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风淋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15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4
本技术涉及风淋室技术领域,具体为隧道式风淋室,包括开设有水平贯通通道的腔体一,腔体一内壁固设有腔体二,腔体二左端沿腔体一开口方向贯穿设有腔室一,且腔室一与外界连通,腔体一内壁与腔体二之间开设有空腔一;本技术通过通过并排的喷头喷出的气流,形成“空气门”,将腔室一分成多个区域,实现腔室一的逐层洁净,增加洁净效果,而位于腔室一内不同区域内的吹气组件表现为不同状态,在第一区域内表现为喷气强度高、喷气截面低的喷嘴,能将人员表面的灰尘快速的与人员分离,第二区域内的吹气组件表现为喷气强度低,喷气区域广的喷嘴,防止灰尘掉落,并进一步洁净,逐步提高腔室一内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淋室,具体为隧道式风淋室


技术介绍

1、风淋室是一种安放在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之间的净化设备,主要用于清洁人员或货物的表面灰尘,保证洁净区域的干净整洁度。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69238u的隧道式风淋室,能够将利用喷嘴喷出气压将人员身体上的灰尘吹开,再通过过滤器将灰尘吸附,保证洁净区域内的整洁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人体复杂,且喷嘴只能在固定方向喷出气流,使得人体、货物外表面的灰尘不能完全吹开,存在清洁盲区,而且灰尘吹开后会在密闭空间内散开,不能全部排出密闭空间,一部分灰尘最终又会掉落至人员、货物外表面,待人员进入洁净区域内后会影响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

