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co2捕集和转换设备,其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风机和co2捕集器。co2捕集器包括用于吸附co2的吸附板和用于加热吸附板的加热件。该设备利用风机将室内空气吸入箱体内以使得室内空气流过co2捕集器从而实现室内co2的吸收,同时利用加热件实现室内co2的解吸。该设备可以实现对室内空气中co2的被动控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降低通风率,有利于人体健康。存在的不足:由于其对co2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均在同一个箱体内,吸附和解吸难以同时进行,造成该设备不能持续性的实现co2的捕集和转化利用。此外,该设备需要利用化学反应实现co2的转化利用,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反应需要的能量需求高。同时,该设备提出利用太阳能作为co2的解吸供能,但该条件受环境限制较大,且安装的成本也较高。
2、另一现有技术公开了用于室内的除二氧化碳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其包括可吸附和解吸co2的吸附组件和切换装置,该专利在需要去除室内二氧化碳时,切换接通室内出风部,通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热装置、第一循环泵(1)、气体吸收装置(2)和气体释放装置(3),所述第一循环泵(1)、气体吸收装置(2)、气体释放装置(3)形成吸收剂循环流路;所述气体吸收装置(2)的出流侧和所述气体释放装置(3)的进流侧之间的流路能够与所述供热装置进行热交换,或者所述气体释放装置(3)能够与所述供热装置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内的多根中空透气纤维(22),所述中空透气纤维(22)内形成有流道(23),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热装置、第一循环泵(1)、气体吸收装置(2)和气体释放装置(3),所述第一循环泵(1)、气体吸收装置(2)、气体释放装置(3)形成吸收剂循环流路;所述气体吸收装置(2)的出流侧和所述气体释放装置(3)的进流侧之间的流路能够与所述供热装置进行热交换,或者所述气体释放装置(3)能够与所述供热装置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内的多根中空透气纤维(22),所述中空透气纤维(22)内形成有流道(23),所述第一壳体(21)上构造有通风孔(24),所述第一壳体(21)具有入口(27)和出口(28),所述入口(27)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1),所述出口(28)连接于所述气体释放装置(3),由所述入口(27)流入的吸收剂能够分流至各所述流道(23)内然后汇流至所述出口(28)处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内形成有分流腔(25)和汇流腔(26),各所述流道(23)的第一端均通过所述分流腔(25)与所述入口(27)连通,各所述流道(23)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汇流腔(26)与所述出口(2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中空透气纤维(22)在所述第一壳体(21)内间隔分布,且各所述中空透气纤维(22)均沿所述第一壳体(21)的第一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中空透气纤维(22)均通过环氧树脂(29)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21)内;和/或,所述吸收剂循环流路上设置有吸收剂储液罐(4),所述吸收剂储液罐(4)处于所述气体释放装置(3)和第一循环泵(1)之间。
6.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吸收与释放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满,李江波,范志威,郑树杰,尔驰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