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防面料,具体为一种新型三防面料。
技术介绍
1、三防面料是指防火、防水、防霉。三防布是耐火纤维表面涂覆pvc、ptfe、阻燃硅胶与其他耐火材料,使之成为防火防水防霉的功能,耐火纤维具有防火作用,pvc、ptfe、硅胶具有防水作用,聚氯乙烯pvc涂层布以玻纤布、玻棉布、化纤布为基布,以特殊工艺涂覆而成。
2、现有的三防面料在使用中,在生产后的使用途径主要用于货运篷布,以及机械设备的防护罩或露天遮盖等用途,由于其三防特性作为防护面料使用较广,然而由于材料的局限性使得此面料无法作为衣物材料进行制作使用,用途较为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三防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三防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三防面料在使用中,在生产后的使用途径主要用于货运篷布,以及机械设备的防护罩或露天遮盖等用途,由于其三防特性作为防护面料使用较广,然而由于材料的局限性使得此面料无法作为衣物材料进行制作使用,用途较为单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包括主体编织机构、防护分层机构和夹层衔接机构,所述主体编织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分层机构,且防护分层机构的一侧贴合有夹层衔接机构,所述防护分层机构包括棉纤维层、绵竹纤维层、耐火纤维、预留空隙、阻燃硅胶层和聚氯乙烯涂料层,且棉纤维层的顶面贴合有绵竹纤维层,所述绵竹纤维层的顶端设置有耐火纤维,且耐火纤维的内部分布有预留空隙,所述耐火纤维的顶端设置有阻燃硅胶层,
3、进一步的,所述耐火纤维、聚氯乙烯涂料层与阻燃硅胶层之间相贴合,且预留空隙沿着耐火纤维内部均匀分布。
4、进一步的,所述棉纤维层与绵竹纤维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绵竹纤维层与耐火纤维之间相贴合。
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编织机构包括涤纶面、内层面和缝合段,且涤纶面的下方设置有内层面,所述内层面、涤纶面的四周分布有缝合段。
6、进一步的,所述涤纶面与内层面四周尺寸相匹配,且缝合段与涤纶面、内层面之间相缝合。
7、进一步的,所述夹层衔接机构包括尼龙层、编织段和粘接层,且尼龙层的右侧设置有编织段,所述尼龙层的左侧贴合有粘接层。
8、进一步的,所述尼龙层、防护分层机构与编织段之间相连接,且粘接层沿着尼龙层左侧均匀分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三防面料,中部采用贴合的耐火纤维、阻燃硅胶层和聚氯乙烯涂料层,使其面料整体具备防水防火防腐蚀的三防效果,在此防护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在耐火纤维内部开设有多组预留空隙,在保持其阻燃性和耐热性的前提下保证一定的透气效果,再配合底部的棉纤维层和绵竹纤维层,让其棉纤维层提供此面料穿着的舒适性,从而具备作为衣物面料的前提,通过一侧缝合的绵竹纤维层,让其在保持面料舒适性的前提下具备一定抗菌消毒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让整体面料在具备三防效果的前提下也可被作为衣物面料进行制作使用,提升此面料的泛用性。
10、涤纶面与内层面四周尺寸相匹配,在此面料的制作中,采用涤纶材质的涤纶面和内层面对面料外部进行初步保护和覆盖,再配合四周分布缝合的缝合段线条进行整体面料的固定,使其形成一个面料整体,起到结构加固和稳定作用。
11、在此面料的中部,采用贴合的耐火纤维、阻燃硅胶层和聚氯乙烯涂料层,使其面料整体具备防水防火防腐蚀的三防效果,在此防护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在耐火纤维内部开设有多组预留空隙,在保持其阻燃性和耐热性的前提下保证一定的透气效果,再配合底部的棉纤维层和绵竹纤维层,让其棉纤维层提供此面料穿着的舒适性,从而具备作为衣物面料的前提,通过一侧缝合的绵竹纤维层,让其在保持面料舒适性的前提下具备一定抗菌消毒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让整体面料在具备三防效果的前提下也可被作为衣物面料进行制作使用。
12、在此面料的中部上方设置有尼龙层,其尼龙层配合编织段与防护分层机构整体编织固定,成为一体,从而提升整体面料的结构强度,而尼龙层外壁则通过粘接层与涤纶面贴合固定,再进行缝合加固,为整体面料的结构强度和抗拉扯抗磨损提供帮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包括主体编织机构(1)、防护分层机构(2)和夹层衔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编织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分层机构(2),且防护分层机构(2)的一侧贴合有夹层衔接机构(3),所述防护分层机构(2)包括棉纤维层(201)、绵竹纤维层(202)、耐火纤维(203)、预留空隙(204)、阻燃硅胶层(205)和聚氯乙烯涂料层(206),且棉纤维层(201)的顶面贴合有绵竹纤维层(202),所述绵竹纤维层(202)的顶端设置有耐火纤维(203),且耐火纤维(203)的内部分布有预留空隙(204),所述耐火纤维(203)的顶端设置有阻燃硅胶层(205),且阻燃硅胶层(205)的顶端分布有聚氯乙烯涂料层(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纤维(203)、聚氯乙烯涂料层(206)与阻燃硅胶层(205)之间相贴合,且预留空隙(204)沿着耐火纤维(203)内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层(201)与绵竹纤维层(2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绵竹纤维层(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编织机构(1)包括涤纶面(101)、内层面(102)和缝合段(103),且涤纶面(101)的下方设置有内层面(102),所述内层面(102)、涤纶面(101)的四周分布有缝合段(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面(101)与内层面(102)四周尺寸相匹配,且缝合段(103)与涤纶面(101)、内层面(102)之间相缝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衔接机构(3)包括尼龙层(301)、编织段(302)和粘接层(303),且尼龙层(301)的右侧设置有编织段(302),所述尼龙层(301)的左侧贴合有粘接层(3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层(301)、防护分层机构(2)与编织段(302)之间相连接,且粘接层(303)沿着尼龙层(301)左侧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包括主体编织机构(1)、防护分层机构(2)和夹层衔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编织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分层机构(2),且防护分层机构(2)的一侧贴合有夹层衔接机构(3),所述防护分层机构(2)包括棉纤维层(201)、绵竹纤维层(202)、耐火纤维(203)、预留空隙(204)、阻燃硅胶层(205)和聚氯乙烯涂料层(206),且棉纤维层(201)的顶面贴合有绵竹纤维层(202),所述绵竹纤维层(202)的顶端设置有耐火纤维(203),且耐火纤维(203)的内部分布有预留空隙(204),所述耐火纤维(203)的顶端设置有阻燃硅胶层(205),且阻燃硅胶层(205)的顶端分布有聚氯乙烯涂料层(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纤维(203)、聚氯乙烯涂料层(206)与阻燃硅胶层(205)之间相贴合,且预留空隙(204)沿着耐火纤维(203)内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层(201)与绵竹纤维层(20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依耐杰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