换组件的第一容置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

10、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压转换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容置腔和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定位孔,所述第二电路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导电端子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

11、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连接孔,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以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组件和所述第一电路板。

12、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压转换组件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罩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外。

13、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蔽罩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一屏蔽罩和所述第二屏蔽罩合围以罩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外。

14、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蔽罩上设置有接地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接地孔以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组件和所述第一电路板。

15、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下盖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两者中的其一为卡扣,另一为卡接孔。

16、作为负离子发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内灌有密封胶体。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本技术提供的负离子发生器,使用导电端子代替排线和插接端子连通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使负离子发生器内部电路布局整齐,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排线磨损,负离子发生器内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击穿并损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负离子发生器使用寿命。同时导电端子相对于排线和插接端子占用空间小,成本低,且更加便于加工人员组装,不仅降低加工人员工作强度,而且使得负离子发生器小型化,降低负离子发生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0)间隔设置且至少部分重叠,以使所述输出端和所述输入端相对设置,所述导电端子(3)为弹性触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还包括第一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5)设置有容纳所述电源组件(1)和所述电压转换组件(2)的第一容置腔(511),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电路板(10)、所述第二电路板(20)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组件(2)还包括第二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1)设置有第二容置腔(211)和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211)的定位孔(212),所述第二电路板(2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21),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211)内,所述导电端子(3)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1)还包括连接孔(213),所述第一电路板(1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所述第二电路板(20)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01),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01)、所述连接孔(213)和所述第一安装孔(101),以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组件(2)和所述第一电路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组件(2)还包括屏蔽罩(22),所述屏蔽罩(22)罩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0)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2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屏蔽罩(221)和第二屏蔽罩(222),所述第一屏蔽罩(221)和所述第二屏蔽罩(222)合围以罩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0)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22)上设置有接地孔(223),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接地孔(223)以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组件(2)和所述第一电路板(1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包括上盖(52)和下盖(53),所述上盖(52)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21),所述下盖(53)设置有第二卡接部(531),所述第一卡接部(5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531)两者中的其一为卡扣,另一为卡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1)内灌有密封胶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0)间隔设置且至少部分重叠,以使所述输出端和所述输入端相对设置,所述导电端子(3)为弹性触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还包括第一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5)设置有容纳所述电源组件(1)和所述电压转换组件(2)的第一容置腔(511),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电路板(10)、所述第二电路板(20)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组件(2)还包括第二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1)设置有第二容置腔(211)和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211)的定位孔(212),所述第二电路板(2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21),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211)内,所述导电端子(3)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1)还包括连接孔(213),所述第一电路板(1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所述第二电路板(20)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宁
申请(专利权)人:福尔斯通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