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6546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2
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对接装置,所属水利管道对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输送部件,两组输送部件通过驱动部件连接,通过驱动部件的作用促使左右两组输送部件同步向中间转动,两组输送部件顶端对称放置有两个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两个管道均向中间移动灵活的进行对接,打破传统对接方式的限制,且两管道通过同一驱动力进行同步对接移动,对接准确且对接效果更好,且能够同步实现左右两侧的管道前后侧壁的同步限位,相比于逐个定位的方式操作更加便利快捷,还能够对工作台顶端定位后的管道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以便在不同使用环境下对两个管道的对接高度进行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管道对接,具体涉及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1、修建水利工程时需要在地下铺设水利管道,用于输送水资源,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水利管道进行铺设前,需要将相邻两个水利管道的端口进行对接,并借助焊接设备对端口处进行焊接,以形成整体水利管道。

2、现有多数水利管道的体量较大,重量较重,因此在对接过程中,相邻两个水利管道对接时常需借助吊装设备,并通过人工进行辅助对接,其操作起来步骤繁杂非常不便,从而影响整体水利管道的对接铺设进度;

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847659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水利管道对接机构”,公开了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管道对接机构,包括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框,且第一环形框的顶部安装有转轴。该水利管道对接机构设置有第一环形框、转轴、第二环形框、第一夹持环、弹簧、第二夹持环、螺杆和螺槽,先把管道放置在第一夹持环上,然后转动第二环形框固定第一环形框,然后通过转动螺杆推动第二夹持环对管道进行夹持,可根据管道的大小转动螺杆,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停止便可,达到对直径较小的管道也可以进行夹持的效果,增强了对接机构的对接效率,提高了对接机构的实用性”;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实现了两个管道的辅助对接,但只能通过一个管道移动靠近另一个固定位置的管道来实现端口对接,而无法灵活的实现两个管道的均向中间移动进行对接,对接方式受限,且针对两个对接的管道需要分别逐个进行定位,定位方式较为不便;

5、基于此,现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两管道的只能通过一个管道移动靠近另一个固定位置的管道来实现端口对接,而无法灵活的实现两个管道的均向中间移动进行对接,对接方式受限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对接装置,能够实现两个管道均向中间移动灵活的进行对接,打破传统对接方式的限制,且两管道通过同一驱动力进行同步对接移动,对接准确且对接效果更好。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输送部件,两组所述输送部件通过驱动部件连接,通过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促使左右两组所述输送部件同步向中间转动,两组所述输送部件顶端对称放置有两个管道;

3、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后侧壁的转轴,每个所述转轴外壁由后向前依次安装有齿轮和皮带轮,且两个所述齿轮外壁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外壁分别套设有第二皮带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皮带另一侧分别套设于两组所述输送部件外壁,通过两个所述第二皮带驱使两组所述输送部件同步向中间转动实现输送作用,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后侧壁的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相连接。

4、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输送部件包括若干个沿水平方向等距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顶端的转辊,每个所述转辊外壁后侧沿周向前后间隔的开设有两个凹槽,相邻两个所述转辊外壁套设有第一皮带,且所述第一皮带内嵌于相邻两个所述转辊外壁开设的所述凹槽凹槽内腔。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皮带另一侧套设于靠近所述皮带轮一侧的所述凹槽外壁上。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实现两个所述管道在所述输送部件顶端的前后限位;

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中部内腔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表面中部由前向后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另一端向前侧延伸出所述安装台的外壁,所述安装台前侧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螺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外壁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螺杆外壁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内嵌于所述滑槽的内腔;

8、其中,两个所述滑块外壁顶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部件。

9、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滑块外壁相对一侧分别前后对称的设置有四组所述限位部件,四组所述限位部件分为上下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块侧壁,用于对所述管道侧壁的限位;

10、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滑块顶端的移动板,还包括垂直安装于所述移动板侧壁的连接座,还包括垂直安装于所述连接座外壁的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外壁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所述滚轮与所述管道侧壁滚动接触。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台后侧设置有阶梯台阶。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对接装置,包含调节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架顶端的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所述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为任一项所述的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