3、因此,需要隧道式风淋室,解决人员进入洁净区域内时灰尘处理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式风淋室,通过吹气组件将人员、货物外表面的灰尘吹开,再通过清理组件将灰尘抽出,保障洁净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隧道式风淋室,包括开设有水平贯通通道的腔体一,所述腔体一内壁固设有腔体二,所述腔体二左端沿所述腔体一开口方向贯穿设有腔室一,且所述腔室一与外界连通,所述腔体一内壁与所述腔体二之间开设有空腔一,且所述空腔一环绕所述腔体二设置,所述腔室一内壁设有多个用于吹起衣物上灰尘的吹气组件,所述腔室一内壁设有将所述腔室一内灰尘抽出并保证腔室一内干净的清理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腔体一两个开口分别与非洁净区域与洁净区域连通,再利用吹气组件将进入腔室一内人员、货物外表面的灰尘吹起,同时清理组件将吹起的灰尘抽出,有效地减少人员、货物进入洁净区域内时灰尘的携带量,增加洁净区域内的空气质量。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腔室一侧壁的连接管,位于所述腔室一内的所述连接管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内腔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转块内壁贯穿设有两个与所述腔室一连通的通孔,所述空腔一内壁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正压管。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压管与施加正气压的风机连通,使得正压管通过连接管向转块内壁施加正气压,一部分气压沿其中一与连接管轴线方向一致的通孔通入腔室一内,将腔室一内的人员、货物外表面灰尘吹起,另一部分气压沿另一所述通孔通入腔室一内,且所述通孔不过连接管轴线并倾斜设置,使得喷出的气压反作用与转块,并带动转块绕连接管轴线转动,并带动通孔气压喷口绕连接管转动,通孔喷出的气压能以圆锥侧面的形状向外喷出,将人员清理盲区的灰尘吹起,增加设备对灰尘的过滤效果。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气组件还包括连接管靠近所述转块开口处固设有的环带,所述转块内壁环绕所述连接管轴线开设有三个凹槽,所述转块内壁固设有三个与所述凹槽对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连接管轴线与所述环带之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块带动支撑板和滑块转动,当转块旋转时滑块离心力增加并与环带抵接,离心力为滑块与环带之间的正压力,并在滑块与环带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阻碍转块旋转,减少通孔对转块旋转的做工,增加通孔喷出气压的压力,能增加吹起灰尘的效果。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多个固设在所述腔室一内壁的负压管,位于所述腔室一侧壁和顶壁的多个所述负压管与上管道连通,位于所述腔室一底壁的多个所述负压管与下管道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下管道、上管道与外界施加负压的风机连通,实现负压管的负压抽取,能将腔室一内被吹起的灰尘抽取出来,减少腔室一内空气中的灰尘含量,防止腔室一内灰尘过多而掉落至人员、货物外表面有效增加清洁效率。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室一底壁固设有底板,且所述底板与所述腔室一底面之间存在空腔二,所述底板上贯穿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腔室一和所述空腔二的漏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底板支撑人员、货物的移动,灰尘从漏孔进入空腔二内再被负压管抽取出去,而一些物体不会掉入负压管内,能将人员鞋底的灰尘排出,增加腔室一内灰尘排出的效率,也减少了卫生人员的劳动强度。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与所述转块连接处固设有挡板,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与所述滑块之间通过细杆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永磁体增加转块旋转时滑块与环带之间的压力,能增加转块旋转时的负反馈力,保持转块旋转的稳定性,防止转块内气压过大时转块的旋转速度过快,降低转块的故障率,也增加灰尘处理效果。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壁固设有电磁铁,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体之间存在磁力。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磁铁对永磁体施加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磁力,能人为的控制滑块与环带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控制转块的旋转速度与输出气压,增加灰尘的吹气效果,并保证转块不好速度过快、过慢而引发设备故障。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所述通孔沿所述连接管轴线贯穿设置,另一所述通孔轴线与所述连接管轴线互为异面直线,且所述通孔开口朝向腔室一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放置的通孔既能从不同角度吹气腔室一内物体外表面的灰尘,又能反作用于转块并带动转块旋转,实现多角度清洁,避免清洁盲区。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室一顶壁固设有多个倾斜放置的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正压管连通并将腔室一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喷头以垂直腔室一侧面的方向排列在腔室一顶壁,且喷头倾斜水平面放置,同时喷头一侧又设置有另一排喷头,而正压管对喷头施加正气压,喷头喷出的气流沿一个方向流动,形成“空气门”,阻止相邻两个区域的空气流动,使得腔室一内其中一区域内灰尘不能转移至另一区域内,从靠近非洁净区域位置靠近洁净区域位置方向逐层的增加腔室一内空气质量,并减少洁净区域内的空气污染,而靠近的两列喷头之间又形成隔离空间,隔离空间内气体受到喷头喷出气流负压的影响流动至相邻两区域,且隔离空间内的空气也受到负压管负压影响进入负压管内,进一步的保证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内空气不流通,增加洁净效果,但又不阻止人员和货物进入洁净区域,方便人员流动,增加工作效率,而且喷头又能将人员身上的灰尘吹开,进一步增加洁净效果。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通过并排的喷头喷出的气流,形成“空气门”,将腔室一分成多个区域,实现腔室一的逐层洁净,增加洁净效果,而位于腔室一内不同区域内的吹气组件表现为不同状态,在第一区域内表现为喷气强度高、喷气截面低的喷嘴,能将人员表面的灰尘快速的与人员分离,第二区域内的吹气组件表现为喷气强度低,喷气区域广的喷嘴,防止灰尘掉落,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式风淋室,包括开设有水平贯通通道的腔体一(1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一(11)内壁固设有腔体二(12),所述腔体二(12)左端沿所述腔体一(11)开口方向贯穿设有腔室一(13),且所述腔室一(13)与外界连通,所述腔体一(11)内壁与所述腔体二(12)之间开设有空腔一(21),且所述空腔一(21)环绕所述腔体二(12)设置,所述腔室一(13)内壁设有多个用于吹起衣物上灰尘的吹气组件(14),所述腔室一(13)内壁设有将所述腔室一(13)内灰尘抽出并保证腔室一(13)内干净的清理组件(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14)包括固设在所述腔室一(13)侧壁的连接管(24),位于所述腔室一(13)内的所述连接管(24)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块(25),所述转块(25)内壁与所述连接管(24)内壁连通,所述转块(25)内壁贯穿设有两个与所述腔室一(13)连通的通孔(26),所述空腔一(21)内壁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管(24)连通的正压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14)还包括连接管(24)靠近所述转块(25)开口处固设有的环带(27),所述转块(25)内壁环绕所述连接管(24)轴线开设有三个凹槽(30),所述转块(25)内壁固设有三个与所述凹槽(30)对应的支撑板(29),所述支撑板(29)靠近所述连接管(2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块(28),且所述滑块(28)位于所述连接管(24)轴线与所述环带(2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35)包括多个固设在所述腔室一(13)内壁的负压管(22),位于所述腔室一(13)侧壁和顶壁的多个所述负压管(22)与上管道(18)连通,位于所述腔室一(13)底壁的多个所述负压管(22)与下管道(1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一(13)底壁固设有底板(15),且所述底板(15)与所述腔室一(13)底面之间存在空腔二(16),所述底板(15)上贯穿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腔室一(13)和所述空腔二(16)的漏孔(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与所述转块(25)连接处固设有挡板(34),且所述凹槽(30)内设置有永磁体(32),所述永磁体(32)与所述滑块(28)之间通过细杆(3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远离所述连接管(24)的一壁固设有电磁铁(31),且所述电磁铁(31)与所述永磁体(32)之间存在磁力。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通孔(26)沿所述连接管(24)轴线贯穿设置,另一所述通孔(26)轴线与所述连接管(24)轴线互为异面直线,且所述通孔(26)开口朝向腔室一(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一(13)顶壁固设有多个倾斜放置的喷头(19),所述喷头(19)与所述正压管(23)连通并将腔室一(13)分为第一区域(36)、第二区域(37)、第三区域(38)。

...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式风淋室,包括开设有水平贯通通道的腔体一(1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一(11)内壁固设有腔体二(12),所述腔体二(12)左端沿所述腔体一(11)开口方向贯穿设有腔室一(13),且所述腔室一(13)与外界连通,所述腔体一(11)内壁与所述腔体二(12)之间开设有空腔一(21),且所述空腔一(21)环绕所述腔体二(12)设置,所述腔室一(13)内壁设有多个用于吹起衣物上灰尘的吹气组件(14),所述腔室一(13)内壁设有将所述腔室一(13)内灰尘抽出并保证腔室一(13)内干净的清理组件(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14)包括固设在所述腔室一(13)侧壁的连接管(24),位于所述腔室一(13)内的所述连接管(24)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块(25),所述转块(25)内壁与所述连接管(24)内壁连通,所述转块(25)内壁贯穿设有两个与所述腔室一(13)连通的通孔(26),所述空腔一(21)内壁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管(24)连通的正压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14)还包括连接管(24)靠近所述转块(25)开口处固设有的环带(27),所述转块(25)内壁环绕所述连接管(24)轴线开设有三个凹槽(30),所述转块(25)内壁固设有三个与所述凹槽(30)对应的支撑板(29),所述支撑板(29)靠近所述连接管(2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块(28),且所述滑块(28)位于所述连接管(24)轴线与所述环带(2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东徐二林姚冬梅张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勒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