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769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7
本技术属于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包括清理主体以及与所述的清理主体连接的牵引绳;所述的牵引主体为密目网;所述的牵引绳为至少三条;分别为与所述的清理主体中间位置连接的第一牵引绳,以及与所述的清理主体左右两侧连接的第二牵引绳和第三牵引绳。本技术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结构简单,只需要密目网和牵引绳即可完成钢支撑表面的渣土清理;施工方便、结实耐磨、可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国家、地方对基础设施认识的加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常伴随着深基坑工程,钢支撑在深基坑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在基坑开挖阶段,渣土垂直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得出现渣土散落在钢支撑上的情况。

2、钢支撑上散落的渣土存在以下方面的隐患:

3、一、钢支撑上散落渣土增加了支护结构的竖向受力,造成支护结构的变形,进而增加了基坑坍塌的风险;

4、二、钢支撑上散落的渣土对基坑下施工作业人员存在安全隐患;散落渣土存在对基坑下施工作业人员造成物体打击;

5、三、散落的渣土加大了文明施工的工作难度和压力,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的形象;

6、四、深基坑钢支撑截面为弧面、易滑,存在高坠风险,清理人员无法直接在钢支撑上站立作业。

7、为避免出基坑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以及现场文明施工等隐患的发生,钢支撑上散落的渣土应及时清理。但是目前,由于深基坑本身存在风险高以及作业条件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存在,散落渣土很难有效的进行彻底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

2、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包括清理主体以及与所述的清理主体连接的牵引绳;所述的牵引主体为密目网;所述的牵引绳为至少三条;分别为与所述的清理主体中间位置连接的第一牵引绳,以及与所述的清理主体左右两侧连接的第二牵引绳和第三牵引绳。

4、所述的密目网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的第一牵引绳与所述的密目网的上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的第二牵引绳以及所述的第三牵引绳分别与所述的密目网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连接。

5、所述的密目网的长度与钢支撑的周长相等。

6、所述的牵引绳的直径大于15mm。

7、所述的第一牵引绳的远离密目网的一端设置在深基坑的上方;所述的第二牵引绳以及第三牵引绳的远离密目网的一端设置在深基坑内。

8、所述的密目网的目数不低于1500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结构简单,只需要密目网和牵引绳即可完成钢支撑表面的渣土清理;在钢支撑渣土清理过程中,采用人工对牵引绳带动密目网进行拖拽,不受基坑深度、宽度等影响,能有效清理钢支撑上散落的渣土。从而保证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结实耐磨、可周转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理主体以及与所述的清理主体连接的牵引绳;所述的清理主体为密目网;所述的牵引绳为至少三条;分别为与所述的清理主体中间位置连接的第一牵引绳,以及与所述的清理主体左右两侧连接的第二牵引绳和第三牵引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目网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的第一牵引绳与所述的密目网的上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的第二牵引绳以及所述的第三牵引绳分别与所述的密目网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目网的长度与钢支撑的周长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绳的直径大于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牵引绳的远离密目网的一端设置在深基坑的上方;所述的第二牵引绳以及第三牵引绳的远离密目网的一端设置在深基坑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目网的目数不低于1500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理主体以及与所述的清理主体连接的牵引绳;所述的清理主体为密目网;所述的牵引绳为至少三条;分别为与所述的清理主体中间位置连接的第一牵引绳,以及与所述的清理主体左右两侧连接的第二牵引绳和第三牵引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钢支撑散落渣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目网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的第一牵引绳与所述的密目网的上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的第二牵引绳以及所述的第三牵引绳分别与所述的密目网的下部的左右两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伟良李胜东刘少鹏张硕吴霞梦夏婧媛邵东东周松松张大明肖佳磊李可心徐雪松陈治达李东东杨韬光任富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