1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调节架实现所述工作台以及所述管道高度的调节;

14、所述调节架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底端四角处的轮体,还包括分别垂直安装于所述底座顶端四角处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腔通过升降部件可插拔的内嵌有升降柱,且所述升降柱顶端与所述工作台底端相连接。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开设于左右两侧所述套筒侧壁相对一侧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可滑动的内嵌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升降柱底端相连接,所述升降部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下表面中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螺杆,且所述第二螺杆外壁竖直开设有用于所述升降板螺纹贯穿的螺纹孔,所述升降板与所述第二螺杆外壁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对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7、1、针对通过一个管道移动靠近另一个固定位置的管道来实现端口对接,而无法灵活的实现两个管道的均向中间移动进行对接,对接方式受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转轴、齿轮、皮带轮和第二皮带的配合,能够驱使左右两侧的两组输送部件同步向内侧转动,以对两侧输送部件顶端的管道同步向内侧输送,实现两个管道端口处的对接;

18、2、针对两个对接的管道需要分别逐个进行定位,定位方式较为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机、滑块的设置,能够驱使前后两组限位部件同步向中间移动,以促使两组限位部件分别对管道的前后侧外壁进行定位;

19、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板、连接座、安装板、安装座和滚轮,能够同步实现左右两侧的管道前后侧壁的同步限位,相比于逐个定位的方式操作更加便利快捷,且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多组滚轮,能够避免管道前后翻转,实现管道的进一步限位;

20、4、本专利技术限位部件设置为前后对应设置的可滚动的滚轮,能够实现对管道限位的同时,不会限制两个管道向中间移动,既能起到限位作用,同时起到辅助输送作用;

21、5、本专利技术通过阶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输送部件,两组所述输送部件通过驱动部件连接,通过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促使左右两组所述输送部件同步向中间转动,两组所述输送部件顶端对称放置有两个管道(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输送部件包括若干个沿水平方向等距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转辊(2),每个所述转辊(2)外壁后侧沿周向前后间隔的开设有两个凹槽(3),相邻两个所述转辊(2)外壁套设有第一皮带(4),且所述第一皮带(4)内嵌于相邻两个所述转辊(2)外壁开设的所述凹槽(3)凹槽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8)另一侧套设于靠近所述皮带轮(7)一侧的所述凹槽(3)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实现两个所述管道(28)在所述输送部件顶端的前后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14)外壁相对一侧分别前后对称的设置有四组所述限位部件,四组所述限位部件分为上下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块(14)侧壁,用于对所述管道(28)侧壁的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0)后侧设置有阶梯台阶。

7.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调节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架顶端的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所述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调节架实现所述工作台(1)以及所述管道(28)高度的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开设于左右两侧所述套筒(24)侧壁相对一侧的限位槽(25),所述限位槽(25)内腔可滑动的内嵌有升降板(26),所述升降板(26)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升降柱(27)底端相连接,所述升降部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20)下表面中部的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三电机(22)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螺杆(23),且所述第二螺杆(23)外壁竖直开设有用于所述升降板(26)螺纹贯穿的螺纹孔,所述升降板(26)与所述第二螺杆(23)外壁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输送部件,两组所述输送部件通过驱动部件连接,通过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促使左右两组所述输送部件同步向中间转动,两组所述输送部件顶端对称放置有两个管道(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输送部件包括若干个沿水平方向等距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转辊(2),每个所述转辊(2)外壁后侧沿周向前后间隔的开设有两个凹槽(3),相邻两个所述转辊(2)外壁套设有第一皮带(4),且所述第一皮带(4)内嵌于相邻两个所述转辊(2)外壁开设的所述凹槽(3)凹槽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8)另一侧套设于靠近所述皮带轮(7)一侧的所述凹槽(3)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实现两个所述管道(28)在所述输送部件顶端的前后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端口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14)外壁相对一侧分别前后对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英张新悦康丹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