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技术_技高网

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6350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首先对待选矿物进行预先筛分分级,然后仅对颗粒度较大的矿石进行磨矿,减少磨矿中的泥化现象;接着进行优先选铜工艺,通过将石灰、硫代硫酸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氢氧化钠以及柠檬酸按特定的比例复配,得到黄铁矿复合抑制剂,利用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相互键合,借助黄铁矿复合抑制剂中各物质的协同作用,最大程度抑制黄铁矿,实现同的高效分离;同时,还进行中矿混合再磨,而非直接返回至上一作业流程,通过中矿混合再磨配合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使用,强化铜和黄铁矿的高效分离。最后在活化剂、黄铁矿捕收剂以及起泡剂的作用下,实现硫的高效分离,最终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两种合格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矿冶金,尤其涉及一种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


技术介绍

1、铜金属因其较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耐磨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机械加工制造、建筑行业、轻工业等领域。世界上80%以上的铜金属是由硫化铜冶炼得到,而黄铁矿是硫化铜矿最常见的伴生矿物,因硫化铜矿和黄铁矿的可浮性相似,导致硫化铜矿在浮选时常与黄铁矿同时富集,严重影响了铜精矿的品质,并导致下游铜的冶金成本急剧增加。

2、石灰是黄铁矿的良好抑制剂,同时其价格低廉,目前高硫型铜矿的铜硫浮选分离工艺中,普遍使用石灰在高碱环境下抑制黄铁矿的可浮性,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大量石灰的使用会造成管道严重结垢、管道堵塞、设备腐蚀、后段黄铁矿浮选成本增加、废水处理成本增加等问题。

3、随着低碱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复合型的黄铁矿抑制剂被不断开发研究,申请号为cn201810548647.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黄铁矿复合抑制剂及其应用,该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由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硫代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亚硫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在ph值为12的高碱矿浆环境下,用于铅硫分离工艺。该抑制剂虽然对黄铁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将其应用于含泥高硫型硫化铜矿的选矿工艺时,由于硫化铜矿和黄铁矿高相似度的可浮性及泥质脉石对浮选的干扰,其浮选效果有待提高。

4、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首先对待选矿物进行预先筛分分级,接着进行优先选铜工艺,通过将石灰、硫代硫酸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氢氧化钠以及柠檬酸按特定的比例复配,得到黄铁矿复合抑制剂,借助黄铁矿复合抑制剂中各物质的协同作用,最大程度抑制黄铁矿,实现同的高效分离;同时,还将中矿混合再磨再选,强化铜和黄铁矿的高效分离。最后在活化剂、黄铁矿捕收剂以及起泡剂的作用下,实现硫的高效回收,最终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两种合格的产品。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将待选原矿预先筛分分级,并将筛上矿石球磨至预定细度,与筛下矿石混合,制备得到预设浓度的矿浆;

4、s2.将步骤s1得到的所述矿浆经过两次铜粗选得到粗选铜精矿和粗选铜中矿;再将所得粗选铜精矿经过两次铜精选得到铜精矿,将粗选铜中矿经过三次铜扫选得到铜尾矿;

5、将粗选铜精矿的第一次铜精选的中矿、粗选铜中矿第一次铜扫选的精矿以及粗选铜中矿第二次铜扫选的精矿混合再磨后,进行两次铜精扫选,得到铜精扫选精矿和铜精扫选尾矿;

6、铜粗选、铜精选、铜扫选以及铜精扫选过程添加黄铁矿复合抑制剂,所述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由石灰、硫代硫酸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氢氧化钠以及柠檬酸复配而成;

7、s3.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铜尾矿进行一次硫粗选,得到粗选硫精矿和粗选硫中矿;将所述粗选硫精矿和步骤s2得到的所述铜精扫选尾矿合并后通过两次硫精选,得到硫精矿;将所述粗选硫中矿通过两次硫扫选,得到尾矿。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黄铁矿复合抑制剂中石灰、硫代硫酸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氢氧化钠以及柠檬酸的质量比(2~4):(1~3):(1~3):(1~3):(0.5~2)。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预先筛分分级是使用0.045mm的标准筛将粒径大于0.045mm的矿石进行磨矿;磨矿后与筛下矿石混合,制备得到质量浓度为30%~45%的矿浆,矿浆中粒径小于0.074mm的矿石占50%~90%。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两次铜粗选中,第一次铜粗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500~7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10~150g/t,起泡剂的用量为10~50g/t;第二次铜粗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1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5~100g/t;

11、两次铜精选中,第一次铜精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50~2000g/t;第二次铜精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1000g/t;

