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626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属于车辆气囊点爆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实测方法、仿真设计方法、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设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在设计阶段预测气囊点爆的效果,又可以在实际使用中对方案进行验证和修正,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以结合车辆状态、驾驶习惯等多种因素进行气囊点爆方案的设计,提高了气囊点爆方案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解决因主动安全导致乘员离位、气囊点爆时间不正确而导致的驾乘人员受伤的问题,同时避免新增硬件设计而造成的成本的增加和复杂功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解决驾乘人员受伤问题以及降低成本和提高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好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气囊点爆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了汽车设计的重要方面,而在安全性方面,汽车气囊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被动安全装置,用于在车辆碰撞时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为了确保气囊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气囊点爆方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驾驶员及乘员在汽车发生碰撞之前可能因为主动安全功能的触发导致了乘员离位,此时,传统的气囊点爆设计方案反而可能对驾乘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基于主被动安全一体化的气囊点爆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2、已有与本专利技术最为近似的方案为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申请专利技术专利“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信息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设计了一套通过获取驾乘人员的动态及静态信息,并以此相关信息触发安全气囊的爆发度的方案,有一定的局限性。

3、现有方案主要是从被动安全的方面进行考虑,很少会考虑到当主动安全触发后导致的人员离位的情况,一部分设计方案为了防止主动安全导致乘员离位,使用了预紧式的安全带,用于将驾乘人员固定在原位,但这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还有些方案虽然考虑到了驾乘人员不同的姿势对气囊点爆设计方案的影响,但是其使用的是根据驾乘人员姿态更改气囊的填充度,但这可能会因为气囊的填充度不足而导致气囊击穿,而且复杂的气囊结构也可能导致气囊的稳定性差,容易出现误触发或者不触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车辆气囊点爆设计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包括:实测方法、仿真设计方法、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设计方法。

3、一种实测方法包括:测量驾乘人员在不同状态下,在不同主动安全场景下的人体位移前倾量、被动安全测试中假人的hic值、主被动安全联合测试中假人的hic值;

4、驾乘人员:包括主驾的驾驶人员和副驾的乘坐人员;

5、驾乘人员的不同状态: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

6、优选地,驾乘人员的静态信息:包括驾乘人员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体型;

7、驾乘人员的静态信息:通过体态传感器进行测量。

8、优选地,体态传感器包括:座椅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

9、座椅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驾乘人员乘坐在座椅上时的压力,并通过其他体态传感器的数据估算出驾乘人员的体重;

10、红外传感器:用于测量驾乘人员的身高和体温,并通过其他体态传感器的数据估算驾乘人员的年龄;

11、摄像头:用于测量驾乘人员的体型。

12、优选地,驾乘人员的动态信息:包括驾乘人员在乘坐/驾驶车辆的姿势;

13、驾乘人员的动态信息:通过摄像头进行测量。

14、优选地,不同主动安全场景包括:不同的测试场景、不同的车辆状态、不同的车辆响应;

15、不同的测试场景包括车对车的场景、车对行人的场景、车对两轮车的场景;

16、不同的车辆状态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车辆当前的胎压、车辆座椅的状态、车辆方向盘的状态;

17、不同的车辆响应包括车辆的制动减速度、车辆的前倾角、车辆的防抱死装置的响应。

18、优选地,人体位移前倾量通过识别驾乘人员身上的特征点,计算特征点在空间上向前位移的距离。

19、优选地,被动安全测试通过汽车碰撞测试、滑台模拟碰撞测试测试不同气囊点爆时间下假人的hic值。

20、一种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主动安全仿真、被动安全仿真。

21、优选地,主动安全仿真包括:

22、根据已经完成的主动安全的测试数据,对主动安全测试模型进行标定;

23、通过模型计算所有主动安全工况下车辆的制动减速度;

24、通过模型计算所有主动安全工况下的车辆前倾角;

25、通过模型计算所有主动安全工况下,不同体态驾乘人员的身体前倾量;

26、通过模型计算所有主动安全工况下,不同姿势下驾乘人员的身体前倾量。

27、优选地,被动安全仿真包括:

