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然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及组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629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及组合方法,包括用于将横梁、纵梁、支撑立柱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扣座;所述中心扣座底部具有开口以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还包括四个连接口,所述四个连接口成“十”字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接口为一开口向上的矩形槽;还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接口以连接主梁;还包括一个插接部,该插接部外表面成倒楔形,该插接部插入该连接口内,并通过楔形块固定于所述连接口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常用的建筑器材构建出支撑机构,且拆卸方便,可以极大的降低建筑成本。同时,组成的支撑机构承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支撑机构是非常常用的一种设备,可以用于对建筑中的模板进行 支撑。这种支撑机构经常要进行拆卸,因此拆卸的方便性非常重要;同时还必须兼顾承重 性。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传统的钢木结构,钢架作为柱支撑结构,在钢架上铺设长木以支 撑。这种支撑结构稳定性很差,且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建造模板支撑机构 及组合方法,能够快速拆卸且承重性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提出了一种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包括主梁及支撑 立柱;所述主梁包括横梁及纵梁;还包括用于将横梁、纵梁、支撑立柱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扣 座;所述中心扣座底部具有开口以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还包括四个连接口,所述四个连 接口成“十”字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接口为一开口向上的矩形槽;还包括连接器,该连接 器包括一接口以连接主梁;还包括一个插接部,该插接部外表面成倒楔形,该插接部插入该 连接口内,并通过楔形块固定于所述连接口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主梁为圆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器的接口为一截面为圆形的凸起,以插入所 述主梁内并与主梁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副梁,所述副梁通过副梁托固定于所述主梁上; 所述副梁托包括一外形与所述副梁相适配的弧形托架以支撑所述副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副梁为圆管。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模板支撑机构的组合方法,包 括步骤1、将主梁与连接器固定;步骤2、将连接器插入中心扣座的连接口,并在所述连接器的倒楔形一端插入楔形 块,并紧固;步骤3、将所述主梁通过中心扣座固定;步骤4、将中心空座固定在支撑立柱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步骤5、将副梁托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梁上,并将副梁固定在副梁托上。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能够通过常用的建筑器材构建 出支撑机构,且拆卸方便,可以极大的降低建筑成本。同时,组成的支撑机构承重性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所属
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 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IA为图1的A部放大图2为图1的俯视图3为中心扣座的结构示意图4为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5为图4的俯视图6为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7为副梁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1A、图2所示,包括主梁及支撑立柱6 ;所述主梁4包 括横梁及纵梁;还包括用于将横梁、纵梁、支撑立柱6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扣座1。所述中心 扣座1结构如图3所述,底部具有开口以与所述支撑立柱6固定;如图3所示,还包括四个 连接口,所述四个连接口成“十”字形设置。还包括如图4和图5所示的连接器,该连接器 包括一接口以连接主梁1,还包括一个插接部,该插接部外表面成倒楔形,该插接部插入该 连接口内,再通过如图6所示的楔形块进行固定。这样就可以通过中心扣座1将主梁及支 撑立柱6固定在一起,以形成完整的支撑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性,还可以设置多个副梁5。如图1和图 2所示,副梁9可以为都沿一个方向延伸,并通过副梁托3将副梁5固定在主梁4上。副梁 托3可以如图7所示的,包括一个与副梁5形状形式配的弧形托,并通过连接座固定在主梁 8上。其中副梁托3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主梁4上。其中,主梁和纵梁可以采用直径为48mm的圆管,这种圆管是建筑业普遍使用的器 材,无需增加成本。相应的,连接器的接口也就可以为与圆管相适配的一个截面为圆形的凸 起,该凸起插入该48mm圆管内。如图2所示的,为了防止主梁两端伤人,可以增设一个管端楔7。如图1所示的,支撑立柱6可以设置调节机构,以调节高低。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模板支撑机构的组合方 法,包括步骤1、将主梁与连接器固定;步骤2、将连接器插入中心扣座的连接口,并在所述连接器的倒楔形一端插入楔形 块,并紧固;步骤3、将所述主梁通过中心扣座固定;步骤4、将中心空座固定在支撑立柱上;步骤5、将副梁托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梁上,并将副梁固定在副梁托上。 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 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包括主梁及支撑立柱;所述主梁包括横梁及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横梁、纵梁、支撑立柱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扣座;所述中心扣座底部具有开口以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还包括四个连接口,所述四个连接口成“十”字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接口为一开口向上的矩形槽;还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接口以连接主梁;还包括一个插接部,该插接部外表面成倒楔形,该插接部插入该连接口内,并通过楔形块固定于所述连接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为圆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接口为一截 面为圆形的凸起,以插入所述主梁内并与主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梁,所述副梁通过 副梁托固定于所述主梁上;所述副梁托包括一外形与所述副梁相适配的弧形托架以支撑所 述副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为圆管。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模板支撑机构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步骤1、将主梁与连接器固定;步骤2、将连接器插入中心扣座的连接口,并在所述连接器的倒楔形一端插入楔形块, 并紧固;步骤3、将所述主梁通过中心扣座固定;步骤4、将中心空座固定在支撑立柱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副梁托通过螺栓固定在主 梁上,并将副梁固定在副梁托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包括用于将横梁、纵梁、支撑立柱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扣座;所述中心扣座底部具有开口以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还包括四个连接口,所述四个连接口成“十”字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接口为一开口向上的矩形槽;还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接口以连接主梁;还包括一个插接部,该插接部外表面成倒楔形,该插接部插入该连接口内,并通过楔形块固定于所述连接口内。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常用的建筑器材构建出支撑机构,且拆卸方便,可以极大的降低建筑成本。同时,组成的支撑机构承重性好。文档编号E04G11/48GK101881079SQ20101021610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李然 申请人:李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机构,包括:主梁及支撑立柱;所述主梁包括横梁及纵梁;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将横梁、纵梁、支撑立柱连接在一起的中心扣座;所述中心扣座底部具有开口以与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还包括四个连接口,所述四个连接口成“十”字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接口为一开口向上的矩形槽;  还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接口以连接主梁;还包括一个插接部,该插接部外表面成倒楔形,该插接部插入该连接口内,并通过楔形块固定于所述连接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然
申请(专利权)人:李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