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675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3
本技术涉及吊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包括两个工字钢,两个工字钢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钢板,两个钢板上共同螺接有两个双头螺栓,工字钢上设有多个叠合板,叠合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叠合板桁架筋,两个钢板贯穿最底部的一组叠合板桁架筋;本技术能够将两段工字钢穿过最底部的一组叠合板桁架筋后,进行横向平移拼接,通过双头螺栓将两个工字钢上焊接的钢板固定,其吊点直接为叠合板桁架筋,叠合板无需另行单独设置吊点,施工简单,拆卸方便,而在吊运时可根据叠合板的重量,叠加多块进行同时吊运,有效提升了吊装效率,节省了塔吊的占用率及汽车吊的台班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具,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是指将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温材料和外墙装饰一体化地预制成整块板材,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传统的建筑施工需要现场浇筑混凝土,需要大量工人参与,耗时长,而采用叠合板吊装技术,可以将整块预制好的叠合板直接吊装至需要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通常在建筑施工时,用到的叠合板数量较多,由于老式叠合板吊具每次仅可通过叠合板预留的吊点吊装一块叠合板,因此需要反复多次进行起吊,操作繁琐费时,且吊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能够叠加多块叠合板进行同时吊运,有效提升了吊装效率,操作简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包括两个工字钢,两个所述工字钢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钢板,两个钢板上共同螺接有两个双头螺栓,工字钢上设有多个叠合板,叠合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叠合板桁架筋,两个钢板贯穿最底部的一组叠合板桁架筋。

3、优选的,所述两个工字钢相互远离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吊耳,两个吊耳上共同固定连接有钢丝绳。

4、优选的,每个所述叠合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木墩,每组分隔木墩分别放置于对应的底部叠合板上。

5、优选的,所述叠合板桁架筋沿叠合板等距排列。

6、优选的,所述钢板的厚度为二十毫米。

7、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8、本技术通过将两段工字钢穿过最底部的一组叠合板桁架筋后,进行横向平移拼接,通过双头螺栓将两个工字钢上焊接的钢板固定,其吊点直接为叠合板桁架筋,叠合板无需另行单独设置吊点,施工简单,拆卸方便,而在吊运时可根据叠合板的重量,叠加多块进行同时吊运,有效提升了吊装效率,节省了塔吊的占用率及汽车吊的台班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包括两个工字钢(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工字钢(1)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钢板(2),两个钢板(2)上共同螺接有两个双头螺栓(3),工字钢(1)上设有多个叠合板(4),叠合板(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叠合板桁架筋(5),两个钢板(2)贯穿最底部的一组叠合板桁架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工字钢(1)相互远离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吊耳(6),两个吊耳(6)上共同固定连接有钢丝绳(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叠合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木墩(8),每组分隔木墩(8)分别放置于对应的底部叠合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桁架筋(5)沿叠合板(4)等距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2)的厚度为二十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包括两个工字钢(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工字钢(1)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钢板(2),两个钢板(2)上共同螺接有两个双头螺栓(3),工字钢(1)上设有多个叠合板(4),叠合板(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叠合板桁架筋(5),两个钢板(2)贯穿最底部的一组叠合板桁架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工字钢(1)相互远离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吊耳(6),两个吊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钦李智勇郑汇锋杨敬恒张轶王燊杰覃攀熊忠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