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1、输液架是用于为吊挂药液瓶或袋配套用品,是医护必备设备,现有技术中的输液架大多包括一个伸缩杆和一个套筒,伸缩杆顶端安装用于挂输液瓶的挂液支架,挂液支架多为钢筋弯饶制成,现有技术中的输液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2、传统的输液架是固定的,不能伸缩,不便于快速折叠收纳。在门诊中,地方寸土寸金,传统的输液架占据了大量的空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
2、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包括主体支撑部、底部可移动装置部、滑动柱体以及输液瓶悬挂部;
3、所述主体支撑部上设有长条形滑动通孔,所述长条形滑动通孔的上端设有贯穿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上部限位贯穿孔,所述长条形滑动通孔的下端设有贯穿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下部限位贯穿孔;
4、所述底部可移动装置部包括转动轴体、可调控固定部以及支撑杆体臂;所述转动轴体贯穿所述主体支撑部且与所述长条形滑动通孔滑动配合,所述可调控固定部与所述转动轴体相连,所述可调控固定部可插入所述上部限位贯穿孔以及所述下部限位贯穿孔并可插入所述转动轴体中,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支撑杆体臂有多条且与所述转动轴体转动相连;
5、所述滑动柱体从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上端插入所述主体支撑部并通过螺栓调节固定;
6、所述
7、作为改进,所述长条形滑动通孔沿所述主体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8、作为改进,所述主体支撑部的底端设有配重底座。
9、作为改进,所述可调控固定部包括插销体、连接板体、手动拉手以及弹簧;所述连接板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轴体相连;所述插销体贯穿所述连接板体并可插入所述上部限位贯穿孔以及所述下部限位贯穿孔,所述插销体可插入所述转动轴体中,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手动拉手设于所述插销体上远离所述转动轴体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体以及所述插销体相连。
10、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杆体臂的数量是四个,所述支撑杆体臂上远离所述转动轴体的一端设有万向轮。
11、作为改进,所述螺栓贯穿所述主体支撑部并与所述滑动柱体接触,起到固定的作用。
12、作为改进,所述挂钩有四个且沿所述顶部基础座呈圆周阵列排布。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处于使用状态时,便于移动,处于收纳状态时,拉动可调控固定部中的手动拉手,使插销体从下部限位贯穿孔中插入主体支撑部以及转动轴体中,起到固定的作用,最后向上转动挂钩,完成收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部(1)、底部可移动装置部、滑动柱体(2)以及输液瓶悬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滑动通孔(3)沿所述主体支撑部(1)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部(1)的底端设有配重底座(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控固定部(6)包括插销体(13)、连接板体(14)、手动拉手(15)以及弹簧(16);所述连接板体(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轴体(5)相连;所述插销体(13)贯穿所述连接板体(14)并可插入所述上部限位贯穿孔(4)以及所述下部限位贯穿孔(8),所述插销体(13)可插入所述转动轴体(5)中,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手动拉手(15)设于所述插销体(13)上远离所述转动轴体(5)的一端;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体(14)以及所述插销体(1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9)贯穿所述主体支撑部(1)并与所述滑动柱体(2)接触,起到固定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1)有四个且沿所述顶部基础座(10)呈圆周阵列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部(1)、底部可移动装置部、滑动柱体(2)以及输液瓶悬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滑动通孔(3)沿所述主体支撑部(1)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部(1)的底端设有配重底座(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门诊的新型可收纳式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控固定部(6)包括插销体(13)、连接板体(14)、手动拉手(15)以及弹簧(16);所述连接板体(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轴体(5)相连;所述插销体(13)贯穿所述连接板体(14)并可插入所述上部限位贯穿孔(4)以及所述下部限位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亚男,闫贞贞,牛之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