12、三次铜扫选中,第一次铜扫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2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0~60g/t;第二次铜扫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15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0~40g/t;第三次铜扫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1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0~20g/t。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铜捕收剂为乙硫氨酯、酯105、乙黄药、异丙基黄药和丁铵黑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起泡剂为甲基异丁基甲醇和己醇甲基戊醇中的一种。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第一次铜精选的中矿、第一次铜扫选的精矿以及第二次铜扫选的精矿混合再磨后,得到质量浓度为5%~20%的再磨矿浆;所述再磨矿浆中粒径小于0.038mm的矿石占50%~90%。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次铜精扫选中,第一次铜精扫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2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5~50g/t;第二次铜精扫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1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0~40g/t。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硫粗选中,加入活化剂、黄铁矿捕收剂以及起泡剂。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化剂为硫酸铜;所述黄铁矿捕收剂为异戊基黄药、丁基黄药和异丙基黄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起泡剂为松醇油。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第一次铜粗选的精矿、第二次铜粗选的精矿、第一次铜精扫选的精矿以及第二次铜精选的尾矿混合后进入到第一次铜精选作业;第二次铜精扫选的尾矿、第一次硫粗选的精矿以及第二次硫精选的尾矿混合后进入到第一次硫精选作业。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根据高泥矿物的特点,首先对待选矿物进行预先筛分分级,然后仅对粒度较大的矿石进行磨矿,减少磨矿中的泥化现象。接着进行优先选铜工艺,在选铜过程中,通过将石灰、硫代硫酸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氢氧化钠以及柠檬酸按特定的比例复配,得到黄铁矿复合抑制剂,利用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相互键合,借助黄铁矿复合抑制剂中各物质的协同作用,在黄铁矿的表面形成致密的亲水膜,最大程度抑制黄铁矿,实现铜和黄铁矿的高效分离。同时,还将扫选铜精矿i、扫选铜精矿ii以及精选铜中矿i混合再磨,而非直接返回至上一级作业流程,通过将混合中矿再磨至合适的细度,并配制成合适的再磨矿浆浓度,配合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使用,强化铜和黄铁矿的高效分离。最后在活化剂、黄铁矿捕收剂以及起泡剂的作用下,实现硫的高效回收,最终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两种合格的产品。该工艺对铜硫分离效果较好、对矿石适应性强,有效解决了含泥高硫型铜矿资源低碱条件下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黄铁矿复合抑制剂中石灰、硫代硫酸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氢氧化钠以及柠檬酸的质量比(2~4):(1~3):(1~3):(1~3):(0.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先筛分分级是使用0.045mm的标准筛将粒径大于0.045mm的矿石进行磨矿;磨矿后与筛下矿石混合,制备得到质量浓度为30%~45%的矿浆,矿浆中粒径小于0.074mm的矿石占5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两次铜粗选中,第一次铜粗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500~7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10~150g/t,起泡剂的用量为10~50g/t;第二次铜粗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1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5~100g/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铜捕收剂为乙硫氨酯、酯105、乙黄药、异丙基黄药和丁铵黑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起泡剂为甲基异丁基甲醇和己醇甲基戊醇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次铜精选的中矿、第一次铜扫选的精矿以及第二次铜扫选的精矿混合再磨后,得到质量浓度为5%~20%的再磨矿浆;所述再磨矿浆中粒径小于0.038mm的矿石占50%~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次铜精扫选中,第一次铜精扫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2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5~50g/t;第二次铜精扫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1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0~40g/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硫粗选中,加入活化剂、黄铁矿捕收剂以及起泡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为硫酸铜;所述黄铁矿捕收剂为异戊基黄药、丁基黄药和异丙基黄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起泡剂为松醇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次铜粗选的精矿、第二次铜粗选的精矿、第一次铜精扫选的精矿以及第二次铜精选的尾矿混合后进入到第一次铜精选作业;第二次铜精扫选的尾矿、第一次硫粗选的精矿以及第二次硫精选的尾矿混合后进入到第一次硫精选作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黄铁矿复合抑制剂中石灰、硫代硫酸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氢氧化钠以及柠檬酸的质量比(2~4):(1~3):(1~3):(1~3):(0.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先筛分分级是使用0.045mm的标准筛将粒径大于0.045mm的矿石进行磨矿;磨矿后与筛下矿石混合,制备得到质量浓度为30%~45%的矿浆,矿浆中粒径小于0.074mm的矿石占5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两次铜粗选中,第一次铜粗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500~7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10~150g/t,起泡剂的用量为10~50g/t;第二次铜粗选中黄铁矿复合抑制剂的用量为0~1000g/t,铜捕收剂的用量为5~100g/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泥高硫型铜矿石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铜捕收剂为乙硫氨酯、酯105、乙黄药、异丙基黄药和丁铵黑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起泡剂为甲基异丁基甲醇和己醇甲基戊醇中的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周浩祁忠旭李杰陈巧妹孙大勇冯程欧阳林莉韩远燕江旭李昭旺肖舜元朱志伟宋水祥赵忠花何湛刘佳燕方佳俊陈婷龙姓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