28、通过主动安全仿真的乘员位置,计算气囊点爆的时间;

29、假人摆放的姿态为主动安全仿真中aeb制动结束时驾乘人员的姿态;

30、车辆速度为主动安全仿真中aeb制动结束时车辆的速度;

31、束缚驾乘人员的安全带,使用强度足够、不具备伸缩功能、形状与安全带类似的绳子代替;

32、气囊膨胀到最大时正好接住驾乘人员的头部,以帮助驾乘人员吸收能量。

33、一种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包括:

34、使用乘员体态识别传感器,识别驾乘人员的动态信息及静态信息;

35、使用车辆传感器记录车辆当前状态;

36、利用驾乘人员的动态信息、静态信息、车辆状态信息计算主动安全结束时驾乘人员的位置信息;

37、根据主动安全结束时车辆速度及车辆状态判断是否需要点爆气囊以及点爆气囊的时间。

38、一种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步骤1,请合适数量的人坐在车辆主驾及副驾座椅上,标定驾乘人员状态识别传感器;

40、步骤2,利用驾乘人员状态识别传感器感应驾乘人员的静态信息,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到驾乘人员静态信息库中;

41、步骤3,根据驾乘人员实际的静态信息,与驾乘人员静态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对比差距不满足要求,调整识别算法并重复步骤1~步骤3,若满足要求,则进行步骤4;

42、步骤4,请合适数量的人坐在车辆主驾及副驾座椅上并驾驶车辆,采集驾乘人员的动态信息并将动态信息记录到驾乘人员动态信息库中;

43、步骤5,根据驾乘人员实际的动态信息,与驾乘人员动态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对比差距不满足要求,调整识别算法并重复步骤4~步骤5,若满足要求,则进行步骤6;

44、步骤6,在不同的主动安全测试场景下,对不同状态下的车辆进行主动安全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45、步骤7,根据步骤6获得的主动安全测试数据标定主动安全仿真模型;

46、步骤8,进行主动安全仿真,并将仿真得到的数据记录到主动安全仿真数据库中;

47、步骤9,根据主动安全测试获得的数据,与主动安全仿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对比差距不满足要求,调整主动安全仿真模型,并重复步骤8~步骤9,若满足要求,则进行步骤10;

48、步骤10,驾乘人员静态数据库、驾乘人员动态数据库、主动安全仿真数据库计算主动安全结束时驾乘人员的位置信息、车辆状态信息;

49、步骤11,根据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测方法、仿真设计方法、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设计方法。

2.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测方法包括:测量驾乘人员在不同状态下,在不同主动安全场景下的人体位移前倾量、被动安全测试中假人的HIC值、主被动安全联合测试中假人的HIC值;

3.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驾乘人员的静态信息:包括驾乘人员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体型;

4.根据专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体态传感器包括:座椅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

5.根据专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驾乘人员的动态信息:包括驾乘人员在乘坐/驾驶车辆的姿势;

6.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主动安全场景包括:不同的测试场景、不同的车辆状态、不同的车辆响应;

7.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人体位移前倾量通过识别驾乘人员身上的特征点,计算特征点在空间上向前位移的距离。

8.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动安全测试通过汽车碰撞测试、滑台模拟碰撞测试测试不同气囊点爆时间下假人的HIC值。

9.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仿真设计方法包括:主动安全仿真、被动安全仿真。

10.根据专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动安全仿真包括:

11.根据专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动安全仿真包括:

12.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包括:

13.根据专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测方法、仿真设计方法、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设计方法。

2.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测方法包括:测量驾乘人员在不同状态下,在不同主动安全场景下的人体位移前倾量、被动安全测试中假人的hic值、主被动安全联合测试中假人的hic值;

3.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驾乘人员的静态信息:包括驾乘人员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体型;

4.根据专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体态传感器包括:座椅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

5.根据专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驾乘人员的动态信息:包括驾乘人员在乘坐/驾驶车辆的姿势;

6.根据专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主动安全场景包括:不同的测试场景、不同的车辆状态、不同的车辆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耀中舒伟斌李仕锋侯聚英段龙杨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