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内阻测试,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锂电池内阻的测试方法主要有:(1)交流注入法:在测量时,对锂电池注入固定幅值的交流电流信号,交流频率通常为1khz,通过测量相应的交流电压,再依据欧姆定律计算出锂电池内阻。此方法容易受到纹波电流和噪声的干扰,因此,交流注入法的测试精度较低,通常测量精度在1%~2%。(2)直流放电法:通过电池连接外部负载,使电池短时放电,检测锂电池两端的电压和短时放电电流,再依据欧姆定律计算出锂电池内阻。此方法测试不受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测试精度略高,通常测量精度在0.1%~0.2%。由于该测试方法在测试时需要接入外部负载,因此,锂电池须在静态或者脱机状态下测试,不能在线测试,不适用锂电池自动生产线。此外,由于不同规格锂电池其放电电流不同,因此常规的测试方法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外部负载,所需的测试设备较多,测试工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无需采用不同的外部负载便可实现测试。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3、一种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包括:
4、控制单元,用于生成驱动信号;
5、开关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锂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闭合,以使锂电池根据不同的所述驱动信号输出不同的电流;
6、电压采样单元,与锂电池连接,用于获取锂电池的电压信号;
7、
8、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电压采样单元、所述电流采样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所述电流信号计算锂电池的内阻。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10、d/a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d/a转换电路生成标准电压信号以得到所述驱动信号;
11、电流功放电路,与所述d/a转换电路、锂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闭合,并对锂电池输出的电流进行放大。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
13、误差放大电路,与所述d/a转换电路、所述电流功放电路、所述电流采集单元连接,用于获取锂电池输出电流的电流反馈信号,所述误差放大电路将所述标准电压信号、所述电流反馈信号进行误差放大以得到所述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电流功放电路。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还包括:
15、a/d转换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所述电压采样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压采样单元模拟量的所述电压信号、所述电流采样单元模拟量的所述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量的所述电压信号、所述电流信号。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包括:
17、精密电阻,其电流检测端分别连接锂电池的负极、所述开关单元;
18、第一运放电路,其同相端连接所述精密电阻的电压检测端;
19、第二运放电路,其同相端连接所述精密电阻的电压检测端;
20、第三运放电路,所述第一运放电路的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运放电路的同相端,所述第二运放电路的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运放电路的同相端;所述第三运放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采样单元包括:
22、第四运放电路,其同相输入端连接锂电池的正极;
23、第五运放电路,其同相输入端连接锂电池的正极;
24、第六运放电路,所述第四运放电路的反相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运放电路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五运放电路的反相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运放电路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六运放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d/a转换电路包括:
26、d/a转换芯片,其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27、第七运放电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d/a转换芯片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电路;
28、第一电压基准芯片,与所述d/a转换芯片连接。
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误差放大电路包括:
30、第八运放电路,其输入端连接a/d转换单元;
31、第九运放电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d/a转换电路、所述第八运放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
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a/d转换单元包括:
33、a/d转换芯片,其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单元、所述电流采样单元;
34、第二电压基准芯片,与所述a/d转换芯片连接。
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36、电阻,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的一端;
37、nmos管,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mos管的栅极,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锂电池的正极,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流采样单元。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单元生成驱动信号,其中驱动信号为电压信号,锂电池通过不同的驱动信号实现不同放电电流幅值的调节,使得锂电池的放电电流的大小能够任意调节,无需采用不同的外部负载便可实现测试,同时设置有电压采样单元、电流采样单元实现电压、电流的采集,实现锂电池内阻的自动计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A转换电路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放大电路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单元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内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景,卢宇,赵乾坤,孙志远,刘佳,周肖,石从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