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631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包括上扩散室和下扩散室,所述上扩散室和下扩散室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扩散室和下扩散室整体为透明玻璃,所述上扩散室上设有上室顶部取样口、上室左部取样口和上室右部取样口,所述下扩散室上设有下室左部取样口和下室右部取样口,所述上扩散室底部及下扩散室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底部高聚物置样口和顶部高聚物置样口,且密封圈为相互配合的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所述底部高聚物置样口和顶部高聚物置样口内侧设有凹槽结构,本技术费用成本优、模拟效果好、小巧便携以实现对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密度高聚物试样中扩散系数测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染物通过发泡型聚氨酯类高聚物材料的扩散试验,尤其涉及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竖向防污屏障具有防渗性好、工程成本低且施工时间短等优点,可应用于对填埋场中污染物的阻隔,虽然现存竖向防污屏障已在防渗性、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等方面表现较为出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化学兼容性不足、吸附性不够、复杂环境条件下长期服役性能衰退,进一步会导致填埋场周围水土污染。因此,亟待对竖向防污屏障进行研究,将环保、高效的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竖向防污屏障中。

2、高聚物注浆材料是非水反应类发泡聚氨酯材料,具有渗透系数小、耐老化、协调性好、化学兼容性好和闭孔结构的特点,通过注入不同枪数的高聚物可获取不同密度和强度的高聚物试样,实现密度、强度双定制。这种新型隔污材料将会作为竖向防污屏障逐步应用于现存的已经发生渗沥液泄露的垃圾填埋场或待建填埋场。

3、在评价高聚物材料隔污性能时,需确定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密度高聚物防污屏障的运移特性,扩散系数作为表征运移特性的重要参数,需通过室内试验,设计扩散装置进行测定。本扩散装置中,高聚物试样单面与污染物溶液接触,能较好还原污染物向防污屏障渗透的全过程。目前国内外扩散试验装置大多是单室渗透测定,而采用浸泡/吸附法不能较好还原污染物在防污屏障中的渗透/扩散过程,很少考虑采用双室容器渗透/扩散法测定高聚物试样扩散系数和不同污染物对不同密度高聚物试样扩散系数的影响。

4、因此,提供一种费用成本优、模拟效果好、小巧便携以实现对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密度高聚物试样中扩散系数测定的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费用成本优、模拟效果好、小巧便携以实现对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密度高聚物试样中扩散系数测定的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包括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所述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整体为透明玻璃,所述上扩散室1上设有上室顶部取样口2、上室左部取样口3和上室右部取样口4,所述下扩散室6上设有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所述上扩散室1底部及下扩散室6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底部高聚物置样口5和顶部高聚物置样口9,且密封圈为相互配合的上密封圈10和下密封圈11,所述底部高聚物置样口5和顶部高聚物置样口9内侧设有凹槽结构。

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室顶部取样口2、上室左部取样口3、上室右部取样口4、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上均设有封盖或者封塞,且封盖或者封塞采用塑料或者橡胶制成。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室顶部取样口2、上室左部取样口3、上室右部取样口4、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为l形结构,且上室左部取样口3和上室右部取样口4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密封圈10和下密封圈11为一体成型结构。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污染物扩散装置主体采用透明玻璃,造价较低、重量较轻、组装容易、测定方便,故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过程费用成本优、测定效果好、移动搬运快;模具透明,具备可视化的特点,可直接观察污染物溶液在高聚物试样中渗透扩散过程,若进行扩散试验时出现特殊情况,可及时进行调控,节约时间成本。

8、污染物在玻璃制扩散室比较稳定,污染物损耗量较小可忽略;顶部源体扩散室取样口和底部受体扩散室取样口的设置,便于对上下扩散室中溶液进行取样测定,较易于获取不同污染物的扩散系数。

9、在中部密封固定装置设置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并采用环氧树脂ab胶粘结,可避免污染物溶液从中部连接处发生渗漏,便于较精准测定污染物的扩散系数;通过调整顶部源体扩散室中的污染物溶液和中部高聚物试样,可获得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密度高聚物试样中的扩散系数。

10、采用双室容器渗透/扩散法测定高聚物试样能较好还原污染物在实际环境条件中的渗透/扩散过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包括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所述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之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整体为透明玻璃,所述上扩散室(1)上设有上室顶部取样口(2)、上室左部取样口(3)和上室右部取样口(4),所述下扩散室(6)上设有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所述上扩散室(1)底部及下扩散室(6)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底部高聚物置样口(5)和顶部高聚物置样口(9),且密封圈为相互配合的上密封圈(10)和下密封圈(11),所述底部高聚物置样口(5)和顶部高聚物置样口(9)内侧设有凹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室顶部取样口(2)、上室左部取样口(3)、上室右部取样口(4)、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上均设有封盖或者封塞,且封盖或者封塞采用塑料或者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室顶部取样口(2)、上室左部取样口(3)、上室右部取样口(4)、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为L形结构,且上室左部取样口(3)和上室右部取样口(4)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圈(10)和下密封圈(11)为一体成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包括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所述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之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室(1)和下扩散室(6)整体为透明玻璃,所述上扩散室(1)上设有上室顶部取样口(2)、上室左部取样口(3)和上室右部取样口(4),所述下扩散室(6)上设有下室左部取样口(7)和下室右部取样口(8),所述上扩散室(1)底部及下扩散室(6)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底部高聚物置样口(5)和顶部高聚物置样口(9),且密封圈为相互配合的上密封圈(10)和下密封圈(11),所述底部高聚物置样口(5)和顶部高聚物置样口(9)内侧设有凹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染物通过高聚物扩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张展广张景伟黄楚豪黎杰刘拴成孙佩常雪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