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49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6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泵站,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吊装时吊绳容易移位而导致泵站晃动、掉落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圆筒形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水泵系统、与所述水泵系统连接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个吊装限位装置,所述吊装限位装置用于吊装泵站时防止泵站倾斜、掉落。其效果:在筒体上增设吊装限位装置,在吊装时,吊绳固定并限位在吊装限位装置上,吊绳不会在筒体上滑动,在吊装过程中,一体化泵站的重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避免一体化泵站晃动、滑落等情况出现,有利于提高吊装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泵站,尤其涉及一种防吊绳移位、能稳定、可靠、安全吊装的一体化泵站。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内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原泵房基础设施(传统混泥土结构)日益暴露出其难以克服的缺点,难以满足对污水、雨水、工业废水等自动化排水、收集和提升的需求。目前,国家也对海绵城市和抵御恶劣雨水灾害天气的城市给出了排水总体规划,要求对城市“毛细血管(还排水管路)”进行智慧管理。为此,智能化的一体化泵站应运而生。

2、一体化泵站将水泵系统、格栅系统、阀门系统、管道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等标准部件集成在筒体内,一体化泵站可整体移动、整体掩埋于地下。由于一体化泵站整体高集成度、在工厂内完成组装,整体体积大、重量重,在运输途以及现场安装时,需要水平或竖直方向吊装一体化泵站。由于一体化泵站整体呈圆筒形、表面比较光滑,在吊装时,吊绳直接捆绑在一体化泵站上,吊绳的连接部位容易出现滑移情况,从而导致一体化泵站的重心不稳,出现晃动甚至滑落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化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泵站,包括圆筒形的筒体(1)、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的水泵系统、与所述水泵系统连接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个吊装限位装置(4),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用于吊装泵站时防止泵站倾斜、掉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为若干个,其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一端的同一圆周位置、并以所述筒体(1)横截面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呈发射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两端均设置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且两端的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呈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泵站,包括圆筒形的筒体(1)、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的水泵系统、与所述水泵系统连接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个吊装限位装置(4),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用于吊装泵站时防止泵站倾斜、掉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为若干个,其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一端的同一圆周位置、并以所述筒体(1)横截面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呈发射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两端均设置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且两端的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呈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每一端的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至少设置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每一端的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设置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限位装置(4)包括基座(5)、螺栓(6)和螺母(7),所述基座(5)上具有两个外凸的间距设置的悬臂(8),所述螺栓(6)的螺纹端依次穿过两所述悬臂(8),所述螺母(7)设置在所述螺栓(6)的贯穿端螺栓(6)头与所述螺母(7)相向设置,分别设置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航孙涛姚志邓承梦罗峰杨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