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进行二维与三维转换的隧道物理模型多功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基于相似定律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是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常用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实际场景,制作等比例缩小的隧道模型,然后测试模型的一系列施工参数。当下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台分为二维试验台与三维试验台。
2、二维试验台是用于处理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模型试验台。在平面应变问题中,假想一个无限长柱形体,以任一横截面为xy面,任一纵线为z轴,则所有一切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都不沿z方向变化,而只是x,y的函数。此类问题试验时所需用相似材料制作的模型厚度通常在40cm左右,不考虑厚度方向应变产生的影响。例如:轴向截面近似的隧道模型试验。
3、三维试验台是用于处理三维空间问题的物理模型试验台。当出现平面近似无法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时,就需要采用三维模型试验台进行物理模型试验。例如:研究立交隧道开挖时围岩应力分布的物理模型试验。此类问题试验时所需用相似材料制作的模型厚度尺寸相比二维试验更大,从而方便开挖相交的隧道。
>4、现有的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制备箱(2)包括底板(201)、前侧壁(202)、后侧壁(203)、左侧壁(204)及右侧壁(205),所述前侧壁(202)与所述后侧壁(203)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底板(201)固定设置在反力支撑架(1)上,所述前侧壁(202)垂直并固定设置在底板(201)前部,所述左侧壁(204)与右侧壁(205)分别与底板(201)滑动配合,所述后侧壁(203)垂直设置在底板(201)上并与底板(201)滑动配合,且后侧壁(203)两端分别与左侧壁(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制备箱(2)包括底板(201)、前侧壁(202)、后侧壁(203)、左侧壁(204)及右侧壁(205),所述前侧壁(202)与所述后侧壁(203)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底板(201)固定设置在反力支撑架(1)上,所述前侧壁(202)垂直并固定设置在底板(201)前部,所述左侧壁(204)与右侧壁(205)分别与底板(201)滑动配合,所述后侧壁(203)垂直设置在底板(201)上并与底板(201)滑动配合,且后侧壁(203)两端分别与左侧壁(204)、右侧壁(205)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模型制备箱(2)左侧、右侧、后侧及底部的左液压缸(3)、右液压缸(4)、后液压缸(5)及震动电机(6),所述左液压缸(3)、右液压缸(4)、后液压缸(5)分别设置在模型制备箱(2)对应外侧且一端与反力支撑架(1)连接,另一端连接模型制备箱(2)对应的侧壁;所述震动电机(6)设置在底板(201)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包括竖直支撑架(7)、料斗(8),所述竖直支撑架(7)顶部及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一组升降链轮(9),所述升降链轮(9)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0)传动连接,所述料斗(8)设置在传动链条(10)靠近试验部件的一侧,且料斗(8)底部与所述传动链条(10)活动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架(7)上固定连接有导轨(11),所述料斗(8)顶部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刚,刘凇源,于海军,毛亚东,丁涛,杜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