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350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5
本技术涉及地暖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该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包括主管一,主管一的底部设置有主管二,主管一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固定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通过转动螺纹杆外壁的螺母,使限位环和固定环紧密相连,且通过移动限位环在螺纹杆上的位置,以便于调节装置使用空间,提高装置的灵活性,防止装置出现松动,提升装置的稳定性,由安装板将装置安装固定在合适位置,则安装面出现不平时,转动螺栓,来改变调节杆和固定杆之间的距离,消除安装误差,提升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1、分集水器是指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集配、流量调节及控制的装置,地暖系统中,用于连接采暖主干供水管和回水管的装置,实现循环运行,达到节能的效果。

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2282714.7提出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所述分水主管上方安装有集水主管,所述分水主管左端安装有进水总管,所述集水主管左端安装有排水管,所述进水总管与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进水总管内部设置有进水阀,所述排水管内部靠近左端安装有排水阀,所述分水主管下端安装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下端固定安装有一号法兰盘,所述一号法兰盘下端安装有二号法兰盘。

3、申请人在实施上述方案时发现,该装置中连接固定分集水器的结构不可调节,若连接结构内部空间大于分集水器,导致分集水器松动、掉落,则会造成分集水器的损坏,增加成本浪费,且若安装表面不平整会导致装置倾斜,可能出现安装误差,不便于后续安装,给工作带来难度。

4、另有现有技术,如:

5、201020155067.x,一种组合式阀门一体分集水器;上述以及其他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包括主管一,所述主管一的底部设置有主管二,所述主管一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将主管一和主管二放置固定环的内部,安装上限位环穿过螺纹杆,通过转动螺纹杆外壁的螺母,使限位环和固定环紧密相连,且通过移动限位环在螺纹杆上的位置,以便于调节限位环和固定环之间的使用空间,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加强装置的适配度,增强装置的牢固性,防止装置出现松动,提升装置的稳定性,由安装板将装置安装固定在合适位置,则安装面出现不平时,转动螺栓,来改变调节杆和固定杆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微调,消除安装误差,加强装置的支撑性,提高装置的稳固性,增加装置的功能性,便于后续安装,减轻工作难度,提升装置的便捷性。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和限位环均设置为弧形板,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限位环的内部螺纹连接且贯穿,所述螺纹杆共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均匀分布在固定环一侧的顶部和底部。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的内部开设有多组调节孔,所述螺栓贯穿于固定杆的内部且与调节杆的内部螺纹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共设置有两组且一端与固定环的外壁相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钉,弹簧的设置进一步加强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减轻装置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振动,提高装置的抗震性,安装钉的设置便于装置安装固定,避免装置掉落,增强装置的牢固性。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管一和主管二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水管,所述主管一和主管二的一侧均设置有抱箍,所述抱箍的一侧设置有节流管。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节流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阀,所述节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通过转动控制阀,使挡板随之转动,当挡板与节流管转动至垂直状态时,以便于实现装置节流,利于后期维修更换装置,提升装置的便捷性,减少水源浪费,加强装置的环保性。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共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均匀分布在主管一和主管二的外壁,一组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另一组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栓,所述定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定位孔且连接栓贯穿其内部,由连接架将主管一和主管二相连接,增强装置的连接性,且通过转动连接栓,使连接架带动主管二在定位板上移动位置,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装置的位置,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减轻装置的局限性,提高装置的适配度,提升装置的实用价值。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转动螺纹杆外壁的螺母,使限位环和固定环紧密相连,且通过移动限位环在螺纹杆上的位置,以便于调节限位环和固定环之间的使用空间,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加强装置的适配度,增强装置的牢固性,防止装置出现松动,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11、2、本技术通过安装板将装置安装固定在合适位置,则安装面出现不平时,转动螺栓,来改变调节杆和固定杆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微调,消除安装误差,加强装置的支撑性,提高装置的稳固性,增加装置的功能性,便于后续安装,减轻工作难度,提升装置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包括主管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一(1)的底部设置有主管二(2),所述主管一(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4),所述固定环(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固定环(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8),所述固定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和限位环(4)均设置为弧形板,所述螺纹杆(5)的外壁与限位环(4)的内部螺纹连接且贯穿,所述螺纹杆(5)共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均匀分布在固定环(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的内部开设有多组调节孔,所述螺栓(8)贯穿于固定杆(7)的内部且与调节杆(6)的内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共设置有两组且一端与固定环(3)的外壁相连接,所述安装板(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钉(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一(1)和主管二(2)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水管(12),所述主管一(1)和主管二(2)的一侧均设置有抱箍(13),所述抱箍(13)的一侧设置有节流管(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6),所述节流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共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均匀分布在主管一(1)和主管二(2)的外壁,一组所述固定环(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8),另一组所述固定环(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9),所述连接架(1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栓(20),所述定位板(18)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定位孔且连接栓(20)贯穿其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包括主管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一(1)的底部设置有主管二(2),所述主管一(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4),所述固定环(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固定环(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8),所述固定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和限位环(4)均设置为弧形板,所述螺纹杆(5)的外壁与限位环(4)的内部螺纹连接且贯穿,所述螺纹杆(5)共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均匀分布在固定环(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的内部开设有多组调节孔,所述螺栓(8)贯穿于固定杆(7)的内部且与调节杆(6)的内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分集水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兵陈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暖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