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735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薄膜通过三层共挤制得,包括依次层叠的热封层、中间层、电晕层;电晕层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包括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开口剂、爽滑剂、防雾剂,具有防雾的性能,使食物蒸发的水分容易湿润扩散薄膜内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透明水膜,起到防雾的作用;中间层包括聚丙烯、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二者共挤后,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可有效阻止防雾剂向电晕面迁移,延长薄膜防雾有效期,具有优良的防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膜,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蔬菜、水果、冷鲜肉类等生鲜商品或其它食品在运输、冷藏和销售的过程中,由于食品本身水分含量大,以及包装袋内外的温度以及温差反复变化,在袋内极易产生雾汽和水汽。

2、防雾膜是一种防止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结雾而影响透明度的食品包装薄膜,目前市面上多数的pe防雾基材在复合工序进行热化和定型后,短时间可以达到防雾的效果,但是随着薄膜防雾剂的流失会逐渐失去防雾性能,且防雾剂的加入会一定程度降低薄膜的强度和热封性能。

3、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具有长效防雾效果且合适于食品包装用的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防雾食品包装膜防雾持久性差的问题,且兼具良好的透明度、透气性、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三层共挤制得,包括依次层叠的热封层、中间层、电晕层;所述电晕层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中间层包括聚丙烯;所述热封层包括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开口剂、爽滑剂、防雾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份为: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42.5-95;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42.5;开口剂1.0-1.5;爽滑剂1.0-1.5;防雾剂2.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三层共挤制得,包括依次层叠的热封层、中间层、电晕层;所述电晕层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中间层包括聚丙烯;所述热封层包括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开口剂、爽滑剂、防雾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中各组分含量,按质量份为: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42.5-95;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42.5;开口剂1.0-1.5;爽滑剂1.0-1.5;防雾剂2.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为氧化硅开口剂;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雾效果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剂为甘油单油酸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或聚环氧乙烷甘油单硬脂酸酯的至少一种。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作团黄家皇黄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富一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