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611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及施工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肥槽底部的杂物清理干净,在肥槽底部铺设注浆管系统;S2、在肥槽底部铺设素土,素土的厚度为30‑50cm;S3、向肥槽内进行分层分段填充回填物至预定标高;S4、制作注浆浆液;S5、通过浆液管从上部将浆液淋入肥槽内,通过注浆管系统从下部分段向回填物内注入浆液。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不仅可以确保肥槽回填质量,同时减少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城市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城市土地限制越来越严格,建筑空间越来越密集,许多新建项目置于既有建筑之间,加之既有建筑情况复杂、敏感,使得基坑工程对变形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特别的,肥槽回填质量对周边环境存在较大影响。此外,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大量的废弃土,大量的废弃土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及施工方法,不仅可以确保肥槽回填质量,同时减少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包括如下部分:

3、铺设于肥槽之内的注浆管系统;

4、填充于肥槽之内的回填物和素土,所述素土铺设于肥槽底部,所述回填物处于素土之上;

5、其中,所述的注浆管系统包括:

6、水平向注浆管,所述水平向注浆管沿肥槽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并铺设于肥槽底部;

7、若干竖向注浆管,所述竖向注浆管竖直固定连接并连通水平向注浆管,所述竖向注浆管沿水平向注浆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竖向注浆管的上端处于肥槽的上部;

8、其中,所述水平向注浆管和竖向注浆管均开设有若干出浆孔。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1、将肥槽底部的杂物清理干净,在肥槽底部铺设注浆管系统;

11、s2、在肥槽底部铺设素土,素土的厚度为30-50cm;

12、s3、向肥槽内进行分层分段填充回填物至预定标高;

13、s4、制作注浆浆液;

14、s5、通过浆液管从上部将浆液淋入肥槽内,通过注浆管系统从下部分段向回填物内注入浆液。

15、进一步地,回填物的选材包括再生石子、废弃土、建筑垃圾中的一种,或至少由两种混合而成。

16、进一步地,所述的废弃土的选材包括含水泥的渣土、土方开挖弃土。

17、进一步地,所述的注浆浆液至少由水泥、破碎筛选的废弃土、辅助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混合物与水拌合而成,注浆浆液可现场配制或预先制作完成后运至现场。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可以确保肥槽回填质量;

20、2、充分利用工程废弃料作为回填物的选材,减少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物(4)的选材包括再生石子、废弃土、建筑垃圾中的一种,或至少由两种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土的选材包括含水泥的渣土、土方开挖弃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肥槽(12)内形成有若干沿肥槽(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分隔墙(10),所述分隔墙(10)用于将肥槽(12)分隔为若干单元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孔(8)孔径为5-10mm,孔距为1.0-3.0m。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浆液至少由水泥、破碎筛选的废弃土、辅助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混合物与水拌合而成,注浆浆液可现场配制或预先制作完成后运至现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槽(12)根据自身的体积及注浆施工速度,将速硬水泥或聚氨酯泡沫注入回填物(4)中,以形成若干沿肥槽(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分隔墙(10),所述分隔墙(10)用于将肥槽(12)分隔为若干单元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料的选材包括水泥外加剂、发泡剂、粉煤灰中的一种,或至少由两种混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破碎筛选的废弃土的粒径小于出浆孔(8)孔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物(4)的选材包括再生石子、废弃土、建筑垃圾中的一种,或至少由两种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土的选材包括含水泥的渣土、土方开挖弃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肥槽(12)内形成有若干沿肥槽(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分隔墙(10),所述分隔墙(10)用于将肥槽(12)分隔为若干单元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孔(8)孔径为5-10mm,孔距为1.0-3.0m。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物回填肥槽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骥俞海洲张启瑞卫佳琦李想刘胤商奇金琪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